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20:36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又号无闷道人,祖籍漳州龙溪,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是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
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於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於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家人:林文明(养父)、林幼春(侄子)
师友:洪弃生(诗友)、赖绍尧(诗友)、林幼春(诗友)、陈瑚(诗友)、吕敦礼(诗友)、陈怀澄(诗友)、梁启超(友)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於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於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於1919~1923年连载於《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
诗作选摘:
纸鸢
一线相援引,秋风著意吹。势狂云亦避,飞疾鸟难随。
莫道鶱腾后,长无坠落时。身高休更上,更上便孤危。
镜
拂拭古时镜,圆光一片浮。本来经百鋉,直可鉴千秋。
鬼魅藏形拙,奸雄照胆羞。只愁辞宝匣,飞去挂秦楼。
床
茅舍三间里,藜床六尺余。百年何日了?半世此中居。
偶踞固吹笛,频移为读书。不知王逸少,坦腹意奚如?
帘
万缕编斑竹,双钩铸白银。玉楼高处挂,绣额著来新。
月皎能筛影,花香解透春。被人嫌怨极,只为蔽佳人。
帆
海水茫茫阔,云帆的的微。高从天际去,险自浪中归。
翳日浮沉惯,随风向背飞。悠扬方未定,萍叶又相依。
杖
南北又东西,随身一杖藜。向来相倚傍,何忍便分携?
春野行吟把,秋山带醉提。慎毋化龙去,使我困攀跻。
枕
冰簟银床上,桃花一枕头。曾经神女荐,犹记宓妃留。
暇日长欹卧,仙家屡梦游。莫愁金易尽,鸿宝此中求。
渡海作二首
云海茫茫里,乘桴亦快哉。帆飞天上去,人向日边来。
水远高于岸,涛奔响似雷。黄昏阴火出,仿佛见银台。
出门
匝月春霖未肯休,出门却喜日当头。路边麦浪千畦翠,风里禽声万树幽。
耕妇饲牛锄野草,牧儿驱马饮泉流。田家一种幽闲乐,胜我奔波作远游。
奉赠吴肃堂殿撰鲁
君门射策夺宫袍,衣锦还乡意气豪。霁月光风周茂叔,浑金璞玉晋山涛。
人思附骥情应切,我喜登龙价倍高。往日诸兄曾受业,云亭问字敢辞劳。
赠友
悠悠斯世赏音难,何必穷经愁肺肝?磨尽英雄唯铁砚,束人手足是儒冠。
鲲鱼得水三千击,鹏鸟乘风九万抟。我辈会须投笔去,立功绝域取高官。
访袭君赋赠
鹿耳鲲身旧钓游,曾闻骚客此停舟。人间壶峤三年住,海外风烟一卷收。
蓬荜无缘邀大驾,江山有福入吟眸。今朝邂逅清源郡,最喜新诗迭唱酬。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朝崧的诗词“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回答记者问。
问:今天大家很关心在明年3月你退休以后有没有可能到台湾自由行?
温家宝:至于我在退休以后能不能到台湾去自由行,坦诚地讲,我愿意去,但是还得看条件。不过请你转达对台湾人民的问候。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谢谢。
引用诗句的原诗如下:
《送吕厚庵秀才东归》(其二)
吾人聚散本难知,分手何须泣路歧。
但使三生盟片石,不应一步阻雷池。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珍重莱衣归故里,相思寄我采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