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芳

更新时间:2021-12-12 09:36

林芝芳(1917~1973年),原名福生,号依福,福建闽侯县人。民国6年(1917年)10月26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入福州高乐天闽剧班学艺,拜高兴藩为师,工花旦、青衣等角色,主要作品有《哭五更》。定居台江区新港中选路。

个人简介

民国16年,高乐天戏班倒闭,福生入善传奇闽剧班,改名林芝芳,兼演武旦。在林秋如、陈幼榕两位师父的教导下,他在新华舞台演出《木兰从军》,初露头角。在该剧中,他改变闽剧武旦在台上拿起马鞭不走动的旧套,而边舞边走,台步稳健潇洒,令人耳目一新。他演《嘉桂岭》、《妙善哀史》、《窦氏女》等剧目后,名旦林芝芳便风靡福州城乡。香港联星唱片公司也来福州,灌制他的流行唱段。

民国23年,善传奇班停演,芝芳进入三赛乐班。这时他演技已炉火纯青,所演的每出戏都有独到之处。特别在《春兰送饭》一戏中,分别以3种身份、3套打扮饰演春兰,各具风采,让观众大开眼界。于是“林芝芳一日三送饭”名噪一时。他还把闽剧的传统表演和唱腔作大胆创新,成功地应用“颤眼功”、武戏文唱、文戏武作等表演艺术,并吸收外来和流行歌曲的曲调,创造《探四季》、《哭五更》等闽剧新曲调,还在《泪透》、《自掏岭》等曲牌中创造独有的“走上坡”的唱法。林芝芳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被人们称为“林派”。民国25年,著名作家郁达夫来闽看林芝芳演出,给予很高评价:“难得芝兰(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同气味,易从乌鸟辩雌雄。”

抗日战争时期,芝芳与同行老前辈参加闽剧界火炬游行,积极上街作抗日救亡宣传。为配合抗日救国,他献演《三刺孙传芳》、《马占山》、《壮烈牺牲》等时装戏,影响很大。

导演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芝芳开始新的艺术生活。1952年他出任福州市闽剧团团长,并开始从事导演工作。他导演的《钗头凤》一剧,曾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他在剧中反串陆母一角,演出后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接见。总理嘱咐他要好好培养闽剧后一代。他回榕后,到各艺校作报告,并把自己的表演艺术精心传授给后辈,培养了王梅芬、周淑琴和女儿林秀英等一批闽剧新人。195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担任福州闽剧院院长,并当选为第二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文联委员、省政协委员等职。他曾被誉为“闽班魁首,无敌名旦”。其代表作有《梁天来》、《窦氏女》、《顾相如吃饼》、《红裙记》、《嘉桂岭》、《春兰送饭》、《三刺孙传芳》及《钗头风》等。

“文化大革命”中,芝芳受到迫害和打击,于1973年6月25日病逝,享年56岁。1978年10月,福州市文化局为他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将其骨灰迁入文林山革命陵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