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07
林斑小鸮(学名:Athene blewitti):鸱鸮科小鸮属的一种鸟类。体型小而矮壮,全长20-23厘米,体重231-241克。没有耳状羽,飞羽及尾羽均有清晰条纹,白色羽毛则点缀蔓延。其头部及背部上的斑点较稀少疏落。胸部近乎全是深褐色,两边带有条纹,下腹部正中则没有花纹。在飞行时清晰可见黑色的胸斑纹。有一双大爪同,白色;面盘灰白;虹膜黄色。
Heteroglaux blewitti
林斑小鸮最初是被列入“Heteroglaux”属,在2018年之后科帕德(Korpade)等人将该物种划分到“Athene”属。分子DNA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Heteroglaux是Athene的同义词。
1872年收集到首具林斑小鸮标本后,在整个19世纪也只共收集到7个标本,地点包括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中央邦东南部及奥里萨邦西部等地区,一直到1884年,有关此鸟的纪录便开始停止。不少关注亚洲鸟类的生物学家一直希望能够找回,但都一无所获。直至1997年,历经超过100年后才打破这个宿命。1997年11月,一群美国鸟类学家,包括帕米拉·拉斯缪森(Pamela C. Rasmussen)等,在孟买东北部,索德布尔岭的山脚附近重新纪录到此鸟,并拍下照片及影像,林斑小鸮再现人世。2000年一次在14个林区的野外搜索中,在其中4个地区共发现至少25只林斑小鸮,主要是在一些偏远山脉上。历史上曾有纪录的奥里萨邦西部则再没有任何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搜索,多个印度中部地区也陆续发现该物种。
林斑小鸮小而矮壮,全长仅约20-23厘米,体重231-241克。是一种很标准的小型猫头鹰,没有耳状羽,飞羽及尾羽均有清晰条纹,白色羽毛则点缀蔓延。与横斑腹小鸮不同,其头部及背部上的斑点较稀少疏落。胸部近乎全是深褐色,两边带有条纹,下腹部正中则没有花纹。黑色的胸斑纹在飞行时清晰易见。有一双白色大爪,灰白面盘,虹膜黄色。
居住在相当开阔的干燥落叶林中,以柚木为主。林斑小鸮是在海拔460米处发现的。大多数历史记录来自潮湿的落叶林或茂密的丛林。
林斑小鸮似乎更喜欢在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地区建立觅食区,例如过火后被清理的枯死的树木和灌木丛,在寻找柴火时踩踏灌木丛,燃烧农田周围的区域,或驱赶牛群穿过的地区。所有这些活动似乎都优化了等待觅食的林斑小鸮的栖息地,便于在灌木丛稀疏和短小的开阔区域检测和跟踪猎物,由于树木密度较低,因此可以更好地全方位观察。
林斑小鸮是留鸟。与柚木一起,野生罗勒和杂草等组成的植被是林斑小鸮典型的栖息地。它在海拔460米处被重新发现,其他已知高度是400-700米处,但该物种也被记录在达920米的海拔高度。大部分历史记录来自潮湿的落叶林或茂密的丛林,其海拔范围不清楚,但大多数标本采集于平原森林。这表明从山坡上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代表了栖息地欠佳的鸟类。
日行性,常于光秃秃的树干上栖息,因此易于观察。该物种常在其栖息地点静候猎物的出现。休息时尾羽会快速地左右轻弹,当追捕猎物时则摆动得更快。寒冬时,它们会聚在树顶晒太阳取暖。该物种疑似有相当强烈的昼行性,它们通常藏在空心树干中。似乎与类似且广泛存在的横斑腹小鸮将资源进行了划分
在领地呼叫声相当响亮,圆润的“uwww”或“uh-wuwww”声。呼叫包括嘶嘶声“shreeee”或“kheek”和重复的“kwaak”音符,音高上升和下降。
以蜥蜴为食,小型啮齿动物、蚱蜢和其他鸟类的雏鸟都是猎物。一些研究指出其食物中的比例:60%是蜥蜴、15%为啮齿目、2%鸟类,余下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及青蛙等。
林斑小鸮是印度特有的物种,分布在印度中部和高止山脉西北部。来自Toranmal森林(马哈拉施特拉邦Nandurbar区);塔罗达森林(马哈拉施特拉邦Nandurbar区);Melghat老虎保护区(马哈拉施特拉邦Amravati区);Khaknar森林(中央邦布尔汉布尔区);Piplod森林和东部和西部Kalibhit森林(中央邦坎德瓦区Khandwa);Yawal野生动物保护区(马哈拉施特拉邦Jalgaon区);坦萨野生动物保护区(马哈拉施特拉邦帕尔加区);Purna野生动物保护区(古吉拉特邦当区);Betul区(中央邦);Navsari和Valsad区(古吉拉特邦)和Nashi区(马哈拉施特拉邦)。
林斑小鸮在10月至翌年5月之间繁殖,巢穴一般安置在树洞中,每窝产1-2枚卵,如果第一次筑巢尝试失败,它们可以重新产卵。孵化期约30天左右,主要由雌性进行,而雄性则为雌性和雏鸟提供食物。幼鸟在30-32天时才完全换羽,之后它们至少再依赖父母提供食物和保护至40-45天。
一些雄鸟为了接管已结成伴侣的雌鸟,会有杀婴的行为。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林斑小鸮在成熟个体数量是250-999只。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稀有种。对比起首次在密林之中捕获的标本,2008年以来的观察纪录都来自空旷林地──一种相对不理想的栖息环境。相信与当地的纯林被逐步割离,林区减少有明显关系。该物种极低的种群密度可能是由于栖息地退化和支离破碎、巢址稀缺有密切关系。
自1997年重新发现以来,该物种已在许多新地点被发现,其中一些似乎拥有大量种群。因此,数量已向上修订,导致其从极度濒危重新分类为濒危。 然而,已知的总量仍然非常少且分散,并且由于其落叶林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推断数量仍在减少。
鉴于该物种的报道数量不断增加,全球种群规模可能超250只成熟个体,因此在将其置于250-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趋势论证:该物种面临许多威胁,其中最严重的被认为是由于非法采伐和人类侵占以及森林火灾和小型灌溉水坝造成的森林损失和退化。综合起来,这些威胁被怀疑导致三代(约16年)持续缓慢的数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