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毒蛾

更新时间:2021-01-27 04:22

松毒蛾(D·argentata Buller)属于鳞翅目毒蛾科。是湖南省雪峰山脉以及4200℃等值线西部,500米以上的高山新发现的一种森林主要害虫。它的主要寄主是马尾松,在严 重缺食情况下,也为害杉、柏、雪松、水杉等针叶树。一、发生的基本情况松毒蛾在湖南大面积为害,历史上查无记载。1982年,首次发现在益阳地区安化县 (500米以上的大山区)柘溪水库区。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 体暗灰带淡褐棕色。雄蛾体长14-16mm,翅展35-40mm;雌蛾18-20mm,翅展45-50mm。触角灰白栉齿黄褐色。前翅灰白色,具多条不规则的锯齿状曲折和波状黑褐色斑纹;后翅雌蛾暗灰色,雄蛾灰黑色,基半部色较浅;前后翅反面中央都有一显明的灰黑斑。

卵 圆馒头形,直径0.8-0.9mm,灰白色,顶部色较暗。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棕黄色,有毛瘤,杂有不规则的青黑色斑点和纵线,散披黑色长毛。头橘红色。前胸及第8腹节背面两侧各有蓝黑色的长毛束,腹背第1至第4节生有黄褐色毛刷,竖立如马鬃,第7腹节背面有翻缩腺。

蛹 长12-15mm,宽约6mm,褐色背面有毛丛。

发生规律

年生代数因地而异,河南1年发生2代,华南及广西北部年 3 代,广东1年4代,均以蛹越冬。河南地区次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羽化时间多在当晚或黎明,成虫趋光性强,交尾时间可长达1天。交尾后当晚即可产卵,卵产在松针上排列成团,每团50-60粒,1只雌蛾可产卵250粒左右。卵历期第1代8-9天,第2代6-7天。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以扩散。幼虫共7龄,1-2龄取食针叶边缘,3龄后取食整叶,食量很大,1头虫1代要吃针叶250-300枚。第1代幼虫5-6月为害,至7月上、中旬下树结茧化蛹,大部分茧在林间石块下、土洞内、杂树桩空隙间,少数结在松树皮裂隙和分枝部位。7月底-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为害。9月底、10月初第2代幼虫老熟,先后下树结茧化蛹越冬。蛹有许多寄生天敌,其中以寄蝇、姬蜂、小茧蜂较常见,寄生率可高达40%以上,对抑制此虫大发生有一定作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结合抚育加强林区卫生,清除林间落地叶片,剪除受害枝,集中烧毁;根据此虫有群集在林间石块下、树桩凹洞里结茧化蛹的习性,组织人工采茧扑杀,茧收集统一处理。

(2)物理防治。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于成虫羽化盛期,灯光诱杀。

(3)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2500倍液喷雾,或2.5%敌杀死5000-8000倍液喷雾,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

注意引放天敌,如施用蛹期寄生蜂等,还可用2.5×109/mL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质型多角体病毒喷雾,对4-5龄幼虫,12天后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3%和79.1%,可进一步研究利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