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恩杰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3

栾恩杰,1940年10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物经历

1940年10月25日,栾恩杰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原籍辽宁省沈阳市。

1960年,从齐齐哈尔铁路第一中学(现齐齐哈尔中学)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

1960年—196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从电机系转到控制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196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的栾恩杰,被分配到内蒙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担任技术员。

1970年—197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工程组组长。

1978年—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十七所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198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十七所副所长、所长。

1984年—198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

1988年—199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1993年—1998年,担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副局长。

1998年—200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航天局副主任、局长。

2002年—200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8月,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08年,担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栾恩杰参与组织、主持首型潜地战略导弹和首型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研制,提出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型谱化、系列化发展思路,适应了发展需求。参与组织、主持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提出深空探测“探、登、驻(住)”和“绕、落、回”的技术发展路线,开辟了深空探测新领域。在航天型号和工程研制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长期工程实践中,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并取得显著效果。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栾恩杰先后主编出版了《国防科技名词大典》,撰写出版学术专著《航天系统工程运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与科学报告。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栾恩杰先后获得1979年国家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2004年、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69年,栾恩杰与妻子王胜萍结婚。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妻子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去桂林父母家暂避。儿子曦曦一岁时发高烧,妻子抱着孩子去医院打针,由于连续过量注射庆大霉素等降烧药,导致孩子听力失聪,造成了终身残疾。

人物评价

栾恩杰为中国武器装备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栾恩杰是中国深空探测工程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还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是工程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为人正直,作风严谨务实,善于团结同志、带领队伍,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工程实践,为航天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人才。(何梁何利基金评)

人物影响

2015年2月10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102536号小行星命名为“栾恩杰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