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松镇

更新时间:2023-05-12 17:19

果松镇,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地处通化县东南部,东与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接壤,南与石湖镇相连,西与东来乡、集安市清河镇毗邻,北与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交界,距县城43千米,区域总面积362.6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明朝时期,属建州卫。

清初,属兴京府(今辽宁省新宾县)。清光绪三年(1877年),属通化县道生保。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恭梓乡。

民国十二年(1923年),属三区。沦陷时期,属第三警察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六道沟区。

1950年,改属四区。

1955年,改名六道沟区。

1956年6月,六道沟区分为果松、公益、南岔、大西岔、万隆5乡。

1957年,果松乡改名六道沟乡。

1958年9月,六道沟乡改为六道沟分社。

1959年,六道沟分社改为六道沟公社。

1959年7月,六道沟、杉松、义丰、七道沟4管理区与七道沟街道合并为果松街道。

1960年,果松街道改为果松公社。

1961年5月,果松公社析置石湖、东来2公社。

1962年,析果松公社置七道沟公社。

1964年11月,六道沟、果松2公社合并为六道沟公社。

1983年,六道沟公社更名果松公社。

1984年,果松公社改果松乡;同年12月,果松乡改果松镇。

2005年2月,东来乡并入果松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果松镇下辖六道沟、五道沟、复兴、南岔、杉松、东胜、果松川、先锋、万隆9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4个社区。

2001年,果松镇下辖9个村,61个居民小组,46个自然屯,4个社区。

2011年,果松镇下辖宏信、骅丰2个社区,七道沟、五道沟、六道沟、东明、东胜、果松川、先锋、万隆、杉松、南岔、复兴11个行政村;下设46个居民小组,72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果松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宏信社区、骅丰社区、六道沟村、杉松村、复兴村、南岔村、先锋村、万隆村、五道沟村、东胜村、果松川村、七道沟村、东明村,镇人民政府驻七道沟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果松镇地处通化县东南部,东与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接壤,南与石湖镇相连,西与东来乡、集安市清河镇毗邻,北与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交界,距县城43千米,区域总面积362.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果松镇地处白山中山低山区,龙岗山与老岭中山低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大部为山岭平地,地形分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川地;主要山脉有肖家岗山、白砬子山、老秃顶山;境内最高点肖家岭位于东部与白山市交界处的复兴村,海拔1525米;最低点位于大罗圈河出境口,海拔461米。

气候

果松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一般;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雨量集中湿润,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多雪寒冷;多年平均气温12.8℃,1月份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30℃(2011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32℃(2011年6月1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5℃,生长期年平均125天,无霜期年平均125天,最长134天,最短1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0℃以上持续期135天;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最大雨量1200毫米(1998年),最少雨量600毫米(2011年)。

水文

果松镇境内河道属鸭绿江流域,其中大罗圈河流域面积349.6平方千米,占100%;二级河大罗圈河总长20.8千米;三级河4条,总长64.9千米;四级河32条,总长74.5千米,河流总长度160.2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大罗圈河,从南至北流经中部,经东胜、东阳、六道沟、先锋、万隆等村由北界出境,年平均流量5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五道沟河、六道沟河、七道沟河、果松川河、复兴河、南岔河等。

自然灾害

果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大风、低温、霜冻等;旱灾5—6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5—7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8年7月份,仅万隆、先丰、杉松、南岔四个村受灾面积达9600亩,灾民5380人;洪涝灾害年平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0年6月9日,果松镇9个村全部受灾,受灾户达4500户,粮食受灾面积18000亩,粮食减产4成,房屋损毁208间,财产损失11.5万元。

自然资源

果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黑铁石、红铁石、金矿、白灰石、风化石、砂石、大理石、白岩石、花岗岩等,其中铁矿储量1亿吨,地质储量3亿吨,已经开发的有七道沟铁矿,位于七道沟,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亿吨,可采量1.5亿吨,年产量300万吨;黄金地质储量6吨;储量最大的为大理石、花岗岩,分布在南岔冰沟子,约1亿立方米,具有工业价值的可达600万立方米;黑大理石储量约300万吨,白岩石储量约200万吨左右;天然树种主要有红松、落叶松、水曲柳、柳树、柞树、桦树等;野果类主要有山杏、榛子、山核桃、山梨等;野生药材主要有山参、天麻、贝母、柴胡、党参、五味子、景天、地龙骨、龙胆草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薇菜、刺嫩芽等30多种;野生菌类主要有榛蘑、松树伞等20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水獭、貂、雉、刺猬、松鼠、榛鸡、花鼠、林蛙、山兔等。

人口

2011年,果松镇总人口188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30人,城镇化率35%;另有流动人口1380人。总人口中,男性9673人,占51.4%;女性9141人,占48.6%;以汉族为主,达18354人,占97.6%;有满、朝鲜2个少数民族,共460人,占2.4%。2011年,果松镇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3.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人。

2017年末,果松镇常住人口为12607人。

截至2018年末,果松镇户籍人口为1697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果松镇财政总收入0.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亿元,比2010年增长10%;人均财政收入1169元,比2010年增长25%。2011年,果松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262元。

2018年,果松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农业

2011年,果松镇有耕地面积37567亩,林地面积2620亩。2011年,果松镇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2010年增长6%,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4%。果松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2011年,果松镇生产粮食6716吨,其中玉米4786吨,糯玉米200吨,大豆743吨。果松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西瓜、黄烟。2011年,果松镇蔬菜种植面积3129亩,产量7471吨,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西红柿、黄瓜、马铃薯、白菜、萝卜等;西瓜种植面积6255亩,产量1.2万吨;黄烟种植面积3489亩,产量680吨。果松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果松镇生猪饲养量4.8万头,年末存栏4.1万头;牛饲养量6400头,年末存栏5500头;家禽饲养量10万羽,上市家禽4万羽。2011年,果松镇生产肉类170吨,其中猪肉118吨,牛肉18吨;畜牧业总产值4700万元。

工业

果松镇工业以化工、采矿业为主。2011年,果松镇工业总产值7.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2011年,果松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148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比2010年增长42%。

商贸

2011年末,果松镇有商业网点59个,职工256人。2011年,果松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6%;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45万元。

金融

2011年末,果松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7273万元,比2010年增长34%,人均储蓄6542元;各项贷款余额1127万元,比2010年增长3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果松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48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4所,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696,人,专任教师1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37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果松镇教育经费达1223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5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3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2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6%、7%、8%、4%;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7.5%,比201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果松镇有科技人才1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人,经营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4人,农村实用人才6人;举办科技培训13次。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果松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11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有文化专业户21个;有图书室14个,藏书2.2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1人;创作完成的作品有乡土作家出版小说集《红月亮》和诗集《乡村岁月》,有文学创作队伍成员39人,有音乐、美术、书法、摄影队伍成员25人。2011年末,果松镇学校体育场地6个;1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7%。2011年末,果松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中央、吉林、通化等66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440户,入户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果松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有卫生院2个,门诊部12个;病床7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固定资产总值44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3人,其中执业医师26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4人。2011年,果松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9462人次。2011年,果松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万人,参合率95%;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果松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54户,人数346人,支出87.2万元,比2010年增长7%,月人均210元,比2010年增长16%;医疗救助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50人次,共支出4.75万元,比2010年增长5%;城镇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3人次,支出4.7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1户,人数359人,支出41.1万元,比2010年增长2%,月人均95.3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5人,支出10.5万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8人,支出8.64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3人次,支出8.9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50人次,支出3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济360人,支出7.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5万元,比2010年增长11%;社会福利费216万元,比2010年增长11%;社会福利中心1个,床位125张,收养35人。2011年,果松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269人,比2010年末增加3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16人,比2010年末增加26人;参加失业保险560人,比2010年末增加27人;参加工伤保险506人,比2010年末增加35人;参加生育保险120人,比2010年末增加12人。

交通运输

果松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网络。2011年,果松镇客运总量36.7万人次,货运总量5.5万吨。铁路梅集线过境,境内长15千米,为重轨普通铁路,设果松1个站,通往梅河口、集安;日均有2列客车停靠,日客运量96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350万吨,502国道过境,境内长23.2千米,通往集安。2011年末,果松镇有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34.2千米,客运站1个,日均发送11辆客车,日客运量240人次。2011年,果松镇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6辆,120吨位;客运汽车8辆,220座位。

历史文化

果松镇因沟内早年红松茂密,其籽可食,当地人称之为果松,由此命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