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花

更新时间:2024-09-25 21:39

龙眼花,是无患子科植物。属于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中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台湾最盛,广东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形态特征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龙眼是亚热带果树,喜高温多湿,温度是影响其生长、结实的主要因素,一般年平均温度超过20℃的地方,均能使龙眼生长发育良好。耐旱、耐酸、耐瘠、忌浸,在红壤丘陵地、旱平地生长良好,栽培容易,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益大,群众喜种植。

分布

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广西南部、广东及云南亦见野生或者半野生于疏林中。中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台湾最盛,广西、广东次之。广西桂东、桂南、桂中等地均有栽培。

形成过程

龙眼花的形成经历芽体休眠、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和花器官形成几个阶段。进入冬季,随着温度降低,龙眼树停止营养生长,成熟枝条上的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在12月至翌年1月中旬进行花芽的生理分化,芽体的代谢方式由营养生长的代谢方式转化为生殖生长的代谢方式;接着,在1月中旬至2月底3月初进行花芽的形态分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花器官形成,4月上中旬至5月初开花。龙眼花芽形态分化的3个时期如下。

一、花序主轴分化期

龙眼花序原基在形态上明显开始分化的时间发生于1月中旬前后,此时,已经完成了生理分化的芽体主轴伸长,随着芽体主轴伸长,由下而上,在苞片的腋间陆续出现紫红色半球形突起,即所谓“出红点”,进而发育成似鱼卵粒大小的侧花序原基(俗称为鱼子期),而后逐渐发育成第一级侧花序梗,这个过程大约持续至3月上旬。经过这个过程,芽体的主轴就变成了花序主轴。 ,

二、多级侧花序快速分化期

从2月底3月初花序主轴长至10~12厘米时开始,花序主轴上的第一级侧花序梗像花序主轴上一阶段的分化过程一样分化产生出第二级、第三级侧花序原基和小花序原基,小花序原基有规律地三歧分叉排列。这个过程大约持续至3月中旬,接着进入花器官形成过程。

三、花器官形成期

三歧分叉排列的花原基由外向内顺序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至此花朵发育完成。由3朵花组成的小花序里,中间的1朵分化往往较两侧两朵早1个分化期,而且最早开放。

整个花序的形态分化始于1月中旬,3月中旬前后为花序分化的高峰期,从花序原基出现至小花原基出现历时1~1.5个月,4月上中旬开始开花。

栽培技术

1、培育方法:先用实生繁殖培育砧木苗,然后用嫁接繁殖。7-8月龙眼成熟时,选取适应性强,粗生易长,病虫害少的母树采种,种子容易丧失发芽力,采种后,立即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用点播或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播种,每1hm2播种种量750kg左右。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高度超过25cm时,进行摘顶,促进主干增粗,随时剪除基部分枝,保持主干离地面10-17cm光滑直立,利用嫁接的操作,经过1-2年培育的砧木苗可进行嫁接。春季嫁接4-6月,秋季嫁接以9-10月份较适宜。接穗应从经过鉴定的优良母树上选取。嫁接方法用芽片贴接法或舌接法。春、秋两季均可定植,多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栽植。定植行株距一般4m,每1hm2600株左右为宜。

2、田间管理:幼年树的管理应注重间作与覆盖、扩穴改土、及时施肥、合理整形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形,培养强壮的骨干枝。成年树则着重增施肥料、培土、耕作、排灌和修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