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光

更新时间:2024-09-18 19:27

林宇光,男,1924年12月出生于福建闽侯,1948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生物系。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土生导师,福建动物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厦大生物系系副主任、寄生动物研究室主任、国家卫生部包虫病防委会委员。

个人经历

工作经历

林宇光,男,1924年出生于福建省闽候.1944年福州洋口英华中高中毕业,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 系,1947年参加地下共产党。曾任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助教、 讲师 、副教授、教授、生物系副主任、寄生动物研究室主任。1985年国家教育部授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曾经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委员会常委理事、顾问,福建省动物学会常务 理事、 顾问,国家卫生部包虫病防治委员会委员。长期在国内高等院校从事动物学、寄生虫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1958年和1962年曾 得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其中裸头科绦虫、住白虫、肺吸虫、棘球蚴、多房棘球蚴等科研成果均获得科技进步奖。

林宇光在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学习期间(1944—1948),唐仲璋授课无脊椎动物学、寄生虫学、原虫学,蠕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同时指导林宇光的毕业论文“福建人体和动物绦虫的研究”。1948年秋毕业后,便到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房师创建的寄生动物研究室工作。建国后,1951年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学院以及省研究院合并为福州大学。这样林宇光便间到福大生物系担任唐老的助教。1953年福州大学改名福建师范学院。1956年福建省科委正式批准在师院生物系成立寄生动物研究室,独立给予人员编制,并拨给特殊经费购置仪器设备。从此,林宇光都在府师直接指导下从事寄生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带来空前的灾难,师院勒令停办,林宇光室亦遭遇解散。全室教职丁除唐师年老外,全被下放到农村,林宇光下放到尤溪县台溪公社作宣传队队员和办农药厂达两年半。直到1972年7月才调来厦大生物系,又同唐师携手再建寄生动物研究室。1978年林宇光校批准林宇光室创办寄生虫学专业,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983年国家教委批准林宇光室作为直属国家教委设在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寄生动物研究室。1985年国务院批准林宇光室唐老等三位博士生导师并设置博士点,招收动物学专业寄生虫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有权授给博士学位。

恩师情深

回首从1944一1993年长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林宇光在恩师唐仲璋直接的教导和培养下学习和工作,是林宇光大幸。唐师和师母一家,教林宇光爱林宇光情同儿女,终生难忘。唐师一生清贫,两袖清风,但对待亲友和学生,总是至诚执著。不论在厦门或是福州时期,唐师一家若有亲友或是阔别的学生来师家做客,总是设宴倾情接待,林宇光时常在座作陪。个别亲友或学生留宿多日,如同一家人一样亲切。林宇光时常到师家探望请示,唐师总是笑脸倾腹长谈,时时端出长年累积的科研成果和末完的实验资料,一卷一卷地教林宇光并指明其重要性及其问题所在。意在示林宇光学海无涯,人的一生研究十分有限。他常说:纵有双倍、十倍精力也是不够用的。这样的长谈,一次复一次的教导,诲人不倦的良师风范。有关唐师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以及师母艰苦持家,勤劳辅助恩师科教的光辉典范,林宇光在唐师文集雄文二卷中已有详文记述。唐师治学精神,身教言传和诲人不倦的美德,以及诚恳待人,爱生如子等崇高形象,真是表达不尽。

研究方向

寄生虫学(特别是绦虫学

主要贡献

禽兽裸头科绦虫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肺吸虫病研究;我国棘球蚴和棘球蚴病原学和流行学考察;多房棘球蚴病原生物学研究;鱼类绦虫病 原学和流行学研究;我国人体和动物绦虫病的研究。

获奖记录

我国禽畜和动物绦虫病的病原体原学及流行学和流行学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棘球蚴和棘球绦虫病原生物学研究成果于1986年获国家教职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禽鸟类住白虫病和血变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科研成果于199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肺吸虫病的病原学和流行学的研究成果于1984年获福建省高等院校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鸡沙氏住白虫病的流行学及其传播媒介蚋的研究于1984年获福建省高等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科研有显著贡献的“杜俊明 ”奖。 事迹被北京国家精英教育研究院评授为2003-2004年度(教育精英)奖。

先进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高级技术人才大字典》、《中国高等学校教授名人录》、《中国专家大字字典》、《福建省名人录》等。(材料截止: 2007-04-06 17:23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