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沙锥

更新时间:2024-07-12 10:16

林沙锥(学名:Gallinago nemoricola),是鹬科、沙锥属的小型涉禽,体长28-32厘米,头顶至背黑色,眉纹白色,中央冠纹棕色但不甚明显,几近消失。上体具暗皮黄灰色羽缘,翅上覆羽黑褐色具皮黄灰色斑点和横斑。颏、喉白色。胸暗黄白色具褐色横斑。其余下体白色具密的褐色横斑。嘴黑色,脚铅灰绿色。翅较圆而宽,尾末端棕红色,背具两道宽的棕黄色纵纹,飞翔时极明显,常成波浪式飞行。

形态特征

林沙锥前额褐色。头顶至后颈黑色。中央冠纹棕色,较细,有时不明显。眉纹和头侧白色、暗黄白色或淡黄色,具褐色斑点。眼先至眼和耳羽下面至枕,各有一条黑褐色带斑。上背和肩绒黑色,上背靠近后颈处具棕色斑纹;肩具宽的棕色羽缘;下背和腰黑色,具棕色横斑,下背或多或少缀有白色。尾上狻羽具棕色和黑褐色横斑;尾羽16枚或18枚,最外侧尾羽较窄,通常仅3-4毫米。中央尾羽黑色,具两道棕色横斑和尖端。亚端横斑非常宽阔,颜色为棕色。外侧尾羽具黑色和白色横斑。除中央尾羽外,所有尾羽均具灰白色尖端。翅飞羽暗褐色。翅上覆羽暗褐色,具淡皮黄色横斑和羽缘;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具窄的淡灰色端缘;内侧次级飞羽具暗黄色或暗黄棕色横斑和窄的淡灰色端缘。颏白色。通常无斑,有时具细的褐色斑点。胸暗黄色或暗黄白色,具褐色横斑,其余下体白色,具密的褐色横斑;尾下覆羽常缀棕色。

林沙锥虹膜黑褐色。嘴基部褐色,尖端黑色,下嘴基部黄色。脚灰绿色。

大小量度:体长280-320毫米;嘴峰61-72毫米;翅133-156毫米;尾63-74毫米;跗蹠30-39毫米。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林沙锥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地带,最高可达海拔5000米左右,冬季常下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林沙锥性胆小而孤僻,常单独活动在林中河流和水塘岸边及其附近沼泽与草地上。飞行缓慢而笨重,受惊后突然飞起,飞行方向变换不定,常呈波浪式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林沙锥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和中国云南、西藏南部,冬季有时游荡到泰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林沙锥的繁殖期为5-7月,繁殖于12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善于进行求偶飞行表演。通常营巢于森林中河流两岸草地上,巢多置于岸边有蕨类植物覆盖的地上凹坑内,巢内垫有细软的枯草。每窝产卵4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被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8毫米×27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林沙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林沙锥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152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林沙锥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2500-9999只(成熟个体)。由于栖息地持续丧失,导致林沙锥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被列为易危物种。

林沙锥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

2022年9月,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组织的全球首次记录珍稀鸟类林沙锥孵卵行为在平武县完成。

在2024年,成都在繁殖鸟类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了林沙锥和淡背地鸫两种鸟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