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31 16:42
椑木镇有位赵姓的大户人家,每到秋收季节,家里就会雇佣很多长工和短工下地劳动。有一年秋收季节,赵家让一个放牛娃临时负责熬煮绿豆汤,让劳工们解暑、止渴。不料,没有经验的放牛娃放了太多的绿豆,结果成为一锅粥。他担心会被主人责骂,于是就“沥”出大量已煮烂的绿豆,用它和糯米混在一起蒸成了粑儿。主人就拿给劳工们吃,大家从没见过这种食品,吃后觉得虽然顺口,却感到还欠缺点什么。于是有人建议,把粑儿放入油锅里炸一下试试,放牛娃照此下锅油炸,炸后再拿出来品尝,大家对其赞不绝口,并给它取名“油炸粑”。其后,这家主人又拿了一点到茶馆请大家品尝,品后人们又对它的配料提了一些建议,独具特色的油炸粑逐渐盛开定型并传入民间。
当时,椑木镇属于沱江内江境内重镇,船运发达,也是成都与重庆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每天人来客往,非常热闹。几年后,已安家的放牛娃在平日客流量大,当时用三块大木板镶拼成的“板板桥”(现在经营油炸粑的位置)边搭了一个茅草棚,架起锅灶,经营油炸粑。因为它携带方便,也利于行人匆匆赶路,生意逐渐红火,由此人们就称它为“板板桥油炸粑”。
板板桥油炸粑需要将提前浸泡过的糯米捞出装进蒸笼,包上纱布高温蒸透,再将蒸好的糯米趁热捣烂做成糍粑;绿豆也是精选洗净后加清水煮熟,再放入花椒、食盐等作料,配上适量糯米粉捣烂并揉捏成丸子。制作时,用绿豆泥丸子作馅、糍粑作皮,揉搓成碗口大小的圆饼,按压成薄饼后放进油锅,炸至金黄后再捞出。
小小的油炸粑还另有其名,叫“朱德粑”,其名的由来要从国民革命时期的护法讨袁战争说起。大约是在1916年,时任滇军步兵第10团团长的朱德率兵进川北上,讨伐北洋军阀袁世凯,途经椑木镇时,因军需供应短缺,部队只能就地寻找食物充饥。这时,卫兵买来了“板板桥油炸粑“,朱德吃后觉得异常香酥、可口,就此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全国解放后,油炸粑纳入了镇供销社饮食商店经营,国家还有专项粮食计划供应,但后来因受“伙食团”及“大跃进”影响,粮食紧缺,油炸粑一个星期只能炸一次。
1961年,朱德到隆昌县视察天然气矿,他突然打听起来:“椑木镇的油炸粑还有没有?”陪同的专署干部是外地人,对此并不了解,但却顺口回答:“有”。其实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连起码的食物都没有保障,供销社饮食店的油炸粑经营早已关门。为了让朱德品尝到这种牵挂了几十年的内江小吃,有关人员立刻进行了安排。
魏国常说:“当时在椑木镇找了3位原一直做油炸粑的手艺人,其中就有我的师傅何志远。接到任务后,大家急忙从县上搞来一点糯米、绿豆及添加作料,然后迅速动手加工。油炸粑做出来之后,早已等待的民警马上骑摩托车送往地委招待所(现市中区乐贤镇某武警部队驻地)。据说朱德吃了油炸粑后大加称赞,并指示,“此为地方特色小吃,应发扬光大。”
朱德两次吃油炸粑,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这一故事在内江传开,便有人称其为“朱德粑”。正因为有这次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结束后,油炸粑恢复经营。
板板桥油炸粑,四川省内江市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东兴区椑木镇板板桥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市建成区,人称“板板桥油炸粑”。板板桥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内江市建成区已有多处摊、店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