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内有丝分裂

更新时间:2022-08-04 10:02

核内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在正常的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体的形成,因此,细胞分裂未能进入后期和末期,没有细胞质的分裂,结果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形成了四倍体,即核内有丝分裂。

特性

核内有丝分裂指核膜不消失、也不形成纺锤体仅染色体直接在核内发生有丝分裂变化的现象。由L.Geit1er(1939)在一种半翅目昆虫(derris,Aquarius)的卵巢组织中发现并命名的。如发生一次这种核内有丝分裂,由于子染色体不进行后期变动,其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在肝组织、输精管和气管等上皮组织、脂肪细胞以及植物的根组织等分化了的组织中呈镶嵌分布的巨细胞,以及巨核中的4、6、8、16多倍性等高次多倍性核,都是由于反复进行这种分裂的结果。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双翅目昆虫的唾腺和马尔丕基氏管细胞中所见到的巨大多线染色体。这些既不是退化的变化,也不是病态的变化,而是一种分化的形式。

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六个时期:间期(interphase)、前期(prophase)、前中期(premetaphase)、有丝分裂过程分布中期(metaphase)、后期(anaphase)和末期(telophase)。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主要进行DNA复制等准备工作。

通过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精确复制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并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使子细胞含有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从上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有丝分裂完成之间的一段间隙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间期是DNA合成和细胞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的时期,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DNA合成情况,又可将间期划分成:G1期——此时没有DNA复制,但有RNA和蛋白质合成。S期——此时细胞内进行DNA合成,将DNA总量增加一倍。G2期——此时细胞里含有两套完整的二倍体染色体,不再进行DNA合成。M期(分裂期)——此时染色体真正开始分裂。

在间期结束时,DNA以染色质的状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运作正常。

: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高等植物的纺锤体直接从细胞两极发出,高等动物及某些低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而行成的)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细胞核分解,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

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每一条向不同方向的细胞两极移动。

注意:生物种类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例如,黑腹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人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洋葱的细胞内有8对共16条染色体,水稻有12对共24条染色体。

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

意义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