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7 11:54
1971年4月,枣庄市教师培训学校创立。
1978年招收大专班,4月,第一批77级中文、化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入校。
1984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
1999年3月,枣庄师范专科学校、枣庄教育学院、枣庄广播电视大学三校合并为新的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枣庄学院。
2004年至2012年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10月后改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7年11月,山东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2023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的通知》,枣庄学院获批山东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70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5.5%,教授、副教授48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专家30余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7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个、山东省人才引育团队4个、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建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
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
注:名单不全
学校先后被列为教育部第一批30所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之一、教育部首批41所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之一。
教育部主推的七个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先后全部落户学校。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建有山东省微纳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山东省石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低维量子传感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山东省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100余个。
学校建有11个校级或校企共建科研机构,搭建了枣庄市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太赫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
截至2024年2月,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30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3000余项,科研经费7亿余元。入选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成果转化160余项。
学校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等服务地方的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连锁改造工程项目,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
截止2023年4月,图书馆现有馆藏各类图书470多万册,拥有各种类型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45个,自建2个数据库。
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30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3000余项,科研经费7亿余元。入选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成果转化160余项。学校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枣庄市及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110余个,获批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1项、省际合作事项2项、优秀案例6个。
截至2024年2月,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71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历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教育等项目。建有海外教学实践基地3个,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设立“墨子文化中心”。加入中德锂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建成中德晶体材料联合实验室。连年承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项目。与南非开启“实习+实训”留学生培训项目,招收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孟加拉、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和语言生500余人次来校学习。
以枣字为中心,上方为枣庄学院的中文名称,下方为枣庄学院的英文名称,象征着立足枣庄,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
“兼爱尚贤”指以人为本,以贤者为师,培养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博物戴行”指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爱、尚贤、博物、戴行”体现了墨子心系天下民众,主张贤人政治,探索人文与自然,爱利天下奔走不息的实践精神。
“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体现了枣庄学院“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厚德明道”指崇尚道德、崇尚科学;“敬慎固本”指注重严谨、注重本质。“厚德、明道、敬慎、固本”体现了墨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教育理念,自觉自律的做人原则和慎独精神。
“厚德明道、敬慎固本”的校风,体现了枣庄学院以崇高的道德教育人,以科学的理念引导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严谨的作风塑造人的教育办学思想。
“淳谨修身”指陶冶性情、培养品质,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任重致远”指敢于担当,不断进取。“淳谨、修身、任重致远”体现了墨子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格修养、更新理念、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师德风范。
“淳谨修身、任重致远”的教风体现了枣庄学院教学相长,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培养教师正直的人格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坚毅的品格,勇于担当的意识和积极进取创新,探寻科学真理的精神。
“志强智达”指意志坚定,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高的智慧境界;“言信行果”指诚实守信,才能获得成功。墨子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强智达、言信行果”体现了墨子坚定的意志、不惧艰辛的治学精神和言行一致的治学态度。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枣庄学院有市中、薛城两个校区。
该校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1号。正在建设的薛城校区占地18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市中校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北安路1号,占地1027亩,校舍面积39万平方米。
学校周边自然环境良好,东侧为城市山体景观,西北部城市规划水体流过。场地地形呈坡地状由山体向外延伸,最大高差近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