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超万

更新时间:2024-07-15 10:31

桂超万(1784—1863),字丹盟,安徽贵池县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署阳湖知县。十六年补栾城知县,十七年回任,后升永定河同知、扬州府知府,累官至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著有《敦裕堂古文》四卷,《养浩斋诗稿》九卷,续稿五卷,《宦游纪略》六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

桂超万于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后任安徽颍上、湖北英山县教渝。英山县有些生童因对旧教规不满而罢考,他果断修改陈规,对生童晓之以理,生童们便高高兴兴参加了考试,生童们尊称他为“良师”、“知己”。

他于道光十三年考中进士,后分发到阳湖任知县。他在此做了二件比较有影响的事:一件是组建团练。他到任只四十天,便按朝廷要求组建了地方团练,并制订了简明、周密、切实可行的条规。二是处理了一件后被传为美谈的婚姻案件。当时,阳湖县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农家姑娘被一个大地主看上,强令她做自己弱智儿子的老婆。姑娘不愿,却与附近寺庙内一位也因婚姻失意而离家削发入寺的青年和尚相爱并私通。一天两人幽会,商量一同出走之事,被地主家奴抓个正着,捆绑送到县衙要求严惩。桂超万分别询问了男女双方,十分同情他们,想有意成全他们。于是,他当众将二人分别关押,并在监门贴好自己亲笔写的封条。到了午夜,他派心腹胥吏将和尚放出,换进一位与姑娘关系甚密的尼姑,仍将封条贴好。次日升堂审讯,跪在姑娘身边的尼姑大声喊冤,地主一家人惊得目瞪口呆。桂超万一拍惊堂木呵斥地主道:“男女都分不清,真是胡闹!”便提笔写下判词:“刁刀相像,瓜爪难分,戊戌多少一点,斋齐脚下清明。放人!”姑娘便与年轻和尚一道远走他乡,结为美满夫妻。桂超万这样做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在封建意识极浓的社会中,男女自由恋爱,特别是和尚恋爱,那是伤风败俗至极之事。桂超万能支持他们自由恋爱,还设计成全他们的姻缘,不但说明他有同情心,而且反映出他思想很解放开明。

这两件事被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知晓,很欣赏他,调他任丹阳知县。在此,他又为一贞妇雪冤:贞妇赵王氏被盗贼入室劫财劫色,赵王氏碍于名声,不敢声张。盗贼因赵王氏软弱好欺,后几次撬门入室奸污她。邻里发现此事,以为赵王氏与盗贼通奸,赵王氏含冤自杀。桂超万知道后,立即逮捕盗贼,经审讯,弄清了事实真相,他便严惩盗贼,为赵王氏恢复了名誉。

桂超万后任元和县(今苏州市的一部分)知县。有一福建木材商人控告某船户盗卖其由福建运往苏州的木材。他在查明木材客商与船户双方所呈交的“揽约交单”后,认为该客商实属诬控,便将其“责处押追”,即向败诉客商收取欠款,保护了运输者(船户)的利益。此事反映桂超万重视民间商业契约文书的法律效律,并据此作为判案的依据。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

桂超万后又任荆溪(今宜兴)知县(未到任),又调任河北栾城县知县。在栾城四年,做了许多有影响的事:一是抓捕盗贼。当时县内盗贼成患,百姓惶恐不安,他组织团练大力追捕,且不分地域,与邻县联手协同动作,在交界处攻破盗贼的老巢,盗贼横行之风便平息下来。二是疏浚河道,治理水患。他带领百姓挑浚境内汶河、金水河和护城河,兼修长堤,使水流畅通,境内不再发生水灾。又平整道路,改善交通。三是减轻民负。他限定绅户免役的土地不得超过三十亩,以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四是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他劝勉百姓种树木,养牲畜,打井、积粪,种植薯芋以备荒年。五是发展教育事业。他修复书院,设立义塾,教化乡民毋信邪教。时蝗灾严重,邪教徒借此造谣惑众,弄得人心惶惶。他以书院等为阵地,讲授经学,传授科学常识,使百姓抵御邪教,参加灭蝗,并使不少参加邪教之人改邪归正。六是续修县志。栾城县一百五十多年间未修志,他续修了县志。该志叙述详明,繁简得当,卷目齐备,记事中肯,为后人留下很珍贵的资料。

道光二十一年末,桂超万被调任万全(今河北怀安)知县,代理丰润(今河北丰润)知县。其时,英军进犯天津大沽一带,清政府宣布沿海戒严。桂超万积极训练乡勇,他将当地专打野鸭子的猎户组成团练,当英军登陆前来侵犯时,他组织团练进行伏击,打死打伤许多英军。清军主帅僧格林沁十分欣赏丰润团练,将其作为镇守海口的主力(后来太平天国李开芳、林凤祥率北伐军攻到天津附近时,天津知县谢子澄就是用桂超万的方法组织练勇,狙击太平军,使太平天国北伐军死伤惨重)。

桂超万被提拔为北运河务关同知,不久任江苏扬州知府。扬州风俗浮华奢靡,桂超万便以身作则,带头克勤克俭,劝导绅民力戒奢靡恶习。对衙蠹、胥吏、营兵、地痞流氓、讼师凡危害百姓的,都绳之以法。官司凡是告到府里的,他决不拖延,都是一审即结。百姓编歌颂扬他,歌中有“重见包公返扬州”等语。

道光二十五年,桂超万调任苏州知府。其时漕运积弊非常严重,大户拖欠钱粮,运粮差役收取贿赂,需索日渐增多,官府和百姓都不方便。他便提出减少帮费、平均赋户的意见,并明察暗访,惩处豪滑之徒,公示均收的规定,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将这些意见奏报江苏总督、巡抚,被全省推广,长期以来的积弊和不便有所减轻。对地方上屯田租户要求减租、漕运水手因漕粮改由海运而失去了生计等矛盾和问题,他都一一调查研究,商议解决办法,最后将矛盾和动乱都化解在萌芽状态。

桂超万因政绩突出,被提任为粮储道道台,后任福建汀龙漳道道台。他针对当地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作了一首《何苦来》歌,劝谕官民和衷共济,以勤补拙,以俭养廉,并化解了局部地区的械斗。

咸丰三年(1853),桂超万因病请求离职回乡。在此他办理团练,太平军经过池州时,多次遭受他所办团练的狙击。同治初年(1862),福建巡抚徐宗干上疏举荐桂超万,称他敦朴诚实,实心爱民,所任各职都不欺心、不枉法,皆有政绩,民口皆碑。于是桂超万年老时又被任命为代理福建粮储道道台,不久升任福建按察使。任上他锄豪雪冤,劾贪举廉,虽年迈体衰,常亲自审案至日晚。因过于劳累,第二年猝死在治所内,年八十岁。

光绪初年,大学士、闽浙总督左宗棠和福建巡抚徐宗干以桂超万洁已勤民,循声卓著,分别上奏疏给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请求国史馆将桂的生平事迹编入国史循吏传。左宗棠疏曰:“道光十七年,臣宗棠会试北上,道出栾城,偶游城市,见知县桂所示谕,劝民耕种,并示以种植木薯、棉芋之宜,以及备荒之策,甚为备。询之居民,皆言令之爱民出于至诚,其洁清自矢,为从前清官所未有,心窃异之。”慈禧、光绪准奏,桂超万的生平事迹被国史馆收录,后编入《清史·循吏传》。

个人作品

桂超万著有《惊裕堂文集》四卷、《养浩斋诗稿》十四卷、《宦游纪略》六卷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