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3 14:39
四门塔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建成,已有1400多年历史。
1972年,文物部门在对四门塔塔身进行大规模翻修时,发现塔顶内有“大业七年造”(611年)的刻字,确定塔的始建年代为隋代。
1972年,国家文物局对四门塔进行加固和维修。
2011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批准《四门塔、唐代台基等建筑维修保护方案》,这标志着四门塔在建成1400周年之际将再次进行大修。同时,《四门塔保护规划》立项申请也被批准。这也是自1973年以来,四门塔首次进行大规模修缮。
四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
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砌成,质地坚硬,1000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是一个方形单层单檐亭阁式石塔古建筑。塔身每边宽7.38米,通高15.04米,壁厚0.8米。其东、南、西、北四面各辟有一半圆形的拱门。
四门塔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正中置覆钵和五重相轮及宝珠组成的塔刹,也全是石刻。檐下的内凹和屋面的优美凹曲给方正刚劲的石塔增加了柔曲的意味;塔门甚小,正确地显示了塔的实际尺度;塔刹形象丰富,全塔呈现简洁而质朴的风格。
四门塔塔墙全部用雕刻有浅席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外檐用石块叠涩出5层,其挑出之石层落有增大。塔顶是用23行的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了4角攒尖的锥尖屋顶,上置石刻塔刹。其顶中下面是一个须弥座(又称之露盘),须弥座四周置山华、蕉叶形的石座,正中安放着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塔内室顶部是用16根三角形的石梁搭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三角形石梁上置有石拱板,以构成塔室,支撑上层的屋顶。
四门塔塔心柱四面台上有后人移置的四尊佛像。四个佛像各有自己的名号:西边叫无量寿佛;南边叫保生佛,东边叫阿閦佛,北边叫微妙声佛。塔檐部挑出叠涩五层,塔顶为23层石板叠筑而成的四角攒尖正方锥形顶,上置方形须弥座,四角置山华蕉叶饰,中央安置一座雕刻精巧的石相轮。
四门塔四门各有一尊佛像,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四佛各有名号,西边佛像叫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南边一尊称欢喜世界宝生佛,东边一尊为阿閦佛,北边的是莲花庄严世界微妙声佛。
四门塔塔室中各佛像面门盘膝而坐。雕佛皆螺髻、端庄、自然,其形体南北两面大致相同,面相呈长圆形,面貌清癯,著袒右肩袈裟,衣带作小结,两眉中央有白亳相,只是南面保生佛双手分置于两膝。北面微妙声佛一手扶膝,一手扬起,似正在讲经说法;东西二面佛像形体也大致相同,面相均呈方圆形,是双手重叠于身腰中部的“禅定”佛像,只是东面的阿閦佛,袒右肩,外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衣带作小结下垂甩向左肘上;西面的无量寿佛,外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内著褒衣作小结。
四门塔内“阿閦佛”诞生于北魏时期,发营排列有序、横坚成行,额面扁平饱满,眉线漫弯修长,双眼微昧秀扬。鼻线平直挺峻,唇线清晰分明,嘴角上扬内敛、微露笑意,下巴圆润,两爬丰腴适度,耳垂低于嘴巴。
1973年,文物部门维修四门塔时,在塔心柱的内部上方,发现一舍利石函,石函内置彩绘铜函。舍利全部放在铜函之中,计有水晶珠四颗、黄琉璃珠七颗、绿琉璃珠九颗,珠子皆有一穿孔。微带绿色的胆形小瓶一个,小瓶已碎,其颈间套有骨环、银环、铜环和隋文帝“五铢”铜钱各一枚。
关于四门塔的建造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所建,有的认为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所建,1972年在对塔身进行大规模翻修时,发现塔顶内有“大业七年造”(611年)的刻字,确定塔的始建年代为隋代,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
20世纪20年代,四门塔的佛像已被收入在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一书中。据清朝道光年间出版的《济南金石志》记载:塔内有造像题记两则,一则是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另一则为唐景龙三年(709年)的尼姑无畏、妙法、观世音、阿弥陀佛等佛像,而这些佛像均已丢失。其中杨显叔题记于清朝末期被直隶总督端方窃走后流入日本国家,而今塔内的佛座上的杨显叔题记只是根据拓片复制而成。
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是一个方形单层石塔古建筑,为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亭阁式佛塔,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其造型简洁,有中国汉代建筑的道风。它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古代建筑建造特色都有着较高的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整个塔除塔刹部分略有装饰外,其它部分无明显的装饰,整个形体浑厚而朴实,古朴又简洁。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美术全集》载其筑法:“乃汉代制法之余波,此塔结构虽简单,却具有平衡之美,在石筑之单层塔中,可谓之无与伦比者。”
四门塔塔中佛像其雕刻技艺高超,笔法细腻传神、线条流畅、文脉清晰、富有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技艺,是中国珍贵的佛教艺术建筑佳作,佛教艺术珍品。
1961年3月4日,四门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四门塔文物保管所成立,负责文物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1973年,文物部门对四门塔进行“加固塔基、维修塔顶”等修缮工程。
1997年3月7日,四门塔东向珍贵的石雕“阿閦佛”佛头被盗,1999年9月,该案侦破,但佛头已流出境外。
2002年12月17日,由台湾圣严法师带领的25人的护送团护送“阿閦佛”佛头抵济。
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四门塔、唐代台基等建筑维修保护方案》,这标志着四门塔在建成1400周年之际将再次进行大修。同时,《四门塔保护规划》立项申请也被批准,这也是自1973年以来,四门塔首次进行大规模修缮。
2021年10月,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2021年12月,入选山东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四门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千米处。
全年 7:30-17:30
30元。
公交路线
1、无影山乘济南公交67路至四门塔站,票价三元。
2、青年桥乘坐济南公交K88路至终点站仲宫,转济南公交812路、济南公交815路至四门塔站。
3、柳埠大桥乘坐济南公交821路至四门塔站,票价一元。
自驾线路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切实保障游客的身体健康,自2022年3月31日(周四)起,四门塔风景区实行临时闭园,恢复开园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