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4 20:21
桂枝附子汤(《普济方》卷三五三)、桂枝汤加附子方(《医门法律》卷二)。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调和营卫,扶阳固表。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本方是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
本方以恶风发热、四肢微急、汗漏不止、脉浮虚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表虚汗漏、体虚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阴冷症、寒疝、冠心病、鼻衄、崩漏等。
治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胸痹心痛.加瓜蒌、薤白;上肢痛重,加羌活、川芎、姜黄;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腰背疼痛,加杜仲、续断、桑寄生。
《干金》: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附方1 桂枝去芍药汤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
功用:解肌散邪,温通阳气
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
出处:《伤寒论》
附方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功用:温补阳气,解肌散邪
出处:《伤寒论》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均可治疗在外是太阳中风证,在内有阳气不足证。但桂枝去芍药汤主治内之胸中阳气不足,主要是胸阳受损,阳气失展,失达而郁于胸中,虽受损而未至虚;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内之胸中阳气不展并有虚弱一面,即胸阳郁中兼虚;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内之阳虚病机更为明显,不仅有阳虚,更有阴损,但病变主要矛盾方面在阳虚,可见三方之别:桂枝去芍药汤主内重在胸中阳气不足而郁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内重在胸中阳气不足而兼虚;桂枝加附子汤主内重在阳虚,次在阴损,此乃三方之别。
1、《医方考》:用桂枝汤,所以和在表之营卫;加附子,所以壮在表之元阳。与桂枝汤解在表之寒湿,加附子以温寒湿。
2、《伤寒来苏集》:用桂枝以补心阳,阳密则漏汗自止矣。坎中阳虚,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肾阳,阳归则小便自利矣。内外调和,则恶风自罢,而手足便利矣。
3、《古方选注》: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扬力薄,必籍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