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3:10
《柏林之围》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首版时间1873年。
老军人儒夫上校年过八十,在普法战争中,搬到爱丽舍田园大街凯旋门边居住,目的是为了亲自参加法军的凯旋仪式。当他读到法军溃败的战报时,受不住沉重的打击,得了急性中风,神智昏迷,周身瘫痪。一般来讲,这种病是很少有治愈希望的。但由于战讯误传,法军败退被传成打了胜仗,病人听到后,病情突然好转,肌体复苏,恢复了讲话功能。因此医生和他的孙女商定,杜撰战报,假造老人儿子在军队寄来的家信,以使病人战胜病魔,恢复健康。这样,法军虽然节节败退,普鲁士军队日逼巴黎,却被杜撰成了法军不断胜利,深入普境,围困柏林。老人的儿子是法军元帅的副官,已兵败被俘,音信断绝。但是假造的一封封家信却证实了法军的胜利。巴黎被围,人民忍受着严寒、饥馑、瘟疫,以马肉充食。而老人在医生、孙女精心照料下,生活照常。正是在这种假捷报的鼓舞下,老人的病情逐日好转。当巴黎被围,炮声震耳,惊动老人时,医生和他的孙女就谎说残废军人院鸣炮庆祝法军在柏林城下的最后胜利来搪塞老人。正是在这种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当普鲁士军队进入巴黎时,老人误以为法军凯旋归来,竟然独自从病榻上起身,穿着军装到窗外阳台上去参加欢迎仪式。直到这时候才真相大白。但老人毫不怯懦,大声疾呼:“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振臂呼喊抗击敌军。但他精神上已受不住再度冲击,终于死亡。
儒夫上校
小孙女
1870年,拿破仑三世为转移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斗争的视线,发动了臭名昭著的普法战争。这场战争,就其性质来说,尽管是掠夺性的,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但法军惨败后,普鲁士军队的长驱深入,战胜者的骄横暴虐,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等等,却激起了人民对异族统治者的深刻仇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当时许多法国作家,有的亲身参加了这场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战争,有的耳闻目睹或经历了祖国沦陷和敌军蹂躏的痛苦,都纷纷拿起笔来描写战争中的种种感受。都德即是其中的一个,普法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历览了战争的种种屈辱和创痛,积累了大量的战争创作题材。1873年,即创作出版了主要取材于普法战争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对战争中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法国人民的丧国之痛,首都巴黎的被围、陷落等等,做了编年史式的艺术反映,《柏林之围》就是其中篇章之一。
《柏林之围》虽以举世闻名的普法战争为题材,但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并没有出没在硝烟滚滚的战场,更没有写他跟顽敌进行殊死的搏斗,而是活动在一间安逸宁静的房里,置身于一座富丽豪华的阳台上。小说中的人和事仿佛都在战争之外,但又时时卷进了战争的漩涡之中。一条若明若暗的爱国主义的红线,把全文各部分紧紧地交揉在一起,从而使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悲痛两相对照,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幻想互为映衬,集中地表现了深邃的爱国主义主题。
儒夫上校是拿破仑帝国时代的老军人,一个所谓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的“老顽固”。普法战争一开始,为了恭候法军凯旋荣归的仪式,他住进了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附近的一幢楼房。当他听到法军在威桑堡惨败的消息时,像遭到雷击似的昏倒了。三天三夜,昏迷不醒,动弹不得,濒临死亡。但当雷舍芬战役得胜的误传“钻进了他那瘫痪症的幻觉里”时,便顿时显得“两眼有神”,甚至发出了“打.......!的欢呼。一次讹传的胜利,竟使连医生也束手无策的病人“死”而复生,转危为安,意味着老上校在沉痛的失望之余看到了希望,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老上校生命的机器又开始重新运转了。
善于选材 角度新巧
善于谋篇 情节跌宕
题目别致 人称自然
若只看题目,或许真的会以为是写柏林之围。其实柏林之围是虚,巴黎之围是实。题目是作品的眼睛。作者以此为题,意在以虚衬实,虚中见实,较之题为巴黎之围,可说是高出一筹,更为醒目。同时,这一题目也与小说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扣得更为紧密。而小说中第一人称的运用,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由于讲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所述是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因此能使读者与作品中的主人公沟通感情,从而大大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感。题目和人称虽属小说中的两个具体问题,但由此也可见作者长于构思之一斑。
人物塑造 个性鲜明
语言生动 平实自然
《柏林之围》曾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还曾被法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选作中小学语文教材。
当代作家王安忆《雅致的结构》:我曾经在一篇谈短篇小说的文章里批评过阿尔封斯·都德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以小见大”的取巧的短篇小说观念,它是我们所主张的“截取横断面”、“以一斑窥全豹”的典范。出于反抗的彻底,便不用最完美的典型来作靶子。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给中国孩子的100部世界经典名著》:虽然作品只是具体描写了重病在身的儒弗上校临终之前的几次波折,但是儒弗上校的生命与战争的胜败、祖国的命运等紧紧相连,这种巧妙的安排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爱国主题,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首先,小说安排了一虚一实两条线索。实写儒弗上校,虚写战争的胜负、祖国的命运。以实带虚,由点及面,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结成一体,使读者对具体人物的关注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其次,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使情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在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老人的爱国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年),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学里任监学。17岁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成名,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流露了深深的乡土之恋。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长篇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