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7 11:41
1938年,林俊德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家乡在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1943年,他进入南湖小学求学。战争环境下,林家的生活艰难,全家6口人仅靠其父林宗海的薪水来养活。1949年夏,小学毕业的林俊德尽管成绩优异,却不得不被迫辍学。同年8月永春解放后,林俊德因有了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得以重返学校。1950年春,林俊德考入永春一中初中部,在校学习期间,他从历史课上认识到旧中国屡遭人欺的原因之一是工业落后且不成体系时,便立志在未来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武器。
1955年8月,林俊德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林俊德的学费和生活费均由国家承担。他一直将党和国家的恩情铭记于心,知识报国的信念坚定。1958年,大学三年级的林俊德和同学张文斌受领了研制新型液压马达的科研任务。他们二人从没见过液压马达,仅凭一张苏联液压马达总装示意图,经过苦干,用2周时间便完成了总体设计图,用3周时间成功制造出了一台液压马达。随后,二人研制出了浙江大学历史上第一台液压试验台。1960年9月,林俊德以全班最高分的成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某研究所工作。单位又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
1963年5月,林俊德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并担任组长。1964年6月,林俊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主治医生给出了立即手术以延长生命的建议。他却拒绝了,理由是不愿以牺牲工作为代价来延长生命。
在生命垂危之际,林俊德依旧坚持整理了积累的科研资料,还多次打电话指导科研工作,召集课题组布置后续任务,修改8万多字的博士论文并写下7条共计338字的评阅意见。5月26日,林俊德因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意识到生命所剩无几后,他要求将自己转回可以工作的普通病房。29日,林俊德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医生再次建议手术,他又拒绝了。30日,林俊德肝肾功能衰竭,亟需血液透析治疗。在得知治疗可能影响工作后,他放弃了最后一次延长生命的机会,选择戴着氧气罩、浑身插满管子忍痛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整理分类电脑里的科研技术资料。31日,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时,林俊德仍以国家利益为重,9次请求医生同意其继续工作,因为他担心没有把一个由其牵头的项目交代清楚而给国家造成损失。20时15分,一辈子只做了核试验一件事的林俊德去世。
1964年,林俊德来到了核试验基地的大本营——马兰。1964年至1996年的32年间,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林俊德无一缺席,始终在试验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时,林俊德及其项目组自主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动记录仪,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立下大功。正是这些数据成了判断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否的关键依据。该仪器是林俊德在技术资料和实验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从钟表构造中获得启发,就地取材,用自行车打气筒、戈壁滩上的硬木等“土设备”制成的。经历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认识到,要保国家安全、挺民族脊梁,国防科技必须自主创新,也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1966年冬,中国氢弹原理塔爆试验前夕,林俊德迎来新的任务——用压力自动记录仪测量高空冲击波,该任务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地面开展自动记录仪的高空耐低温试验。在多次野外测试未果后,为了真实模拟高空零下60多摄氏度的低温环境,林俊德和同事背着仪器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天山,在夜间最寒冷的时候进行低温试验。林俊德最终研制出了高空压力自动记录仪,为中国首次氢弹试验飞机投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用针对氢弹空爆特点改良过的高空压力自动记录仪采集到了氢弹核爆炸威力数据。
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核武器,早在1963年中国研制原子弹之初,苏联、美国、英国联合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为了打破苏、美、英等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决定开展地下核试验研究,林俊德的“战场”也从高空转到了地下。从大山深处的平洞到戈壁滩上的竖井,都曾留下他的足迹。1969年9月23日,中国首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此后的数十年,林俊德潜心致力于地下核爆炸应力波测量技术研究,先后建立起10余种测量系统,并将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
在世界核爆史上,美国、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而中国只经过45次便建立起一支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参加了全部核试验的林俊德用实际行动,为铸就中国核盾作出贡献。
1964年10月16日,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中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该仪器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布置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林俊德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带领项目组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课题。1969年冬,中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和战友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先后建立了10余种测量系统,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1999年9月18日,林俊德应邀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林俊德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二等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父亲:林宗海;夫人:黄建琴;儿子:林海晨。
林俊德毕生献身国家核试验工作,他说:“咱们国家进行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业,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为这个工作作点自己微薄的贡献,还是觉得非常荣幸,这辈子也够了。能做那么一件事,觉得人生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了。”
林俊德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林俊德病重垂危时回首往事,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一生淡泊名利,始终保持着“两弹一星”年代的质朴本色。他生活勤俭,常拎的公文包用了20年,戴的手表还是1997年参加母校校庆时的纪念品。作为一名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科学家,林俊德坚持不要秘书、免费讲学,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社会活动一律不参加,多次谢绝个人奖项推荐、客座教授聘请。
从20世纪70年代起,林俊德曾先后11次回到故乡永春,不仅是为了返乡探亲,更是为了家乡科教事业的发展。
2002年,林俊德将一盒中国核试验基地“参加中国核武器试验”的纪念金币留给母校永春一中,那是当时国家颁发给参加核试验科研人员的最高奖赏和珍贵纪念。
2006年,他出席永春一中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并为母校题词:“春风化雨,桃李满园。”2011年4月27日,林俊德回到母校永春一中。与母校师生座谈时,他希望青年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师的优良传统,虚心学习,立志成才。他说:“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不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我们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我们不能忘本。”林俊德言辞恳切地教大家如何读书,如何报答国家、回报社会。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林俊德是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中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评)
2013年2月18日,中央军委追授林俊德同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命令,并向林俊德同志的妻子黄建琴颁发了追授林俊德的一级英模勋章和证书。
2013年2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塑像被安放于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的林俊德同志纪念馆中,塑像高85厘米,重220千克,由汉白玉雕刻而成。
2019年,永春县介福乡启动建设“林俊德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基地正式开放以来,已有逾10万人次走进基地,学习林俊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