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37
松鸦(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是鸦科、松鸦属的中型鸟类,共有34个亚种。体长28-35厘米。翅短,尾长,羽毛蓬松呈绒毛状。头顶有羽冠,遇刺激时能够竖直起来。羽色随亚种而不同,云南亚种额白,头顶黑色。其余亚种额和头顶红褐色,口角至喉侧有一粗著的黑色颊纹。上体葡萄棕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和翅黑色,翅上有辉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横斑,极为醒目。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肉色,爪暗褐色。幼鸟羽毛与成鸟颜色相似。寿命约为15年。
松鸦为著名生物学家卡尔·林奈。
Corvus mudarius马蒂兰·雅克·布里松Garrulusglandarius”是拉丁语,意思是“橡子”。
松鸦与鸦科的大多数成员不同,它们拥有色彩缤纷的羽毛,引人注目。为此,很容易被认出。没有性别二态性,所有的亚种的羽毛看起来都很相似。在这里描述了来自北欧(法国境内)的模式亚种“Garrulus glandarius glandarius”。身体大部分呈米棕色,明显带有酒粉色或微红色。头部颜色最鲜艳,脸颊最红。它与最苍白的部分——披羽和肩部羽毛形成鲜明对比。脸颊呈白色,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色胡须,前额羽毛和头冠前部有细小的黑色条纹,当兴奋时,头顶会竖起鬃毛。虹膜呈蓝白色。的黑色的喙相当短。
双翼主要是黑色的,但这只有在飞行时才能清晰可见。当翅膀闭合时,前方有一个明亮的蓝色斑点特别明显。这些是主要的隐蔽物和较大的外部隐蔽物,它们是天蓝色的,并带有深蓝色的条纹。在这个斑点的后面是黑色背景上清晰的白色面板,由最外面的5个次级飞羽的纯白色基部形成。最后,紧随其后的是最里面的第三级飞羽的明亮栗色,这种颜色也会影响第二对。整体使得色彩缤纷的翅膀图案真正成为该物种的典型特征。主要飞羽的边缘为白色,导致沿着翅膀的外缘可见一条浅色带。上、下尾覆羽以及臀部都是白色的,当松鸦飞行时,人们可以看到黑色尾巴根部的清晰白点,这也是该物种的标志。腿肉棕色。
该物种有34个已描述的亚种,其多态性很强,但仍可识别。只是观察羽毛颜色的变化,特别是在披羽的水平上,它可以是灰米色和/或冠部可以是完全黑色的,如北非亚种。
松鸦在中国亚种分化多,羽色变化较大。东北亚种前额、头顶、枕、头侧、后颈、颈侧红褐色或棕褐色,头顶至后颈具黑色纵纹,前额基部和覆嘴羽尖端黑色。背、肩、腰灰色沾棕,尤以上背和肩较为棕褐或红褐。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微具蓝色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和尾羽基部羽色较浅淡呈浅褐色。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基部深褐色,先端栗色具黑褐色纵纹,大覆羽、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外翈基部具黑、白、蓝三色相间横斑,极为醒目。次级飞羽余部黑色,外翈靠基部一半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灰白色,内侧三级飞羽内翈暗栗色,端部绒黑色。下嘴基部有一卵圆形黑斑,向后延伸至颈侧。颏、喉灰白色,胸、腹、两胁葡萄红色或淡棕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灰白色至白色。
其余亚种和东北亚种大致相似,但云南亚种额白色,头顶黑色,普通亚种和西藏亚种头顶无黑色纵纹,次级飞羽基部无白色。甘肃亚种和北京亚种头顶黑色纵纹均较细,次级飞羽基部白斑亦较小。
大小量度:体重♂135-175克,♀120-190克;体长♂300-360毫米,♀300-350毫米;嘴峰♂25-33毫米,♀23-33毫米;翅♂160-210毫米,♀165-192毫米;尾♂150-184毫米,♀150-175毫米;跗蹠♂32-48毫米,♀31-49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松鸦图册网址)
松鸦是一种森林鸟类,常年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森林中,有时也到林缘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很少见于平原耕地。冬季偶尔可到林区居民点附近的耕地或路边丛林活动和觅食。留鸟,常在一定范围内游荡。
除繁殖期多见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集成3-5只的小群四处游荡,栖息在树顶上,多躲藏在树叶丛中,不时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间或发出粗犷而单调的叫声,特别是在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时。叫声似“gar-gar-ar”。当有人或进到村屯附近时一般不鸣叫,冬季鸣叫亦少。
食性较杂,食物组成随季节和环境而变化。繁殖期主要以金龟子、天牛、尺蠖蛾、松毛虫、象甲、地老虎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鸟卵、雏鸟等其他动物。秋、冬季和早春,则主要以松子、橡子、栗子、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兼食部分昆虫,有时也到林缘农田盗食玉米等农作物和到柞树林盗食蚕农饲养的柞蚕。对于吃不完的多余种子等食物常常贮藏在地上,后常丢弃。
留鸟:阿尔及利亚、安道尔、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拉克、爱尔兰、意大利、约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摩洛哥、荷兰、北马其顿、巴勒斯坦、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区、中亚区)、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英国。
繁殖地: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不丹、波黑、中国、格鲁吉亚、以色列、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蒙古、黑山、挪威、波兰、俄罗斯(东亚区)、塞尔维亚和泰国。
游荡(非繁殖地):直布罗陀和马耳他。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贵州、四川、甘肃、云南、西藏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香港、台湾和新疆北部等地。
繁殖期4-7月。多营巢于山地溪流和河岸附近的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在稠密的阔叶林中营巢。开始筑巢时间随地区及气候不同而略有变化,在我国东北地区4月末5月初即开始筑巢,通常营巢于高大乔木顶端较为隐蔽的枝权处。巢呈杯状,主要由枯枝、枯草、细根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根和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9-27厘米,内径12-15厘米,高8-17厘米,深4-8厘米,巢距地高5-10米。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10枚,通常5-8枚。卵灰蓝色、绿色或灰黄色,被有紫褐、灰褐或黄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85-330毫米×220-245毫米。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7±1天。雏鸟晚成性,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9-20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 年10月1日——无危(LC)。
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在欧洲,繁殖种群数量估计为7,480,000-14,600,000对,相当于15,000,000-29,300,000只成熟个体(BirdLifeInternational 2015年)。欧洲占全球范围的45%,因此对全球种群数量规模的初步估计为33,000,000-65,100,000只成熟个体,不过这一估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趋势理由:在欧洲,1980年至2013年的趋势表明松鸦的种群数量经历了适度增长(EBCC 2015年)。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总体种群数量趋势被认为是稳定的。
松鸦在中国分布较广,亚种分化较多,除部分亚种外,总的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地森林中常见鸟类之一。它不仅捕食大量森林害虫,对森林有益,而且由于它有贮藏种子的习性,对种子的传播亦是有益的,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