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

更新时间:2024-10-03 10:16

桃花洞,又名三十里桃花洞,俗称向阳匣,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向阳后庄村,位于杏花村镇西30公里。该景区东起向阳匣谷峪口,西至与离石市接壤的黄栌岭底,全长15公里。

地理位置

向阳匣又名三十里桃花洞,位于杏花村镇西30公里。该景区东起向阳匣谷峪口,西至与离石市接壤的黄栌岭底,全长15公里。

洞内景观

洞内景致奇特,“目顾左右,如水涡,如浪叠,如虎蹲,如夏云奇峰,如老冰垂注,盖石乳凝结也”,“石室宏敞,土维摩数尊,或卧或倚,有石凳、石床。灶顶有圆窦如镜,摄受日光。”(见道光宝庆府志》),洞内有地下暗流。过去洞前多桃树,春天桃花盛开,瓣落水中,经洞内阴河,再由山后溪中流出,故称“桃洞流香”。清宝庆知府傅鸾祥有《桃花洞》诗:“策杖寻幽僻,孤亭落照悬,危峰来远岫,叠磴削寒烟,千岁胡麻绝,三春桃蕊鲜。空留名胜地,何处觅渔船?”桃花洞外有巨石伫立,根茎削瘦,略如蘑菰状烟云。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书“古云根”三字刻于其上,而得名“云根石”。麋登还写了古篆“洞阳仙境”“桃洞流香”两额刻于洞口。

名字由来

向阳匣为一条狭长的山谷,两侧石壁峻峭,危岩高耸,中间为-古驿道。因其地形封闭如“匣”状,古称“向阳匣”;每年三月上旬,山桃花在石壁上竞相开放,彤红如霞。远远望去,两壁上的桃花丛在视角上产生凌空交错之感,想象中穿行若钻洞,故名“三十里桃花洞”。

传说故事

很早以前,贝坡村里住着一位勤苦善良的以砍柴为生的年轻人,人们都叫他王樵。这年春季的一天,王樵拿起扁担入山砍柴,到了山下见有两位白发长髯的老人携手进了烂柯山的石洞中。王樵很奇怪,村里没见过这两位老人,他们是谁?到桃花洞里做什么去呢?由于好奇心的作用,他也就跟着走进洞去。一走进洞,只见洞中流水潺潺,两旁桃花红得鲜艳,有的树上已结累累硕果。两位老人在一块青石板的两边坐下,摆开棋盘,下起棋来了。王樵见此情景,也就放下扁担,撂下柴斧,蹲在一旁观棋,时间一长,只见两位老人,有时顺手摘下一只桃子吃,有时也送给王樵一只吃。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老人下完了棋起身向洞的深处走去。这时王樵才想起自己是来砍柴的,连忙去拾扁担,扁担已经朽了,再去拾柴斧,斧柄也已经烂了。柴砍不成了,他只好顺原路出洞回家。

一出洞,他已觉得先前的山形,树木,道路都好似变了,归途只能依稀辨认。总算回到了村里,见往来老乡都是陌生人,他诧异地上前询问:“王樵的家在哪?”有老者答:“王樵入山打柴,一去不归。至今已有八百年了。”这时,王樵才意识到自己遇了神仙,而自己也成了仙。他知道再寻下去也是没用,只好返回山中,又进了桃花洞,没想到的是,他刚刚走进去,洞口就慢慢闭合了。其后,王樵不知所踪。

地理环境

谷口处为向阳河源头,古称“金锁关水”。泉口处海拔1150.88米,清泉由峡谷向东南,流经向阳古镇,宋家庄、坡头村,经峪道河镇的堡城寺村并入禹门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此泉水被建成向阳渠,供应下游坡头、宋家庄,上、下张家庄等十余村庄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渠首处有村办的虹鳟鱼养殖场。70年代中期,向阳村知识青年曾利用泉水建成汾阳境内最早的水力发电站,当时可以满足全村的照明用电和粮食加工,现在机房和坝前的蓄水池仍保存完好,机器设备已经毁坏。向阳匣大峡谷是古代汾州的古驿道,从汉晋起便为兵家必争的重要军事要塞。现有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齐长城、金锁关,1997年被列入“中国长城百关”。还有“小佛湾”、“大佛湾”、“黄栌岭”三个风景区。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汾州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汾州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通知》(吕政函〔2007〕12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冀村镇、贾家庄镇、肖家庄镇、演武镇、峪道河镇向阳后庄村、三泉镇、石庄镇、杨家庄镇、阳城乡、西河乡、栗家庄乡、文峰街道办事处、太和桥街道办事处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