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0 04:42
桥山街道,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地处黄陵县东部,沮河北岸。东与洛川县交口镇接壤,南连田庄镇及铜川市宜君县彭镇,西与店头镇为邻,北靠隆坊镇、阿党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7千米,总面积246.7平方千米。
因地处桥山脚下而得名。
1953年10月,设立城关街。
1955年8月,更名为城关镇。
1958年10月,撤销城关镇,与龙首乡部分合并组成红旗乡;同年11月,与田庄乡、太贤乡合并成立桥山乡公社。
1961年10月,桥山乡公社分设为桥山公社等3个公社。
1964年5月,桥山公社分设为城关镇公社和桥山公社,桥山公社迁往康崖底,城关镇公社驻地城关。
1984年9月,城关镇更名桥山镇,驻地上城。
2001年12月,撤销康崖底乡、龙首镇并入桥山镇。
2015年6月,撤销桥山镇,设立桥山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辖东关、轩辕、高阳、河西、印台山5个社区,上王、下王、道北,道南、韩塬、马家塬、北孟塬、麦洛安、左湾、梨园、平天、尧坡、长祥、虎尾、王庄科、三河口、吴家塬、肖川、聂洼、康崖底、上翟庄、寇家洼、惠家河、下翟庄、刘家川、龙首、宋崖尧、元龙嘴、南孟塬、上官川、北坡底、周家洼、南城、马山、张寨、石山、暖泉沟、黄花沟38个行政村;下设35个居民小组、5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桥山街道下辖5个社区、2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县城鼎湖路。
桥山街道地处黄陵县东部,沮河北岸。东与洛川县交口镇接壤,南连田庄镇及铜川市宜君县彭镇,西与店头镇为邻,北靠隆坊镇、阿党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7千米,总面积246.7平方千米。
桥山街道境内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形,具有较厚的黄土沉积层。境内有川有塬,塬面平整,川道开阔,沟壑纵横,海拔900—100米。
桥山街道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9.6℃,年均日照时数2528.4小时,年辐射总量139.4千卡1平方厘米,大于10℃的累计积温3169.9℃。无霜期年平均174天。年平均降水量630.9毫米。
桥山街道境内河道均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沮河,系北洛河一级支流。沮河自麦洛安入境,经左家湾、平天村、长祥、梨园、姚坡、康崖底、虎尾、肖川,经城区张寨、阳沟、北坡底、黄花沟、暖泉沟、石山村过境,再经呼家湾、刘家川、狄家川、龙首、嘴头、杨家砭、下翟庄、户村、县河口、秦家川、六家河至惠家河出境,境内流长23.5千米,流域面积162.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0立方米1秒。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辖区总人口48430人,其中城镇人口32960人,城镇化率68.05%。另有流动人口2602人。总人口中,男性25080人,占51.8%;女性23350人,占48.2%。2011年,桥山街道人口出生率7.85‰,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长率4.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6.3人。
2011年,桥山街道财政总收入2236万元,较上年增长33.67%。财政支出2264万元,较上年增长32.15%。农民人均纯收入7247元。
2011年,桥山街道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71%,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59%。农业耕地面积2.69万亩,林地4.08万亩,森林覆盖率55.5%。
桥山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桥山街道粮食生产8935吨。其中小麦2612吨,秋粮6134.5吨。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蔬菜为主。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409吨;蔬菜种植面积277亩,总产127吨,平均单产460千克。川道地区地膜红薯、花生、西小瓜等特色作物1500亩,食用菌养殖总量135万袋。
2011年,桥山街道塬区栽植苹果2.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75万亩;有省、市、县级示范园5个1200亩;有苹果专业合作社4个,防雹作业点1个;有气调库1座、其他库3座,总储藏量2000吨;2011年,桥山街道苹果总产量2.8万吨,实现产值319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城区山洼栽植核桃1300亩,其中挂果面积500亩。2011年,桥山街道核桃总产量5吨,实现产值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
桥山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兔为主。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大家畜存栏950头,生猪存栏5529头,羊存栏341只,家禽存笼21598羽,兔存栏2.5万只。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商业网点3675个,从业人员4700人。2011年,桥山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7.5%。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46个,乡村通邮率100%。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电信服务网点6个,固定电话用户3100户,电话普及率100%。移动用户3300户,联通用户1020户,宽带接入用户680户。
桥山街道境内有黄陵汽车站、火车站各1个,210国道、包茂高速公路、西延铁路穿境而过,秦七运煤专线铁路横贯东西。另有黄畛、黄店、黄店塬区复线等县域公路3条,乡村道路23条,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通往各行政村、自然村。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文化事业单位1个,文化广场10个;村文化室29个,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0.5万余册;农家书屋25个;各类表演团体5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30余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木雕、刺绣、面花、黄陵老秧歌等,逢春节有社火、秧歌等习俗。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线电视网络光缆线路总长159千米,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92.5%,有线电视用户4869户,其中数字化整转用户2957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0%。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500人,专任教师190人;中心小学3所、民办小学1所,在校生4100人,专任教师3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218人,专任教师163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3600余名,专任教师244人。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专业技术人才396人,经营管理人才591人,技能人才337人,农村实用人才149人;有科技示范村3个,科技示范户1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组建各类技术服务队9个,科技协会2个。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个,其中医院6个,村级卫生室33个。卫生专业人员47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9人;病床42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8.9张。
2011年,桥山街道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7%,自来水入户率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69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733人。
截至2011年末,桥山街道农村休闲广场11个,面积9000平方米,篮球架14个、乒乓球台11个、羽毛球场9个,配备健身器材38套。
2011年,桥山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454户,人数1212人,月人均19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27户,人数582人,年人均1064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7人。2011年,桥山街道下拨救灾救济款3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63.5万元;开展城乡医疗救助193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662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24人。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街道。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
黄帝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中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中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华夏儿女的“根”,已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延安市黄帝陵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主要包括黄帝陵园和轩辕庙两个区域。黄帝陵园位于古柏掩映的桥山之巅,园内有汉武仙台、棂星门、祭亭、墓冢、龙驭阁等景点;轩辕庙俗称黄帝庙,是供奉和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座落于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东麓,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依次为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祭祀广场、轩辕殿。古柏大院中院有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和世界柏树之奇的汉武帝“挂甲柏”,有陈列历代记事、祭祀碑刻百余通。古柏大院西院建有文物、书画、祭祀文化展室及电子信息监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