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鸮

更新时间:2023-04-13 16:13

栗鸮(学名:Phodilus badius):是鸟纲、草鸮科的猫头鹰。体长约29厘米,体重311-360克。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红褐色鸮。其心形脸庞及时而竖起的“耳朵”与仓鸮甚似。上体红褐而具黑白点斑,下体皮黄偏粉具黑点,脸近粉色。虹膜深褐色,嘴乳黄色,脚黄褐色,爪黄色,中爪内缘具栉状突。

形态特征

栗鸮,额、面盘、颏和喉浅葡萄红色,眼先和内侧眼缘深栗色。颈侧至胸围以一道白色而杂有褐色和栗色的项翎,后头及后颈深栗色。上背、肩和翅上内侧覆羽棕黄色而具栗色羽缘和近端黑色斑点;下背浅栗色,亦杂有黑色斑点。两翅大都棕栗色而具黑色横斑,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翈和小覆羽均缘以白色,第二枚初级飞羽近端处缀有3个白点,尾浅栗色,亦具多道黑色横斑。下体和覆腿羽葡萄红色。亦缀黑色斑点。上胸沾橙黄色,下腹中部及肛周羽色较浅。几近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浅棕色或栗色,近翼缘处有一栗色斑块。

虹膜深褐色,嘴乳黄色,脚黄褐色,爪黄色,中爪内缘具栉状突。

大小量度:体重♂351-360克,♀311克;体长♂288-295毫米,♀287毫米;嘴峰♂33毫米,♀32毫米;翅♂216-218毫米,♀224毫米;尾♂93毫米,♀96毫米;跗蹠♂45-48毫米,♀5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栗鸮属于留鸟,栖息于山地茂密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次生林中。特别是东南亚大陆1800米以下的山麓,亚山地森林和山地森林。 在爪哇,首选的栖息地是海拔200-1000米的山麓和1000-1500米的亚山地森林,但森林的破坏迫使这种栗鸮从山地和中部地区迁移到山地森林。 记录的最高海拔是2300米。也生活在耕地和耕地附近的果树林中的农田和稻田之间叶片密集的林中。

生活习性

栗鸮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2-3只的小群。是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或树洞里,或栖息在棕榈叶遮蔽的树枝上,或栖息在厚厚的水平藤条弯下,通常离森林地面不超过2米。白日坐姿平展,如黑顶蟆口鸱,栖息时不警觉,很容易接近。夜行性,主要在晚上、黄昏和黎明前活动。

声音像一首典型的歌曲,是一系列4-7音节或更大声,忧郁的口哨声,每秒约2音符,可持续2-8秒。开始响亮,后面的音符略微上升。这些短鸣经常重复多次,有时逐渐按降低音调进行。当栗鸮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时,这些口哨声有时会与一系列不同且较短的哨声交替出现,kleet-kleet-kleet或kleek-kleek-kleek。 倾向于在傍晚开始鸣叫。在繁殖季节可能声音很大,特别是在午夜之后。

以小型啮齿动物(如老鼠大鼠)、蝙蝠、鸟类、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虫(如甲虫和蚱蜢)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它们在栖息地捕猎,飞过茂密的森林树冠下的幼树,进行杀戮。 这都是通过它们相对短而圆的翅膀实现的。 一般倾向于在水源地附近捕猎。

分布范围

原产地: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

可能灭绝:菲律宾。区域灭绝:新加坡。游荡:尼泊尔。

繁殖方式

栗鸮的繁殖期因分布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尼泊尔和锡金周边的繁殖季节是3-5月,在爪哇是3-7月。巢穴位于树洞、腐烂的树干或树桩及洞穴中,也有在爪哇岛上的棕榈树叶层里筑巢的,也有报道使用人工巢箱。每窝产3-5枚卵,卵白色,光滑无斑,卵为椭圆形,大小为33-37毫米×28-31毫米,间隔约2天。 孵化从第一个卵开始,由雌鸟单独孵化,而雄鸟则给雌鸟带来食物。孵化和成熟期未知。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