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园

更新时间:2021-09-03 20:20

林素园,原名兴群,号放庵,以字行,祖籍长乐甘墩连开。清光绪十六年(1890)农历十月三十日生于福州台江苍霞洲书香门第。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191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堂。

人物生平

民国4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北平大学教授,并与高一涵、沈钧儒等创办《自治周刊》。不久,客居洛阳,被聘为直鲁豫巡阅使署秘书。民国18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民国26年,赴广西参加反蒋、抗日宣传活动。他与地下党领导的厦门“儿童流亡剧团”合办桂林黄花岗小学。民国30年,在闽侯南屿镇集资创办黄花岗中学,自任校长。

主要功绩

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191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堂。1915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主修教育学。回国后任北平民国大学教授,并与高一涵、沈钧儒等创办《自治周刊》。不久,客居洛阳,被聘为直鲁豫巡阅使署高等秘书。1928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1937年,赴广西参加反蒋抗日宣传活动,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厦门儿童流亡剧团”合办桂林黄花岗小学,并任校长。1941年,在闽侯南屿镇集资创办黄花岗中学,自任校长。抗战胜利后回福州,住台江苍霞洲荔枝树下巷中。1948年,应邀到台湾、澎湖考察。

1953年2月,林素园受聘为馆员。“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折磨,旧病复发,于1967年2月27日含冤去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昭雪。

林素园精通文史,擅诗词。其诗恬淡朴真,富有爱国思想;又工书法,杭州岳王庙围墙上苍劲浑厚、气势非凡的“忠孝无双”四个擘窠大字,就是他的手笔。著有《素园诗稿》、《台湾纪要》。

1950年后,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任他为省文史馆馆员。“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扣上“官僚地主阶级分子”帽子,1967年4月含冤去世,享年77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对素园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