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4:55
架立筋是指辅助箍筋架立的纵向构造钢筋,其主要作用是把受力钢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受力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对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来说,由于其在荷载作用下上部受压,故在梁上部不需要配置受拉钢筋,但为了施工时架设箍筋的需要,在梁上部一般布置两根通长的钢筋,概述图中表示为2Ф10。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并且直径较小。当梁支座处的上部布置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需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在设计时梁上部如果需要布置受压纵筋时,受压纵筋可兼作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2.6条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一般来讲,如果梁上部分别布置有架立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时,判别梁上部的钢筋的方法就是比较上部钢筋的直径,直径较小的是架立筋,直径较大的是纵向受力钢筋。
在梁的集中标注中,梁上部的架立筋的配置是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与架立筋相联。注写时应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以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如:2Ф22+(4Ф12)用于六肢箍,2Ф22为通长筋,4Ф12为架立筋。
由于架立筋在设计时不受力,故只要根据梁的跨度满足最小的架立筋直径的要求即可。并且因为梁支座处会受到负弯矩的作用,在梁上部配置有负弯矩钢筋,因此负弯矩钢筋与架立筋之间需要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由平法图集11G101-1可得,对于非抗震框架梁与抗震框架梁,其中的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均为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