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20:35
同一放射性核素可以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因此形成不同化合物。为了描述同一放射性核素的各种化学形态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定义了放射化学纯度的概念,又称为标记率。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活度占总投入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放射性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和蛋白沉淀法等。
层析法在化学和生意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辨力强、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层析法一般可分为纸层析法、薄层析法和柱层析法。
(1)纸层析法:纸层析法是各种层析法当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支持体,以适当的溶剂作为流动相的分配层析法。纸层析按操作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单向法、双向法、圆形法以及上行法、下行法。
以单向上行法为例。首先将滤纸裁剪成20cm*2cm的条,然后将待分析样品用毛细血管吸取,并浸润与滤纸条距其一端约2cm的原点上。待浸润点干燥之后,将滤纸悬挂与层析缸中。悬挂时将滤纸的原点端浸入展开剂中,原点离展开剂液面的距离至少应为1cm。这是展开剂由于毛细管作用驱使而向上浸润,并带动原点上的样品组分向上运动。各组分在滤纸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达到了分离的目的。层析结束后,将滤纸取出,令其自然干燥,然后用特异性显色剂喷洒在滤纸上,则样品组分在不同位置将显示出色斑。再对滤纸进行分段放射性计数测定即可。
(2)薄层层析:薄层层析一般属于固相液相层析,其固定相用某些固体物质粉末加入一定量粘合剂均匀涂在玻璃片上制成,可分为分配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与纸层析相似,也包括点样、展开、显色、测定放射性分布等步骤。比纸层层析法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的优点,但操作麻烦。
沉淀法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某一化学形态能与一定的试剂形成沉淀而与其他化学形态相分离的方法。
例如,测定放射性碘标记的蛋白质的放射化学纯度,可以利用三氯醋酸把蛋白质沉淀下来而与游离的放射性碘分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碘化蛋白的浓度一般很低,因而应加入适量的载体蛋白,使碘化蛋白与载体蛋白共沉淀。另一方面,由于蛋白沉淀会对游离的放射性碘产生非特异性夹带和吸附,容器壁也会对放射性发生一定程度的吸附,因而在沉淀之前还应加入一定量的非放射性碘。由于溶液中非放射性游离碘的浓度比放射性游离碘大得多,就能有效减少蛋白沉淀和容器壁对游离放射性碘的非特异性结合,增加分离效果,非放射性碘在这里起了反载体作用。沉淀经离心分离后,先测定其总放射性计数率,吸弃上清液后再测定沉淀的放射性计数率,即可计算出碘化蛋白的放射性化学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