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遗址

更新时间:2023-08-30 20:17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西部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黄土台地上。林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建筑遗址。

历史沿革

1976年8月,林家遗址被临夏州文物普查队发现。

1977年4月和1978年4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临夏州博物馆和东乡县文化馆先后分两次对其进行发掘。

2016年3月至4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对林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

遗址特点

林家遗址总面积约为6600平方米,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霸西12千米东塬乡林家村北,包括破四格、秋梁地和阴洼坡子3处。

林家遗址中的绝大多数房屋均由主室及门斗两部分构成,两者都是方形。早期为半地下深穴,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十几平方米,大的将近三十平方米。四壁下及灶址旁都有柱洞,每座房子内都有两个相邻的圆形灶址,灶口与地面平齐。主室通过狭窄的过道而与门斗相连。门内外用草泥铺平,室内和屋顶也涂一层草拌泥。中期房屋数量比早期增加近一倍,房屋演进成半地下浅穴,屋基经过平整筑,为浅坑式,在地面上围一圈矮墙以加深灶膛。晚期房址数量中期增加近两倍,房屋面积仍与早期差不多,除半地下浅穴者外,出现了地面建筑,房子建在夯土层上,圆形额大出血灶,有较高的灶圈,每间房子灶的数量一至三个不等。地面,墙壁及屋顶都用一种坚硬的红粘土草拌泥涂抹,除单间房子外,还有连间、隔间的房子。

林家遗址中首次发现马家窑时期大面积的居住遗址,共有房屋27处,分上、中、下三层。下层的房屋都是半地穴建筑,房基在生土层中,四壁下及灶址中都有柱洞穴。灶址皆为两个圆形直壁半底深穴,灶口与地面相平。门道都是正方形,门道口开向大夏河一边。门道以草泥铺成,室内和房顶用黄土和黏土夹草筋泥抹平;中层房址屋基平整夯筑而成,挖在坚硬的夯土中,半地下浅穴。仅发现一处浅穴低圆灶址,未发现柱洞;上层房址房门高,已被破坏。屋基夯筑,出现平地筑墙建筑。未发现柱洞。室内分隔小间,室外续建相连的小屋墙和顶棚以草泥涂抹,表面白灰色,硬而光滑。屋顶层厚,有下有椽、板条、枝干等木材印痕。墙面及地面筑,正抹草拌泥及白灰。

林家遗址中有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齐家文化3处房屋遗迹,1座墓葬;1座汉代木椁墓,6座唐代土洞墓和1段水渠。发掘和采集的各类遗物达三千余件。

林家遗址共发现遗迹现象90处。其中北区(破四角)发现遗迹现象66处,包括房址1座,灰坑35座,灰土范围27处,红烧土范围2处,墓葬1座。西区(阴洼坡)发现遗迹现象2处,包括活土坑1处,沟1条。东区(秋粮地)发现遗迹现象22处,包括墓葬15座,灰坑4座,活土坑2处,沟1条。

文物遗存

综述

在林家遗址的破四格、秋梁地的地埂发现大量彩陶片和残石器;在阴洼坡子的崖边距地表1米处下暴露出灰层厚达1~2米,其中含有大量彩陶片和残石、骨器。彩陶片复原有盆、钵、罐、壶、瓶等器形;施黑彩,花纹有平行线夹圆点纹、勾叶纹、网络纹等;陶质细腻、陶色板黄,器表打磨光滑。曾发掘房址几十座,窑处5处,客穴多处,出土大量彩陶、石、骨器和炭粟、麻籽等农作物,还出土二长12.7厘米、宽2.5厘米的铜刀,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距今约5000年。

器物

林家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三千多件,以石器骨器陶器铜器为主。

石器大多是生产工具,如石制的刀、斧、铲、镇、凿、锥、纺轮,网锤等10余种,且磨刃锋利。

骨制工具有骨锥骨针和骨柄石刃器等。另外,也发现不少铜器工具碎片。其中一件含锡的青铜刀,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铜铸工具。

从破四格,秋粱地地坎上发现的大量彩陶残片中可看出,当时的陶器有盆、、碗、罐、壶、瓶等,均为黑彩,彩纹多为平行线、圆点、网格、叶网纹等。线条均匀对称,浑然一体。陶质细腻光滑,色多呈橙黄。彩陶中的橙黄黑彩是马家窑文化的重要特征。陶的制作普遍采用泥条盘筑法,陶器分泥质、夹砂二类。 早期的陶器有瓶、罐、盆、钵等,瓶多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纹饰以旋纹为主。 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 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前者略粗,主要器形有盆、碗、壶、瓶、罐等,色彩也有变化,纹饰简化,线条以旋纹、平行为主。

彩瓷花纹多样,在林家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绘着蜥蜴纹、简化的鸟纹和各式旋转的翅羽纹,不是刻意的写实描绘,只是示意的象征性纹样。同时发现了制陶窑3个,灰坑98个。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在整个彩陶中占20%~50%,涂彩的部位,有的在外壁,有的在口沿,有的大口径器物里面也有彩画,纹饰繁华多变。

陶窑

林家遗址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横穴式陶窑,窑室为圆形。制陶窑穴为袋状,部分斜壁,部分直壁,深至0.5米以下逐渐扩大,底部极平,小圆口。穴壁很整齐,有的还保存着涂抹的草筋泥,聚热性能强,能有效地提高烧陶温度。

中华第一刀

中华第一刀学术名称为“青铜拱背短刀”。于1975年出土。此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柄短刃长,刀背与柄背连为一体,有明显的弧度,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有较厚的深灰色绿色锈,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薄厚均匀,刃部有轻微冷锻或戗磨,增加了锋利度,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本把的痕迹。此刀可能是由铜锡共生矿石冶炼而成,系青铜业孕育期,属于仿照新石器石叶刀外形制作。

农作物

林家遗址被鉴定出来的植物遗存主要有和一些大麻籽等。这些植物遗存主要存在于窑穴和房址内的陶器和灰层中,且一些稷等大多被炭化。

林家遗址中的储藏在袋状窖穴内,窖穴的口部直径0.8、深2、底径2.5米。一个窖穴中稷的堆积层厚约0.4米,体积约为1.8立方米,其杆、叶及带着小穗的圆锥花序虽然已经完全炭化,但保存得相当完好。另有三个窖穴仅在窖底堆积着炭化了的的残遗物。经过考查确认,这些大型的窖穴是当时人们专门用来储藏粮食的“仓库”。此外,在灰层中和一些房子里的陶罐中也发现了粗的谷粒。现将出土的穆的形态特点,以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记述如下稷具有发达的须根,根粗1―1.5毫米。杆单生,粗4―7毫米,节部明显而稍膨大,第一节间长约1厘米。叶线状披针形,宽约4毫米,叶脉平行。在保存完好的炭化植株上部有下垂而开散的圆锥花序残留,其细枝长7―19厘米。小穗长3―3.5毫米,背腹压扁;第一颖长约2毫米,第二颖宽卵形,长约3毫米,具11脉,脉在顶端汇合成像状;第一外秤与第二颖近等长;第二外革质,由于炭化而呈黑色,并有光泽,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卷抱内秤,其上纵向脉纹极明显;内秤革质,亦呈黑色,有光亮;谷粒近球形,直径约1.8-2毫米,基部有三角形的胚窝。

大麻是在林家遗址的8号房子里第10及11号二个残破的粗陶罐中发现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大部分都保存较好,外形完整,果壳已炭化。果实为瘦果,呈卵状,稍扁,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侧缘有锐棱,顶端具短尖头,基部着生面近圆形,中央稍凹陷;果皮革质,厚约0.1—0.15毫米,表面深灰色,炭化程度较重者则呈黑色,有明显的斑纹。在扫描电子显微镜3000倍下能观察到除有大的斑纹,尚有网眼状纹饰,后者与现代栽培的大麻果实表面的构造相类似。种子均炭化呈黑色,有光泽。

研究价值

总体价值

林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河南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类型,后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是晚于仰韶文化的另一种文化遗存。

林家遗址内包含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林家遗址中发现储藏有这样大量的稷的果实,以及保存着如此完好的稷的植株的遗体,这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所罕见的,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的一项重要发现。

林家遗址早、中、晚三期地层和房屋遗址内的遗物,特别是陶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为探讨马家窑类型时期的生产水平、社会组织、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以及文化渊源关系等问题,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历史价值

林家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国内已考古发掘的马家窑文化类型中收获最多、价值最高、内容最丰富、最能说明问题的遗址。遗址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林家遗址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因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类似而得名。林家遗址分布面积广大,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文物数量较多,跨越史前诸朝代,是一处大型密集聚落遗址。对研究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的发展历史脉络与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史前考古学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林家遗址遗迹涉及房址、灶址、灰坑、制陶窑址、踩踏面等多种类型,且遗迹数量多,部分保存相当完整;同时林家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蚌器角器,少量铜器、编织物等文物。出于早、中、晚三期地层和房屋遗址内的遗物,特别是陶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为探讨马家窑类型时期的生产水平、社会组织、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以及文化渊源关系等问题,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林家遗址发现有几块铜渣,铜渣是经冶炼已经分化成碎块的含铜金属长期锈蚀的遗物。这些铜渣与最早发明青铜冶炼的中亚、西亚一些国家的年代大致相同,说明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冶金技术的国家之一,同时也证明中国最早的冶金技术出现在甘肃。用金属代替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是人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变革,对青铜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艺术价值

林家遗址出土了各类文物三千余件,遗址中出土的各类石器、骨器、陶器、蚌器角器等造型美观、实用。尤其是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铜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距今约500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刀”。陶器是生活实用品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生活、思想、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者——彩陶——更是如此。而且陶器的造型和绘画,在不同的文化及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林家遗址早、中、晚期的陶器,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

不同时期的陶器的各自特征,表明新石器时代制陶艺术的精湛和不断的进步,林家遗址出土的陶器少而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社会价值

林家遗址所展现的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充分说明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在全球文明进程中的独特性和自主创新性,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作为早期华夏文明向夏商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加强文化认同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了文物见证历史、弘扬传统、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独特社会价值。

文物保护

1976年,林家遗址被东乡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9月,林家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林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540乡道东50米,西部东塬乡林家村北。

交通信息

从东乡族自治县城区出发,经过纳让路,文化路,省道S309到达林家遗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