松枯梢病

更新时间:2024-04-10 12:49

松枯梢病是由松色二孢引起的、发生在松树的病害。一般发生在苗木至成林大树的芽、针叶、枝梢和根茎处。初病时,嫩芽、针叶、枝梢出现青铜色,渐变红褐色,整个树冠呈现“红顶状,严重时树皮溃疡,皮层开裂,从树皮裂缝处流出松脂。

病原特征

松枯梢病病原为松色二孢(学名:Diplodia pinea (Desm.) Kickx.),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色二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或椭圆形,单生或群生,半埋于表皮下,有乳头状孔口,大小为(216—357)微米×(164—319)微米,分生孢子初为单胞,卵形至椭圆形,无色,成熟后变为褐色,单胞或双胞,大小为(22—37)微米×(12—17)微米。

病菌在PDA培养基上,两天后即长出白色绒毛状菌落,渐变灰绿色,后变成暗灰绿色,在散光和室内常温下,15 天即可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在23℃下3小时即可萌发62%,25小时达97%。孢子萌发时可生出1—4个芽管。

为害症状

松枯梢病一般发生在苗木至成林大树的芽、针叶、枝梢和根茎处。初病时,嫩芽、针叶、枝梢出现青铜色,渐变红褐色,整个树冠呈现“红顶状,严重时树皮溃疡,皮层开裂,从树皮裂缝处流出松脂。新梢病后弯曲,萎蔫枯死,针叶变成褐色。病部仍可向枝干蔓延,使整株松树枯死。在枯叶、枯梢及溃疡病部产生圆形小突起半埋生于组织中,为病菌分生孢子器,遇湿时从孔口处溢出黑色分生孢子角。2—5年生幼苗,以顶芽和上部针叶受害者较多,逐渐向下部扩展,使整株枯死。根茎处受害时,茎皮组织变深红色,具黑色线纹,且延伸到木质部,严重时幼苗枯死。据报道,该病虫害还危害球果。

分布范围

松枯梢病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松树重要病害,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等一些国家(主要是东、西半球南纬和北纬30°-50°之间地区)均有分布。该病在 中国分布在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其中,在大兴安岭全区均有分布。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罹病针叶、枝条和球果上越冬。在中国广东地区,每年3—5月第一次发病,7—8月第二次发病,7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10月以后病情缓慢。病菌靠风雨传播。当嫩梢未老化前,病菌可直接侵入,而寄主枝梢充分木质化后,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在自然条件下,病害主要发生在嫩梢伸长的后期,很少发生于嫩梢伸长前期。病菌在25—28℃生长良好,当分生孢子萌发侵入组织后,8—14天就出现症状,24—28天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流行规律

苗圃内或周围有发病的大树,苗木病害严重。有的家庭苗圃,在其附近堆积病枝病叶,或用作栅栏,为病菌侵染苗木创造了有利条件。30年生以上人工林大树,由于土地瘠薄、营养供应不足、生长衰弱,也易被病菌侵染发病。夏季雨量增多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发病较重。土壤粘重板结积水、林分郁闭度大、通风差、树木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病,在岗地、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上病轻。成年大树的树冠下部病重,自下向上蔓延。

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