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更新时间:2024-07-29 19:55

《极端的年代:1914~1991》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4年。

内容简介

该书把1914—199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14—1945是大灾难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崩溃了19世纪的西方文明,那时,最乐观的人也不敢相信世界还能存活下去。两次大战当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19世纪以来日臻完善的自由主义思想和经济体系失去了魅力。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日,时局一直动荡不安,生活在那时的人难免产生末日之感。

紧接着是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大约持续到70年代初。尽管经济得到全面的复苏,但始于1917年俄国革命的东西方阵营的斗争变得更为严重起来。持久的冷战不仅带来了政治上的对立,而且使得意识形态的差异变得水火不相容。对立双方失去了对话的可能。在这一期间,人们再也看不到对立的阵营共同抵抗法西斯曾度过的蜜月的痕迹。用二元对立的观念来看待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及到科学方法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定势。现在看来,这种二元思想是一种武断,甚至是一种不自然的思考方式。然而,敌对的双方都在这种方式下不可思议地斗争了几十年。

随后就是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世界一下从二元对峙变成了多元共存,极端的年代开始消解。这种特性不仅反映在政治领域内,同时也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相互态度上。分裂一方面引起了动荡和不安,但另一方面也带来松动和新的发展的契机。对话、缓和、和平、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同时,这种共识又不排除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因此,20世纪并不一定是“历史的尽头”。危机和希望同时存在,尽管人们无法预言历史到底如何发展,但只要人类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历史就不会终止。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霍布斯鲍姆早在中学时期,就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英国共产党。1956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挫折时,许多英共历史学家都退了党,他却始终留在党内,直至苏联解体英国共产党解散。因此,有人称他为西方头号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通过长期的历史研究实践,他对英国的农民运动、19世纪的工人运动以及19世纪、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写出了断代史著作:《革命的年代》(1789~1848年)、《资本的年代》(1848~1875年)、《帝国的年代》(1875~1914年)和《极端的年代》(1914~1991年)。

作品思想

霍布斯鲍姆觉得短促的20世纪仿佛是一块历史的三明治。从1914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大灾难时期。紧接着,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30年,即黄金年代。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对世界的极大部分,如非洲、苏联以及欧洲前社会主义地区,从根本上说就是又一个灾难时期。

尽管在20世纪结束时他表现出了浓重的悲观情绪,但他承认20世纪毕竟为人类成就了许多。20世纪90年代与1900年相比,人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倍;人的身高普遍增加,寿命延长;产品服务的能力提高,产品花样也更加富足,人类的教育程度也比1914年高出了许多。革命性的科技突破,是这个世纪最显著的特征,最引入注目的要数传播输送,它使时空的限制几乎不再存在。在世界格局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中心,欧洲已日渐衰败;从90年代回头望去,美国确可以将此世纪视作“美国人的世纪”;亚洲在今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以欧洲为先锋开拓的工业,在向美国延伸之后,如今已转向了太平洋;全球逐渐演变为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旧的以领土国家为单位的“国家经济”成为跨国性作业复合体的一部分。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霍布斯鲍姆1917年出生于埃及一个犹太中产家庭,两岁时随父母迁住维也纳,父母去世后随叔叔徙居柏林。1933年,霍布斯鲍姆离开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此后一直生活在英国。他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7年开始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教直至退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