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拉彝族乡

更新时间:2023-01-06 02:20

格萨拉彝族乡,隶属于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地处川滇两省及盐边县盐源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东与盐边县箐河乡接壤,南与盐边县温泉彝族乡毗邻,西与云南省宁蒗县烂泥箐乡蝉战河乡和盐源县乌木乡相连,北与盐源县黄草镇毗邻。辖区总面积343.65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68年10月,设岩口乡。

1972年5月,乡改公社。

1983年5月,公社改乡。

2005年8月,与洼落乡合并为格萨拉彝族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辖大坪子、古德、韭菜坪、支六、大湾、茅坪子、坪原、后元、洼落、羊槽子、上村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格萨拉彝族乡下辖6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大坪子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格萨拉彝族乡地处川滇两省及盐边县盐源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东与盐边县箐河乡接壤,南与盐边县温泉彝族乡毗邻,西与云南省宁蒗县烂泥箐乡蝉战河乡和盐源县乌木乡相连,北与盐源县黄草镇毗邻。辖区总面积343.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格萨拉彝族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最高点位于哨所,海拔3400米;最低点位于岔河桥,海拔1500米。

气候

格萨拉彝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冷夏凉。多年平均气温14度,1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低气温0度(2011年1月);7月平均气温20度,极端最高气温28度(2008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度。生长期年平均206天,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长220天,最短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70小时,年总辐射117.3千卡/平方厘米。0度以上持续275天(一般为3月1日至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000毫米(200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00毫米(2011年)。

水文

格萨拉彝族乡境内有支六河、响水河、透底河上游茅坪子河段及三发沟河,河道长46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87.6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格萨拉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三遇,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09年9月27日,降雹时间约20分钟,受灾面积达333公顷。大旱、大涝年各3年一遇。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8年9月5日,造成2400亩玉米受灾,减产50吨。霜冻每3年一次,最严重的一次霜冻灾害发生在2009年4月28日,造成1500亩养麦苗受灾,减产100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自然资源

格萨拉彝族乡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重金石、铜、石棉等。有野生动物2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野猪、野鸡、猴等。有野生植物2种,为云杉红豆杉;境内有耕地面积4.6万亩,林地面积2.6万亩;截至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累计造林1.5万亩,其中防护林1.3万亩,经济林0.2万亩,竹林1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1万株。

人口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辖区总人口12554人。另有流动人口120人。总人口中,男性6331人,占50.4%;女性6223人,占49.6%;14岁以下2763人,占22%;15~64岁7532人,占60%;65岁以上2259人,占18%。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11154人,占88.8%;纳西族911人,占7.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人。

截至2017年末,格萨拉彝族乡常住人口7925人。

截至2018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户籍人口1282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财税收入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4%;格萨拉彝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

截至2018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农业总产值76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30%。

格萨拉彝族乡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养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589吨,其中玉米1200吨,马铃薯2900吨,养麦17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干果。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0.7万担;核桃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92吨;青花椒种植面积500亩,产量15吨。

格萨拉彝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1万头,年末存栏2.7万头;牛饲养量0.9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2.9万只,年末存栏2.9万只;家禽饲养量6.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700吨,其中猪肉1700吨,牛肉430吨,羊肉429吨;禽蛋123吨。

工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工业总产值6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42%。

商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2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有乡村公路10条,总长254千米。农村客运站1个,客运车2辆,客运总量1.46万人次。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宣传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2.4万余册;业余歌舞队伍成员30人。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学校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6%。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有线电视用户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4.3%。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21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8所,在校生958人,专任教师6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卫生院1个,村医疗站2个;病床20张,固定资产总值10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7527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人,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长8.3%;城市医疗救助4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86人次,共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6户,人数986人,支出82.8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8.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人。敬老院1家,床位36张,收养农村五保36人。年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297人,参保率为91%。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境内已开通移动网络和联通网络;固定电话用户67户,移动电话用户5000户。

历史文化

格萨拉彝族乡地名由“格萨拉”彝语意为“好玩好耍的人间天堂”,因此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