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朽病

更新时间:2022-01-01 20:24

此病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被害根的皮层内及皮层与木质部之间长出一层白色至淡黄色、呈扇形扩展的菌丝层,该菌丝层在黑暗处能显出蓝绿色的荧光。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病树根颈周围的土面上,常常长出成丛的、蜜黄色的蘑菇,为该病菌的子实体。苹果根朽病可为害苹果、梨、桃、杏、山楂、杨柳、榆树等多种树木。

分布与危害

从树龄上看,一般幼树很少发病,而成年株特别是老树较易受害。

症状

苹果假蜜环菌和蜜环菌根朽病,地上部均表现为树势衰弱。病树地上部分表现为局部枝条或全株叶片变小变薄,同时从下而上逐渐黄化,甚至脱落;新梢变短但结果却多,果实小且味差。根部发病可从小根、大根或根颈部与病根接触处或有伤口处开始,然后迅速向根颈部蔓延。病害主要在根颈部为害,发展很快,可沿主干和主根上下扩展,同时往往造成环割现象,致使病株枯死。

假蜜环菌根朽病主要为害根颈部呈环割状,病部水渍状,紫褐色,有的溢有褐色液体,该菌能分泌果胶酶、致皮层细胞果胶质分解,使皮层形成多层薄片状扇形菌丝层,并散发出蘑茹气味,有时可见蜜黄色子实体

蜜环菌根朽病的特征是树体基部现黑褐色或黑色根状菌索或蜜环状物,病根树皮内生出白色或浅黄色菌丝,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出现白色扇形菌丛团。我国以假蜜环菌根朽病较为常见。

病原

担子菌亚门真菌。病部在7—8月多雨季节往往长有簇生的子实体(即蘑菇)。病部现扇状菌丝层,白色,初具荧光现象,老熟后变为黄褐或棕褐色,菌丝层上长出多个子实体。菌盖初为扁球形,后变平展,浅黄色。直径2.6~8厘米,菌柄长4~9厘米。直径0.3~1.1厘米,浅杏黄色,具毛状鳞片,担孢子近球状,单胞、光滑、无色,大小7.3~11.8×3.6~5.8微米。

蜜环菌根朽病病原为Armillariella mellea(Vahl ex Fr.)Karst.称小蜜环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可寄生在针叶树、阔叶树的基部,如苹果、梨、草莓、马铃薯等作物上,引致根腐。小蜜环菌菌丛团及子实体丛生,菌盖宽4~14厘米,浅土黄色,边缘具条纹。菌柄长6~13厘米,粗6~18毫米,土黄色,基部略膨大。白色菌环生于柄上部。松软、菌褶近白色直生或延生。担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厌上7~11×5~7.5微米。

发生规律

根朽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及菌索在病株根部或残留在土壤中的根上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病原分泌胶质粘附后,再产生小分枝直接侵入根中,也可从根部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从病菌子实体上产生的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到树木残根上后,遇有适宜条件,担孢子萌发,长出的菌丝体侵入根部,然后长出根状菌索,当菌索尖端与健根接触时,便产出分支侵入根部。

小蜜环菌主要通过根状菌索或菌传播,当小蜜环菌吸附到寄主根上以后,通过酶解或压力侵入。在采伐不久的林地,或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易发病。由于败育假蜜环菌和小蜜环菌寄生性弱,可在残根上长期存活,引致新果园发病,生产上老苹果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做好果树的修剪和整枝,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草。

2、在早春、夏末、秋季及果树休眠期,在树干基部挖3~5条辐射状沟,然后浇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均有较高防效。

3、发现染病后,及时清除病根。对整条腐烂根,须从根基砍除,并细心刮除病部,直至将病根挖除。再用1~2%硫酸铜溶液消毒,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配成1:50的药土,混匀后施于根部,用药量因树龄而异,10年左右的大树用药量为0.25公斤。

4、地下水位高的苹果园,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尤其雨后要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果园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树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