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人际关系

更新时间:2024-09-14 16:43

大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实现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包括体现亲密关系的友谊以及青年学生向往的爱情,对大学生心理、道德、思想观念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交往特点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变化改革的时代。社会变革不仅使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校园人际交往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人际交往需求迫切。他们力图通过交往去拓宽视野,获得同伴的认可、接受、尊敬、信任,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第二,交往对象以同龄人为主。众多的交往机会、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学习任务,使得大学生的交往对象更多地选择同寝室、同班、同乡等相似背景的同学。第三,大学生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情感性多。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注重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对交往中的直接功利性动机一般不肯轻易苟同。第四,大学生对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强烈,大学生活又提供了异性交往的许多机会,因此,异性交往的愿望常常会变成交往的具体行为。

交往能力

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人身上仿佛有一种魔力,周围的人都乐于聚在其身边,这类人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结识许多人。这类人一般都有如下特点:

1.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人都具有良性的自我意象和自我认识。

2.能够主动而热情地待人。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

3.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自我尊严得以维护,自我价值得到承认,这是许多人最强烈的心理欲求。我们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在交往中应对自如。

4.人际交往中首先做一个好的听众。人际交往中的一个秘诀就是首先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这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对别人的一种关怀和爱的体现,也许还可以说:爱就是听别人说话。

选择良友

交朋友要选择挚友、诤友、密友做朋友。

1.挚友。即恳切、真诚,以感情和原则为重的知心朋友。只有在知心挚友面前,才能够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疑虑、忧愁、恐惧、快乐、希望等等。可以说,没有一种药物能代替知心挚友来疏通心灵的郁闷。因此所谓挚友,即恳切、诚恳,以感情和原则为重的真心朋友。

2.诤友。诤,直言规谏。即在朋友之间敢于直陈人过,积极开展批评的人。交诤友是真确地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诤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你脸上的尘土和污点。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诤友、交诤友,那对我们大家都会有很大益处。

3.密友。亲密无间,感情极好的朋友。密友和挚友一般不是用直言进劝的方法向朋友提出过失或错误行为,而是用同情、抚爱和鼓励去帮助朋友,他们之间无话不谈。

人际交往问题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部分人会因为自卑心理而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和障碍。有了自卑心理作祟,自己会极度不自信,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更不敢主动去与人交往,这样长久发展下去,人际交往障碍也会越来越严重。

2

嫉妒心理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的问题之一。嫉妒的人往往会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好,每每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就采取恶言相向的行动,这样不仅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更会让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

孤僻的人由于性格使然,不爱和别人相处打交道。可是,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将自己封闭起来只会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不利。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孤僻性格的人经常独来独往,根本没将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这样下去,人际关系自然也不能处理好。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什么?以上几个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

交往大忌

一是嫉妒。朋友之间相处最忌讳的问题之一就是嫉妒。对才华、能力、特长、荣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朋友是又羡慕又嫉妒。坦白的说,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承认,嫉妒这种病态心理想象,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它。一个人的嫉妒心理,把它变成一种争当强者的推动力,也会激发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二是不信任。交友需要信任,就犹如人需要空气和水一样。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人与人之间是否融洽,全看有没有信任感。如果不信任朋友,也就难于诚恳待人。

适应

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进行检查。而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一旦到了大学的高年级,一个月也难得见到老师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做自己的老师了。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师生新的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选课,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并且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计划并与教师共同探讨。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在给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同宿舍的人爱彻夜卧谈,影响了大家的休息。直接提意见制止他们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听听英语磁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困惑及心理调适

1.来询者基本情况  女,在校高中生。来时,精神萎靡不振,衣着不讲究,脚步沉重,心事很重的样子。 自述与宿舍同学关系不好,与班级里的同学相处亦不融洽,没有知心朋友,心理的烦恼无处倾诉。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却又因为有这种想法而自责,非常苦恼。 2.主诉来询者是刚从农村考入高中的学生,她在初中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 继续读书,她非常高兴,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现实的学习生活使她总感到处处不如意,与同班、同寝室的的同学相处不好,失去了原来教师的关爱、父母的呵护,无所适从,她遇到了人生以来的最大的问题不会与人相处,这使她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她很想找一位能说知心话的知心朋友,可她又觉得这样会被同学看不起。来询者感觉在这个群体里自己像是路边的小草,无人理睬,无依无靠,感到非常的孤独、压抑。她期待被重视,对于别人无视自己的存在感觉悲哀。在班级里或在寝室里每次的提议被同学否决,感到被人轻视,满腔的热情被湮灭。平时,她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内心非常渴望与人交流。在寝室里她说话,无人答理,这让她更感到孤独、委屈。她怀疑所有同学看她的眼光带有蔑视性,觉得没人把她这个农村学生放在眼里,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非常自卑,意志消沉。 3.分析与诊断 来询者存在的问题是典型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是学生主要的情感障碍。  众所周知,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无不带有感情色彩。情感为人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主观上的内心体验,不管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往,彼此总是出于自己的某种愿望或需要,并在不断地寻求这种愿望与需要的满足。如果这种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交往双方便会均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有益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增进身心健康。反之,如果事与愿违,交往不如意,就会产生否定性情感(自卑感、不信任感、嫉妒感,甚至报复心理等),从而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学专家把这种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之为“人际情感”,一般情况下,这种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不象情绪那样短暂易变,相反,一经产生或形成便具有了稳定、持久、丰富而微妙的特征。所以,人际情感直接影响和反映着人际关系亲近的程度,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的交流。 4.对来放者的建议人际交往要善于把握好界限,掌握分寸。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分寸:第一,骄而不傲,“骄”可以使人振奋精神,意志力增强,敢于迎接困难,“傲”却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言行放纵;第二,谦而不虚,实事求是,“谦以受益”显示真正自我的同时,不以才压人,不恃才欺人,不夸夸其谈,故弄玄虚;第三,争而不斗,争中求谋合,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  人际交往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微笑就好象交往空间内的小花,带来阵阵清香,送上片片暖意。真诚的,健康的,愉快的微笑能增进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气氛。微笑是自信的象征。她如阳光,可以驱散阴云,使人胸襟开阔;如春风,可以吹去寒意,带来温暖。微笑是礼貌的表示,一个懂礼貌的人,能与人融洽相处的人,总是将微笑当做礼物,使人们感到亲切、愉快。微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真诚的微笑,使美好的情操,愉快的理想,温暖的诚意和善良的心地,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发出真诚微笑的人对别人尊重、同情,体谅并乐意帮助别人,善于微笑的人通常是快乐且具有安全感的,也常能使人感到愉快,是成熟人格的表现。  人际交往有共同的空间,也有各自的空间。交往中要给对方以空间。允许对方在心理上保留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人心与人心之间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就像橡树和松柏不能在彼此的树阴中生长,因为它们都需要阳光的照耀。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更不要对别人干涉过多,打听事过细。一旦你闯入他人的空间,不安全感会使别人感到厌烦,甚至产生敌意,从而破坏了彼此良好的关系。 人际交往心理学指出:良好的人际情感一般是在人的交往需要顺利的得到满足时产生和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内心体验就。在人际交往中主要涵盖五种情感类型。  一是人际交往中的自信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和主观体验。这往往是在某次或历次人际交往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同时,这种自信感体验可以激励人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去与人交往。例如,相信自己能与曾反对过自己的人交朋友。  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信任感。表现为在叫完个中彼此评价一致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在多次交往中,双方获得某些需要的满足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相互信任感的形成也增进了交往双方更深一步的联系与交往。例如,相信朋友不会冤枉自己。  三是人际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感。这是一种较高级的,稳定的人际情感。主要表现为交往双方能够在思想、言行、情绪与情感多方面的彼此理解与同情。例如,有的朋友能善解人意,不仅自己能理解和原谅别人“小脾气”和莫名其妙的急噪,发火,还能有效地协调紧张气氛,促使其他人也去将心比心。这种良好的心理换位完全来自于这种高层次的人际情感。  四是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忠诚感。表现为交往双方通过以诚相待而产生的满意的情感体验。例如,对自己的朋友或与自己有交往关系的人从不说假话,从不虚情假意,而是实实在在,诚心诚意地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样你一定能赢得好知己和好心情。五是人际交往中的自尊感和相互尊重感。一般指交往双方各自或彼此间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后的良好体验。例如,每个人都想得到其他人的尊重,更想维护自尊,有个最有效的“诀窍”就是:先去尊重他人。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尊重,与才能满足自尊就。不信,你就试试看。  良好的人际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在关键的考试活动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直接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克服感情用事及各种不良的处世态度,发展与同学及朋友的友谊。 5.小结  来询者不善于与人交流,多愁善感导致了她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 苦恼。这是一种消极的人际情感体验和不良的心理品质,对她的正常人际交往和自身能力的发挥及心理潜能的发展极为不利。对于这种状况的调节有这样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是调动心理潜能的“心理补偿法”。即在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时,如果自己的确有很多方面不及别人,那么,你一定要想到你肯定至少有一点比他人强,这就足以让你肯定地说:“我能行,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好。”  二是积极自我暗示法。即要看重你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和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例如,无论你是学习委员还是课代表,你所做的工作都是自身价值的体现,都是为班集体做贡献。有的人总认为别人干的工作很重要,被人们看重,而自己做的工作就不受重视,不那么重要,实际上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试想一下,如果你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所作所为,又如何让别人看重呢?  三是自我“否认”的心理自卫法。即对你不愉快或痛苦烦恼的现实加以否定。例如,虽然你与某人发生了矛盾或争吵,但为了躲避内心的痛苦,仍迫使自己认为没有这么回事,还是忘记它吧;如果听到别人在议论甚至诽谤自己,最好捂住耳朵回避一下,告戒自己:“我什么也没听见。谁人背后无人说,何况我呢?”  总之,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重视和保护,而这必须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实现。孤独,隔离感是很多人情感障碍的核心,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事物的消极认识,克服或改善不良的心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可以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相互关心和帮助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健康的人应该乐意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群体中受欢迎并有自己的朋友,能够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交往中即能悦纳他人,有能悦纳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与他人快乐地共处,从而使自己身心愉悦。

处理

有人群的地方,就免不了要处理人际关系。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每天打交道的人群之中既有同文同种的但来自中国各地的同胞,也有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去甚远的当地或异国人士。来自中国各地的同学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与之交往相对容易一些,而与洋人老师、同学交往,学问还是很多的。

传统的中国教育讲究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从小学生们就被教育对老师要尊敬,称呼老师一般是老师的姓加上“老师”或“教授”,如“张老师”、“李教授”。很多刚出国的留学生,对如何称呼大学里的老师有些困惑,有些留学生直接套用国内的方法“TeacherSmith”“ProfessorSmith”地来与老师打招呼。其实,在西方大学校园,称呼老师采取比较尊敬一些的方法是Mr.(男)或Ms.(女)+姓,如称呼FrankSmith为“Mr.Smith”,JaneWhite为“Ms.White”。然而,更多时候学生大都是干脆直呼老师其名的,如Frank或Jane。

一般来讲,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他们的外国同学要害羞的多,课堂之上即便有些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提出问题。其实,在西方学校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授,提出自己的问题。将问题搞懂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因此,中国学生最好要胆大一些。最好不要在课后围着教师问这问那,尽量课上问题课上提问,你的同学也会从教师的解答中受益。一般情况下,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询问学生“Arethereanyquestions?”,此时你尽可鼓足勇气大胆提问。当然,在提问前要先举手示意,得到许可后再提出问题。

西方大学向学生公布的任课教授(师)们的officehours,实际上是专门用于解答学生课业问题的时间,一般为每周固定的某一时间段(大多为两个小时)。在规定的officehours,学生一般不需要事先与教授预约,可直接前往。如果想在其他时间请教问题,那就必须要提前通过电话或email与教授预约商定。

在西方的大学里,groupassignment或project(小组作业,要求几名学生一起完成一个作业或项目)是一种常见的教师考核学生课业的形式。显然,要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同学间的密切合作非常关键,而这也正是这种考核方式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有分工,有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是groupassignment或project成功的不二法则。

每逢周末、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洋人学生非常喜欢举办party(聚会)。如被邀请参加,千万不要两手空空就前往赴会。如果party是在酒吧或餐馆举办,那么party的费用会大家均摊的,或者采用AA制(即自己支付自己所要的食物及酒水的费用),所以最好别忘记带上钱包。如party是在个人家里或野外举办,记得一定要自带一些食品及酒水饮料,询问清楚组织者合适的到达时间。举办party一般是为同学间提供一个相互交谈增进友谊的机会,所以参加party,一般不必着装讲究,休闲随意为好。

在与洋人同学交往时,还要注意千万不要试图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理由劝说或者介入个人私事,要尊重其个人隐私。

概论

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概论

“和谐”二字古已有之,“和”与“谐”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它们的含义有很大的相似点。“和,相应也”(《说文》);“谐,和也”(《尔雅》)。“和”本身就有相安协调的意思;“谐”则是配合得当的意思。所以,“和谐”就是指事物的多个组成部分处于相安协调、配合得当的状态。中国自古就强调和谐,可以说,“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神轴心。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有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6页)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的本质规定了人必须以社会的方式而存在,个体是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的,人必须组成一定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里人与人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其中还有人际关系的存在。故,我们有必要了解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涵义。

社会关系在社会学里既指社会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各种联系及关系,又指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及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及关系(肖宁灿:《社会学引论——原理及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人际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特指人通过人际交往而形成的,具有情感性和隐蔽性特点的个人之间的纯私人关系(肖宁灿:《社会学引论——原理及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从以上定义来看,我认为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狭义的社会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人也是构成社会的主体。事实上,学校也是一个大社会,是校外社会在校内的缩影或影子社会。所以,我认为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在校园这个大社会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所形成的联系及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涵义,即校园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关系应该处于相安协调、配合得当的状态,并以和谐为价值目标。

在明确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定义之后,我们还应该明白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实质究竟包含哪些成分。如前所述,校园人际关系就是一种校园社会关系,是一种狭义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校园社会关系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合作关系。学校各个机关、部门和学院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为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为了完成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本质使命,老师之间必须合作;学生和老师之间为了完成受教育和教育的任务,必须合作;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之间也必须合作。这样班级、宿舍以及学院和学校才能协调发展,有机运行。

(2)竞争关系。为了更好地积聚学校员工的力量,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建设工作中,学校和学院会采取一系列带有竞争性之的措施,使得学校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院系之间产生竞争关系。同时,学校和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也会存在竞争关系。

(3)业缘关系。这类社会关系是由工作、业务的原因而产生和引起的。这里的工作主要是指与学校和学院以及学生培养相关的一些工作;业务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学院和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等。这类业缘关系存在还是很普遍的。比如:师生关系、上下级领导关系、同学关系等。

(4)地缘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指学生自发地按照居住地或者生活地划分的。比如,每年开学或者“十一”“、五一”等节日,学校关于老乡会、校友会等海报最多,活动也最多。

(5)志缘或趣缘关系。这类关系主要是指学生或教师以及其它人员之间,只要大家有共同的志向、信仰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就可以产生一些关系。比如党团组织内部的同志关系、学生之间的棋友关系或者歌友关系等等。

总的说来,校园社会关系主要是学生、教师、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因为学习、工作、生活等产生的关系以及联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功能和育人功能,排除和避免学校成员之间和学生个体内心的冲突和对抗心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均衡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科学认识重要性

科学认识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这进一步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一个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发挥高校培养人和发展精神文明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和良好环境,不仅可以使教师心情愉悦,增强群体凝聚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校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机关和部门以及其他人员是后勤保障。培养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学生个人、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同时也是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主要培养者和最终获益者。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社会要求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做到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必须首先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因此,学生在努力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必然会自觉处理好学习和其他素质的关系,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会注意对自己非智力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使自己首先做到和谐地全面地发展,做到自我和谐。

(2)对于学校来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培养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培养和发展创新,有利于学校的和谐良性发展。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同时也是和谐校园的主要建设者。只要大学生首先实现了自我和谐发展,在学校和相关组织的组织和领导下,学生们一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同时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和谐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和谐社团、和谐宿舍以及和谐学院和和谐机关部门一定可以培养和造就出来,从而和谐校园的培养目标也就实现了。所以,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和谐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提携的关系。

(3)对于社会来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培养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未来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同时学校也是宣传和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机构。因此,和谐社会的理念经过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输入,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就一定能顺利培养,从而,学生自我和谐发展,校园和谐发展,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和谐发展的理念,而且具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才干,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谐校园文化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综上所述,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呢?

构建和谐关系

积极采取科学措施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周泽雄:《性格词典:我们时代的心灵与道德》,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这句话充分说明,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促进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放松,为培养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奠定思想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实践成功的优良传统,是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或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阵地。面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紧迫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更新,手段必须不断创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仅仅针对学生,还应该针对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组织学生、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一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经典论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强化对教师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其觉悟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使教师具有共同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人际关系的思想性质发生积极变化。将和谐理念和理论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学校既然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就具备社会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学校曾经是莘莘学子心中的象牙塔,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理想天堂,但是随着校外的大社会的不断进化,学校不再单纯,其复杂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带来了一些障碍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力避其消极作用。

2.学校和学院应该加强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为学生和谐发展提供优质平台

学生对学校和学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欢迎、学生对学校后勤服务的不满意义以及学校和学院对学生的不成熟感到恼火、对学生的不理智和难以教育等反应,进一步说明了学校学院应该加强和学生双向交流,增进了解的必要性。作为学校和学院这一办学主体来说,应该广开渠道,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关心学生,给学生一种真正的家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学校和老师值得信任,值得依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增强对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学校和学院在向学生宣传和灌输办学理念的同时,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应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内化的形式进行,毕竟学生还是想了解自己学校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应该注意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如何从关心自我发展向主动关心集体、社会发展的转型,这一点尤为重要和关键。学生是通过先了解学校进而了解社会的,所以,学校在向学生推销自己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如何与社会接轨,做到既让学生对学校和社会有全面的积极的了解和认识,又让学生产生积极投身学校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学生由于身心的原因,不可能独自了解校园和社会,他们会结成群体,也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在学生了解和认识学校和社会的同时,学校应该注意把握和培养学生自觉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3.改进学生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校园人际关系,不仅仅包含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包含学生和机关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学生工作理念中,学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以及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都坚持认为管理才能育人,把自身定位为绝对的管理者,学生就是应该接受自己的管理。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培养,实际上也不是特别困难的,只要校园的管理者和后勤服务人员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育人理念,积极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坚持服务育人的理念,做到服务第一,管理为辅,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提升自己的素质,主动和学生交流,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就指日可待了。一旦下定决心改进学生工作理念,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就必须努力学习,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生活结构。工作方法要对应,不能一刀切。了解学生的生活结构,能够对学生的培养和服务有的放矢,更有利于校园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

培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改进学生工作理念,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第一,作为学校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使得学生敬重你的素养和品格而非屈从你的官威。在工作中应该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看待,给学生以亲和力,让学生觉得机关的门不难进,机关的人不难处,乐于和机关的工作人员做朋友甚至谈心;生活中自觉奉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率先垂范,争做学生第二课堂的良师益友。实际上,只要学生对机关工作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因为这会得益于学生和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和谐人际关系。

第二,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应当加强自己的素养,和学生换位思考,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服务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工作。后勤服务人员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和学生接触和交往,按理说更应该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我们的服务跟不上学生的正常需要,我们对学生只有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任务安排,缺乏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意识,没有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冷暖,所以学生会疏远甚至排斥后勤服务人员。因此,后勤服务人员应该在如何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方面下功夫,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积极努力。

第三,作为学生本人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人适度交往的常识。所以,学生不应该轻视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应该鄙夷后勤服务人员,不能以为别人为你的做的就是天经地义的,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人。因此,培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需要学生、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一起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才能带动和谐校园文化的产生发展,才能促使和谐校园健康发展。

总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多方因素的共同配合才能成功。所以,培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需要校内外一切资源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