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0 14:39
柿炭疽病是由柿盘长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柿上的一种病害。柿炭疽病是柿树生产上的毁灭性灾害,主要危害柿果实和嫩枝,造成果实腐烂,枝条枯死导致树体整株死亡,还能危害贮藏期柿果实。
柿炭疽病病原最初被鉴定为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1921 年,Maffei将在意大利帕维亚植物园柿叶部分离鉴定的病原菌鉴定为Colletotrichum.kaki,与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相比生物学特性略有差异。随后,Von Arx在系统研究炭疽菌的分类时,认为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和Colletotrichum.kaki是一样的,他们与胶胞炭疽菌(Gloeosporium gloeosporioides)均为同物异名,将柿炭疽病菌正式统一为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同时期胶胞炭疽菌也作为柿炭疽病病原菌被频繁应用。
柿炭疽病病原为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属子囊菌球壳菌目。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无色、直立,具1至数个隔膜,大小(15-30)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中央有一球状体, 大小(15-28.3)微米×(3.5-6)微米。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该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9℃左右,最高温度为35-36℃;如果在50℃以上,持续10分钟,该病菌不能存活。
新梢:当新梢受到危害时,最先出现黑色小圆斑,后扩大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略凹陷;病斑长1-2厘米,宽0.6-1.3厘米;病斑表面开裂,有纵裂纹,上面散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当空气湿度大时,从黑色小粒点内流出粉红色黏状物质;病斑下部木质部烂,病梢极易折断;当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因输导组织遭受破坏,病斑上部的枝条即干枯死亡。
果实:当果实受到危害时,在果面上最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深褐色或黑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略凹陷,病斑直径0.5-1厘米;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部会出现呈轮状排列的、灰色或黑色的小粒点;当空气湿度大时,病部涌出粉红色黏液状物质,病果不久便会软化、脱落、腐烂;一个病果上一般有1至多个病斑。
叶片:当叶片受到危害时,先从叶柄和叶脉处开始发黄,逐渐变成黑色;因受叶柄和叶脉的影响,病斑呈长条状或不规则形。
柿炭疽病在中国南北方均有发生,其中广西、陕西、浙江、山东、广东危害较重。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条病组织中越冬,也可在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翌年春末、初夏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多次进行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害新梢及幼果。病菌可以从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
病菌由伤口侵入时,潜育期3-6天,直接侵入时,潜育期6-10天。在中国北方地区,枝条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果实发病较晚,一般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发病至采收期。
柿炭疽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密切的联系。据观察,不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夏季多雨且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气温升高发病重。树势衰弱、抗病性差的幼苗发病重。管理粗放、冬季清园不彻底、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的林地内发病重;同时,因偏施氮肥导致苗木徒长,防治病虫害时用药不合理,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等,均会造成柿炭疽病的危害加重。
柿炭疽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树龄、生态环境、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