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6 10:35
枫桥香榧均匀齐整,壳薄仁满,出仁率60%至65%。外壳呈米黄色,去衣容易,破壳时部分种衣自行脱落,具有枫桥香榧固有而独特的天然清香味,肉质细腻,酥松爽口,后味鲜滋浓而清口。理化指标:可食部分含脂肪45%至5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的80%以上。坚果含水量≤5.0%,过氧化值≤0.38%。
截至2017年底,诸暨香榧栽培面积13.6万亩,百年以上古树4.1万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7000余株,年均香榧干果产量1200余吨,年产值达6亿元。
2010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枫桥香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枫桥香榧”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枫桥香榧产自浙江省诸暨市,诸暨市全境处于浙东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由东部会稽山低山丘陵、西部龙门山低山丘陵、中部浦阳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网平原组成。四周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形成北向开口通道式断陷盆地。境内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矿藏。东部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6米,为境内最高峰;西部龙门山脉,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2米,为境西部最高峰。中部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为河网平原,水资源充沛。
境内四周群山环抱,一江纵贯其中。东西部为低山河谷盆地,北部为湖畈河网平原,构成向北开口通道式盆地。境内群山均属仙霞岭山系。东部会稽山脉为浦阳江、曹娥江、东阳江分水岭;西部龙门山脉为浦阳江、富春江分水岭。河流属浦阳江水系。浦阳江纵贯南北,境内干流长67.6千米,东西8条支流呈叶脉形展开。
诸暨市境地处浙中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适宜种植香榧。
汉朝,《名医别录》记载榧实生永昌(枫桥古称永昌),彼子生永昌山谷。
南宋,《嘉泰会稽山志》载:稽山之榧,多佳者。
清朝末年,枫桥镇上致和等3家商号收购香榧,加工成双熄香榧,运 销沪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诸暨县物产及农村状况》记载:诸暨 县年输出香榧3400担(170吨),用船、火车运销沪杭。
枫桥香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赵家镇、东白湖镇、陈宅镇、璜山镇、岭北镇、东和乡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细榧。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200米至80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土种黄泥土、黄泥沙土、山黄泥土和山黄泥沙土,质地为沙壤土、壤土,土壤pH值5.0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50厘米。
育苗:用细榧或芝麻榧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作砧木,细榧作接穗嫁接。
定植:
(1)时间: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用2年以上苗龄的优质嫁接壮苗定植。
(2)密度:≤675株/公顷。
(3)配植雄株:需配植花期相遇的雄株3%至5%。
施肥:幼林期采用农榧套种,以耕代抚。盛果期后以农家有机肥为主或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交替使用。农家肥45000千克/公顷·年,三元复合肥10500千克/公顷·年。
树形:自然开心形。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采收:在9月上中旬用手工单粒采摘法采收。
后熟处理:采收后需经二次堆沤法后熟,待坚果内种皮由红转黑后选择晴天洗净晒干加工,或在阴凉通风处贮存。
加工:以1:1的比例用粗食盐与香榧坚果(含水量15%至20%)合炒,先用旺火将粗盐炒到80℃至85℃,放入香榧,炒20分钟左右,此时香榧约八成熟(果仁色淡黄、软),出锅用5%至8%浓度的盐水浸泡枫桥香榧20至30分钟,沥干水后重返锅中用旺火80℃至100℃的温度炒8至10分钟,再用50℃至60℃的文火炒10至15分钟,至固有香气出现、种仁米黄色即可。
枫桥香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浙江省诸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枫桥香榧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