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果

更新时间:2024-04-09 20:23

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是报春花科、蜡烛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1.5-4米;小枝无毛,褐黑色。叶互生,于枝条顶端近对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椭圆形或广倒卵形,顶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伞形花序,生于枝条顶端,无柄,有花10余朵;花梗长约1厘米,多少具腺点。蒴果圆柱形,弯曲如新月形,顶端渐尖;宿存萼紧包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1-2月,果期10-12月,有时花期4月,果期2月。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4米;小枝无毛,褐黑色。叶互生,于枝条顶端近对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椭圆形或广倒卵形,顶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长3-10厘米,宽2-4.5厘米,全缘,边缘反卷,两面密布小窝点,叶面无毛,中脉平整,侧脉微隆起,背面密被微柔毛,中脉隆起,侧脉微隆起,侧脉7-11对;叶柄长5-10毫米。

伞形花序,生于枝条顶端,无柄,有花10余朵;花梗长约1厘米,多少具腺点;花长约9毫米,花萼仅基部连合,长约5毫米,无毛,萼片斜菱形,不对称,顶端广圆形,薄,基部厚,全缘,紧包花冠;花冠白色,钟形,长约9毫米,管长3-4毫米,里面被长柔毛,裂片卵形,顶端渐尖,基部略不对称,长约5毫米,花时反折,花后全部脱落,子房为花萼紧包,露圆锥形花柱;雄蕊较花冠略短;花丝基部连合成管,与花冠管等长或略短,连合部位向花冠的一面被长柔毛,里面无毛,分离部分无毛;花药卵形或长卵形,与花丝几成丁字形;雌蕊与花冠等长,子房卵形,与花柱无明显的界线,连成一圆锥体。蒴果圆柱形,弯曲如新月形,顶端渐尖,长约6至8厘米,直径约5毫米;宿存萼紧包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1-2月,果期10-12月,有时花期4月,果期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边潮水涨落的污泥滩上,为红树林组成树种之一,有时亦成纯林。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高温,生长适温约为20-30℃。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有淡水调节的滩面上生长更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中南半岛至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南部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文昌、崖县、信县、琼海、万宁、湛江、廉江、徐闻、台山、阳江、珠海、惠来、东莞、中山、海丰、陆丰和饶平等地的沿海)、福建及南海诸岛。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种子的最佳采集期受气候影响各地有差别,在中国海南主要在7-9月,内地稍晚些。成熟的桐花树种子由黄绿色退绿变白、果实明显较原来膨大。此时将成熟的桐花树果采回置箩筐中,用自来水或低盐度的海水浸泡1-2天后置于阴凉处,保湿催芽1周方可播种。催芽期间要保持种子的湿润。蜡烛果的种子为隐胎生种子,经催芽后的种子根端先萌动伸长,冲破种皮。催芽一周的种子胚轴伸长1-2厘米,此时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

将经催好芽的种子的胚根端直接点播于营养袋中,每袋播种1-2根小胚轴。播种深度结合种子的伸长情况而定,通常插入土的深度为1-2厘米,不宜过浅,否则涨退潮潮水冲刷或是浇水时会把种子冲走。播种后及时浇透水一次,让已伸长的胚根和土壤充分接触。播种1周后认真检查营养袋中的种子情况,及时补插被水冲走的种子,以提高苗木出圃率。

栽培技术

栽植

出圃苗木的高度可结合造林地决定,造林地如果处低潮滩,潮差较大,潮水浸淹时间长,所需苗木要高些,可用2年生的苗木造林。此时的苗高大约有40-50厘米左右。如果造林地处中高潮滩,潮水浸淹时间短,可用一年生的苗造林,一年生苗高有30-35厘米。蜡烛果根生长较浅,大苗移植成活率高。

抚育

蜡烛果属慢生树种,苗木生长较慢,叶面肥对其作用不明显。因此在育苗主要施用适量尿素。尿素的施用方法有2种,用0.3%的尿素水喷施;或在无潮水涨期间直接将尿素撒施于营养袋中,撒施完后要及时浇水。

病虫防治

桐花毛鄂小卷蛾:在每年幼虫发生盛期,用90%敌百虫或90%杀虫双1000倍液喷施。

柑橘长卷蛾:在害虫卵始盛期、盛期各放一次松毛虫赤眼蜂。每树每次放1000-2000头,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成虫发生期用糖醋液或灯光诱杀,成虫选用青虫菌6号液剂1毫升/升液或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粉剂1-1.25克/升液喷杀幼虫,注意保护柑橘长卷蛾的天敌。

主要价值

经济:树皮含鞣质,可做提取栲胶原料;木材是较好的薪炭柴。

观赏:树形美观,小枝红色,是较好的观赏树种。

生态:其根、茎、叶等器官具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调节功能,有较强的抗海潮风能力,适于湿润温暖地区栽培,群植可形成壮观的红树林景观,适合沿海生态景观林带种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