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1 17:43
1983年《路》美术(制作设计) 1983年《夕照街》美术(制作设计)
1984年《北国红豆》美术(制作设计)
1990年《别哭,妈妈》美工
1990年《哦,香雪》美术(制作设计)
2008年《南京!南京》美术指导
2014年《归来》美术指导
1990年《武生泰斗》美术,合作者:吕仁义
春秋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卷里占有颇为璀璨的篇章,孔子作为这个时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生活里的颜色、他传礼时的道具、他颠沛流离路上的每一个据点,都表现着春秋文化发展的进程。所以,要将孔子的大半生搬到银幕上,美术工作的繁琐、考究与细致性,不亚于一场战争。
前期考证:他的时代,他的生活
考证是一个大工程。
第一, 搞清楚孔子生活的年代, 他出生、活动在春秋的晚期,他逝世六年以后,历史就进入了战国时期,我们就细化他的时代,找到他的视觉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一种原始、厚重的感觉。因为那时已经是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精雕细刻,比现代文明工业的复制要严格,完全是手工的,是不重复的,这是我们制作时要严格贯彻的基本原则。因为那时候鲁班还没有出世,连锯子都没有,你看那个搭的粮仓,连大柱子都是用绷子绷出来的,不是用刨子,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化的建设条件。
第二、孔子是一个什么人,他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有多大的地位,他是伟大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教育家,炎黄子孙所受的正宗传统道德教育,都是从孔子那里传承下来的,而最能表现和反映他这种内心和境界的其实就是他的生活状态,比如他的居住环境,他吃穿住行所用工具的特点等。
道具置景用机械打造手工品
因为美术师必须要先进组,当时连完整的剧本都没有,所以我们只能看孔子的历史,把孔子的人生分成了几块,第一块就是他从出生到50多岁离开鲁国,第二块是他十四年的漂泊生活,第三块是他六十多岁回鲁国没几天就死了。还有第四部分是我们作为电影形象设计演化出来的——他的理想部分,我们想看见孔子的理想,孔子的梦,孔子是道德精神的典范,他是大同世界的倡导者,所以这些延伸部分就是第四部分。孔子是个真人,他不是个传
说,所以不能假,不能失真,所以我们做的场景、道具,设计部分占了60%,虽然有遗憾,但这四部分的道具也是尽可能地按照史实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