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5 14:58
樟子松枯梢病是由松球壳孢菌引起的、发生在樟子松的病害。该病多发生在10年生的樟子松枝干皮部。发病初期,病枝干与健康树相比无显著变化,但如果病部以上生有针叶,这些针叶则逐渐由正常颜色变为灰绿色至褐色或红褐色。当针叶变为红褐色时,发病枝干则可能出现因失水引起的干缩、枯死。
樟子松枯梢病病原为松球壳孢菌(学名:Sphaeropsis sapinea (Fr.) Pyk et sutton),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球壳孢属真菌。该菌可分为类型A和类型B。A型菌落长速较快,致病力较强,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绒毛状、白色至灰绿色菌落,分生孢子表面平滑;B型菌落长速较慢,无致病性或致病性极弱,在PDA上产生紧贴在培养基表面、白色到黑色菌落,分生孢子表面有点状凹陷。
该菌分生孢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4℃,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
樟子松枯梢病发病症状主要有梢枯、溃疡斑和枯针三种类型,对于幼树或新长出的嫩梢,病原菌可直接侵入无伤松树组织,嫩梢出现病斑后,皮层开裂,松脂流出,引起附近针叶死亡。发病过后,溃疡斑可以愈合,局部坏死,从而导致枝梢下垂弯曲,形成枯梢的典型症状。对于非当年的枝梢,在导致梢枯和溃疡斑后,病斑面积逐步扩大后,受害部位会伴随松脂的不断溢出,边材发生病变,并形成分生孢子器,病斑一旦围绕枝干,则整个枝条死亡,进而导致整株树死亡。发病后,樟子松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最多可达40%以上。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梢或病叶上越冬。温度适宜时,可在健康树的针叶、枝梢上潜伏侵染。病原菌孢子萌发后12小时就会侵入寄主嫩梢,侵入后3—4天出现为害病斑。但对于老枝,侵入潜育期时间会相对延长。对于病害的发生流行,球壳孢以分生孢子器形态越冬,春季温度适宜,孢子会大量飞散,以等待温度适宜后萌发侵染为害。
从病害流行学角度来说,中国东北地区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期,越冬的病原菌在3—5月开始第一次发病高峰期,而后病原菌扩散,完成侵染后在7—8月形成第二次发病高峰,无论是3—5年的幼树,还是20年以上的老树,均可感染发病。由于樟子松枯梢病属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因此寄主的生长环境对病害发生也有重要影响。如土壤贫瘠、碳酸钙含量过高等粘质土壤,地势低洼积水等原因导致的树木生长不良,都能诱导促进枯梢病的发生。
营造混交林,适地适树,减少大面积的纯林,加强森林抚育是有效缓解樟子松枯梢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中国辽宁西部彰武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中,对40年以上老树发病林分,以卫生伐为主,逐步改造成疏林草地;对30年以上中龄林,以改造林分结构为主,重点引进阔叶树和灌木;对幼龄林依据优胜劣汰法则,淘汰长势不好的小树,并及时修枝,提高通风效果,上述措施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长势,降低了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病率。在适宜病菌生长的温湿度条件下,应栽抗病树种。在秋季及时清理病枝和死树,保证林分内光照通风条件,降低湿度,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樟子松枯梢病的生物防治包括生防菌筛选、菌剂制备及应用等,东北林业大学有课题组通过高效木霉菌的引进和筛选,得到了樟子松枯梢病菌高效拮抗菌绿木霉,室内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绿木霉可有效抑制球壳孢菌丝生长,同时绿木霉的活性代谢产物对球壳孢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球壳孢菌丝的主要生理指标,如抗氧化酶活性、总蛋白含量等。以此为基础,通过工厂发酵,制备了发酵液水剂的菌剂进行,在辽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进行了野外预防和防治实验,对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效果达到65%以上。
化学防治虽然对环境有污染,但是在发病严重的林分可以起到应急的防治作用,在短期内控制病害的继续蔓延扩散,特别是对小苗或者幼树,化学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使用较多的化学杀菌剂包括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按照药剂中标注的使用浓度使用即可。
樟子松枯梢病的分级标准为:1级,健康,无病;2级,轻病,树冠1/3以下枝梢受害,或针叶受害;3级,中病,树冠1/3以上枝梢受害,一看便知枯梢;4级,较重,树冠1/2以上枝梢受害,有相当数量枝梢枯死;5级,重病,树冠2/3以上枝梢受害,或整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