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道

更新时间:2024-02-14 20:58

林荫道是指一种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围绕的宽阔道路,或街道中央供行人通过、散步休憩的带状绿化地段。很多情况下,林荫道两侧种植的树木为同一个品种,从而使林荫道整体景观统一。

词语概念

词目解释

词目:林荫道

拼音:lín yīn dào

注音:ㄌㄧㄣˊ ㄧㄣ ㄉㄠˋ

英文:avenue

词义:两边有树木的道路。

基本解释:

[avenue;boulevard] 指两边栽有高大茂密树木的通路。

白杨林荫道。

引证解释:

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

郭小川 《祝酒歌》:“林荫道上,机器如乐队;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 艾青 《好》诗:“让我们的马路有美丽的林荫道;林荫道上发散出洋槐花的香气。”《花城》1981年第5期:“昨晚,他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碰到了他。”

近词区别

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修订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记载中,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为非推荐词条。”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林荫道”意思是树木遮盖太阳而形成的路,“林阴道”意思是背着太阳的路。两个词都可以用,只是意义有些差别,一个强调树木遮阳,一个强调背着阳光,现在已经被混淆成通用了。

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两个词很难说对错,但严格来讲,应该用“林荫道”,首先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这说明林荫道的使用社会频率高于林阴道,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在选择混淆词汇作为推荐词条时,词汇的使用频率是第一参考标准。再就据文化传承而言,“林荫道”自秦汉就出现了,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林荫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的宽阔大道,如法国巴黎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一是指在街道上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带状绿化地段,如北京的正义路(见彩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林荫道,指的是后一种。

简史

早期的林荫道

最早的林荫道指两侧植树的散步道。它是以欧洲城市高大的防御性土质城墙为基础,自17世纪城墙的防御功能被废弃之后开始发展起来。最著名的要数1670年开始在巴黎土墙上兴建的散步道,由位于11段城墙上的独立散步道构成,最终被连接起来,形成了环绕城市北部的高架游览线路,即为人们熟悉的大林荫道(Grands Boulevard)。林荫道的交叉口各不相同,但宽度基本为30-38米——它相对当时巴黎通常仅7.3米的街道来说已经相当宽了——路边栽种了两排、四排或五排行道树。它们功能明确:中央供马车和骑马者通行,两侧树下的道路则是为行人准备的。随着城市扩张开始包围林荫道时,沿路的功能主要是娱乐性质。19世纪早期,这些林荫道的高度降低并整合到了城市总体的街道系统中。

19世纪的林荫道系统

19世纪中晚期见证了林荫大道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它始于18世纪50年代奥斯曼的巴黎重建,并且在欧洲与美国的主要城市中一直发展持续到20世纪初,而在亚洲、印度和中南美洲则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19世纪的林荫大道通常作为大尺度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设计中继承了早期城墙林荫道的许多特征:宽阔的尺度、成排的树木、马车与行人分离的通道,并结合了休闲娱乐功能。它们典型的目标就是为新的城市发展开拓空间。林荫道的物质形态也经过重新提炼和现代化。奥斯曼引入带铺装的车道及抬高的路牙,并且发展了三种典型的道路形式:一种有中央隔离带,另一种带拓宽的人行道,还有就是多通路林荫道。

19世纪多通路林荫道为骨架的著名城市扩张案例包括奥斯曼在巴黎西北边缘环绕艾特利广场(Place d'Etoile)的规划和厄尔德方斯·西尔达(Ildefons Cerda)为巴塞罗那制定的规划,以及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和卡尔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所作的布鲁克林规划(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把他们的林荫道叫做“公园大道”)。

20世纪的终结

在世纪更替之后,美国修建的多通路林荫道就相当少了。交通工程师想方设法来优化机动交通和提高车流速度,因而多通路林荫道日渐失宠。美国的工程师设计了新的街道和公路系统,把快速交通从低速的本地交通和行人中分离出来。20世纪30年代,交通工程师开发了一套沿用至今的街道分类系统,称为功能分类标准。街道依据其预期承担的机动交通或进出临街地块的功能被划分为不同类型。

格局设置

设施和功能

林荫道内,除了栽植遮荫的高大乔木和设步行道外,一般还布置有开花灌木植篱花坛、坐椅等,有的还有喷泉花架等设施。中国规定,林荫道的最小宽度为 8米。林荫道还具有防尘、降低噪声、游憩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林荫道可把块状绿地、点状绿地联系起来。

设置形式

林荫道的布置应妥善处理步行道与绿带的划分、分段和出入口的安排、游憩场所的内容和设置、植物的选用和配置等问题。有下列设置形式:①设置在城市道路中轴线上,如上海肇嘉浜路等。其优点是两侧居民有均等机会入内散步休息,并能有效地组织来往车流,但行人进入林荫道必须穿越车行道,既影响交通,又不安全。这种形式适用于以步行为主或车流量较少的街道。②在道路一侧设置林荫道,一般设置在日照条件较好的一侧,以利于植物生长;或在眺望景色较好的沿山坡、沿江地带。③林荫道分设在车行道的两侧,与人行道相连,则行人和附近居民不必穿越车行道,比较方便安全。一般居住区内车行道两侧的绿地,往往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油画名称

基本信息

名 称:《林荫道》

作 者:霍贝玛

创作时间:1689 年

尺 寸:140 × 103cm

类 别:油画

收 藏: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赏析

此图展现了乡野的美丽风光,画面上宁静的乡间景致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使观者心旷神怡。对称的小树于平稳中见动感,随小道向前远望还能看到左旁的教堂尖顶,右旁两幢高顶茅屋,车辙印在泥泞的村道上,表现出一种正在延续着的平静而艰难的生活,占有大部分画面的天空则云蒸霞蔚,美得令人陶醉。这幅画中还带着一种忧伤的讽刺意味,长长的林荫大道在灰暗的地平线处消失到一点,画中这种忧伤的讽喻也是霍贝玛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林荫道》是一幅平凡中见奇崛的作品,也是霍贝玛一生中最杰出的创作。画面描绘的是一条极普通的乡间泥泞小道,路面上印着几道深浅不同的车辙。两边矗立着尚未成荫的树木,这些树木排列整体,高低参差不齐,枝叶也很稀落。道路的中间,一个猎人正牵着一只狗在走。小道左边的远处矗立着一座教堂,在一马平川的地势中显得很高大。路的右侧,在一片树苗地,一位老农正在修剪地里的果树。远处有两个农村妇女正在路上边说边走。她们的身旁是简朴的房舍。显得十分广阔的天空中,布满了变幻的云彩。整个画面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荷兰当时农村生活的实录。这幅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体现在画家远近透视法的精妙运用。画面上的两排树木,笔直地伸向远方,给人一种摇曳多姿的感觉。其实这种构图是很难把握好的,画家采取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手法,把透视的焦点放在路的尽头,并将这两排树木在画面中略微倾斜了一些,然后把树木从高大依次逐渐缩小,而树木的枝叶却逐渐趋于繁茂和稠密,前后形成对比和衬托。从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两排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的树木。画面的整体构图,也很有讲究,可以总体上分为:大地、树木、天空三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彼此映衬又各有特点。大地上的田地、农舍、小河、教堂以及画面左端的一丛树木构成了一个均衡的有机组合,它们处在水平的观赏层面,是画面中重要的基础构件,也是树木和天空这两部分的背景和衬托部分。两排树木处在关键的过渡部位,一方面它们把我们的视野带到了画面的深处,把画面拉的很深、很远,很有立体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它们伸向蓝天,是蓝天和大地的连接者,起到了衬托蓝天的目的。是全部画面的重心所在。蓝天的高远正是在这些高树和大地上的事物衬托下才得以实现的。可说这幅画的构图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达到了构图上的高度完美、和谐。画面上1/3 的田地是暖色调,而2/3的天空是冷色调,这样的色调搭配是极为冷僻的,很难达到和谐的效果,可是在这幅画中却出奇地和谐。主要是得益于这些树木的平衡过渡以及纵深的深度感缓冲了画面色调的突然对比造成的不适应。《林荫道》描绘的是极为平凡、朴素的乡下风景。然而在画家的笔下却摇曳多姿、美丽无比。那和谐的自然风光在画家精妙的构图中显得特别辽远而空灵,田舍、小路、树木、教堂都沉浸在一种和谐、自然、平坦而真实的氛围中,让人似乎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泥土气息。画中的人物则赋予了画面人文的气息,使画面充溢着鲜活的生活情趣。自然和人文在这里水乳交融,纯粹的风景和纯粹的人物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这也是画面打动人心的地方,因为它是鲜活的,能引起人共鸣。透视的一种方法,把同等物体近处画的比较大,远处画的比较小。这也是最基本的透视手。

画家简介

霍贝玛(1638~1709),荷兰杰出的风景画画家。出生于阿姆斯特丹,自幼生活贫困。早年从师雷斯达尔学画风景画。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把风景描绘得准确、客观,富有动感,用色丰富多变。内容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作品不为当时人接受,最后画家处在极端的贫困中。代表作有《林荫道》、《林中茅屋》、《磨坊》、《森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