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训练

更新时间:2024-02-24 00:08

所谓“极限训练”,是指在装备和各种条件所能承受的极限上进行训练,使受训者的体能、技能的潜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最大能级的训练和强化。

高强度

教育训练理论认为:人的某种素质或能力,只有在需要这种素质或能力的相应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训练出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对抗要素增多、对抗领域扩展、对抗程度激烈、对抗情况复杂、对抗危险增大等特点,决定了平时训练必须高强度。即在受训对象生理、心理所能承受的前提下,从多环节、多侧面、多条件创设的苦与累、难与险、急与变的背景平台上,科学加大训练密度与训练频度,通过极限状态下的训练,达到提高受训对象技能、体能、战术水平和生理、心理承受力“域值”的目的。美军为提高飞行员高强度作战的承受力,经常进行“出动高峰训练”和“最大飞行强度”训练,人均日出动量最多达7-8次,总时间10-12小时,包括紧急起飞、低空突防、低空攻击、远程奔袭等训练。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飞行员才深有感触地说:这次作战行动比平时训练还要简单、轻松。在这种状态下,作战效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高难度

苏沃洛夫说:“练兵若难,进军就易;练兵若易,进军就难。”平时训练要着眼从严从难,在以劣胜优战法的探讨上“破难”,在以现有装备实现联合作战行动上“解难”,在信息条件下指挥控制上“克难”。摈弃训练中的一厢情愿、一突就破、一打就胜,多搞设疑摆难,设虚摆险,设危摆残,以此“逼”出新战法,“难”出真能力。以色列军队素以“地狱磨炼”而著称,其训练难度是没有亲历者所无法想象的。一位外国军事记者对此写道:“人类对未来战争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看得出来,训练的设计者对战争的残酷性已不抱任何幻想。在这里,是由千难万险构成的通向战争的魔区”。西方发达国家从新兵一入伍就开始进行高难度训练

如英军空降新兵的障碍训练,在1000米距离上要通过10米高的架空障碍、间断式和活动式独木桥、铁索桥、缆绳、爬杆、软梯等,连续跑两次,最慢不得超过22分钟,新兵的淘汰率通常为30-50%,有时高达75%。英军每年组织到挪威北部进行3-4个月的严寒条件下训练,并让士兵负重50公斤在沼泽地进行长途徒步行军训练。美军为了培养部队的耐力、意志和生存力,让士兵不带地图、食物和水进入热带丛林,按指定目标行进,在途中只能捕捉蛇兽充饥,采掘植物根茎吮汁解渴;而教官则为假设敌预先埋伏在途中,突然发起袭击,被俘者将被淘汰

仿真度

训练的背景、环境、条件以及组织等,都要力求与实际作战相接轨。如作战行动昼夜连续实施,人员的补给和休息毫无规律,身体极度疲惫,体能消耗极大,还要经常遭到突然袭击的威胁,精神高度紧张等,都应该在训练中能够全面地体现出来。美军国家训练中心首先强调,在任何演练中都要把这些情况真实地再现出来,因为这些都是战斗中的一部分,都必须学会去做。所以必须让受训者真感受、真训到、真学会,否则就会在战场上因不懂、不会而吃亏。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会派工兵必须按实际尺寸真的挖出来;如果士兵在训练中因动作不规范,不正确,就要“伤亡”,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和后送;如果需要补充装备配件,清单填写必须正规清楚,否则就得不到补充。“从错误中学习,以问题牵引训练”已成为美军国家训练中心训练的最高准则。而这些“错误”和“问题”,就是通过真实的训练操作发现的。发现了,解决了,训练就有效果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