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腔

更新时间:2024-06-18 00:03

枞阳腔,亦称吹拨腔,明末清初期由高腔、西秦腔等融合结合本地俚语所形成。

发展传播

宜黄戏曲

从明朝开始,弋阳腔、青阳腔、乐平腔、枞阳腔(又称咙冬调、安庆邦子)、海盐腔、昆腔、京剧、采茶戏(俗称三角班)、傀儡戏、越剧、文南词等腔调和剧种流入宜黄,并在宜黄扎根发芽。

吹腔

吹腔又称枞阳腔、芦花梆子等。明末清初从江西弋阳腔发展而来的四平腔,受昆腔影响,在安徽枞阳一带形成,为徽剧主要腔调之一。

京剧

一些学者认为,以西皮为特征的“襄阳腔”形成后,不仅促成了汉剧、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他地方剧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襄阳腔主要声腔的“西皮”是怎样形成的呢?《辞海》的解释是:“西皮,即戏曲腔调。它由清初传入湖北襄阳一带的秦腔,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西皮用胡琴伴奏,也叫襄阳腔,今滇剧仍保留此称谓……”《艺术知识》撰文指出: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水沿岸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人徐珂在《清稗类抄》有云:“秦腔戏一节,自元人院本后,演为曼弹、弦索(北曲)二种,弦索流往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湖北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俗称梆子,又在当地形成拨子,成为徽调中吹拨腔的来源。”清乾隆中叶严长明所著《秦云撷英小谱》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对传统文化影响

随着江西移民的迁入,属楚音的江西弋阳腔传入枞川,迅速与属吴声的昆山腔相碰撞,枞阳人将一刚一柔的楚音吴声揉为一体,同时吸收李自成起义军军中乐人及山(西)陕(西)商帮带来的西秦腔剧目和音乐唱腔,并结合本土的俚歌俗曲,培育了一种新腔,史称“枞阳腔”。明万历年间,凵了山镇人阮自华在安庆天台里创办阮氏家班,搬演昆曲,以声伎自娱。崇祯初年,精通音律的凵了山镇人阮大铖,“新建阮氏家班,名满江南”,他的家班能唱昆腔、弋阳腔,也唱枞阳腔,“《燕子笺》、《春灯谜》,其科介排场,无不紧凑,流传至今,搬演不辍。”在中国戏剧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传承保护

2022年5月,枞阳腔(吹腔)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Ⅳ—3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