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5 15:38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桥溪隶属于雁洋堡。
明末朱氏为逃九族被诛之难,躲在五指峰的山林里,后来局势平缓下来,渐渐迁到雁阳东洲坝,再外迁至长教村。明万历年间,源自客家中转站——福建宁化石壁村的朱陈两姓人家,筚路蓝缕,辗转搬迁,先后来到桥溪村,在此卜筑营居。
清代,朱氏八世搬家至此,当时邻居陈氏娶杜氏的闺女,八世祖万琏公发现,杜氏竟是自己搬家前的邻居,可谓有缘,陈氏于是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万琏公。从此朱陈两姓便有了世代联姻的传统,繁衍生息。繁衍至朱氏十三世守庆公,家境好转,人丁兴旺,建守庆公祠。开村之始,村子住着陈、徐、赖、杜四姓人家,后来,徐、赖、杜三姓逐渐搬离了此地,朱、陈二姓人家成为桥溪村人口的主力。
民国时期,隶属于梅县坪石乡,乡址设大坪。
1958年,隶属于梅县丙村公社。
1960年后,隶属于梅县雁洋公社。
桥溪从1958年至1960年设桥溪大队;1960年冬与长教合并为长教大队。
桥溪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阴那山西麓,与大埔县英雅乡接壤,四面环山,村落选址在山的阳坡,村域面积1.8平方千米。
桥溪村为沿溪两岸逐步发展而成的小规模村落,形态呈狭长的带状,整体山劳自东向西南平缓降低。纵观村落周边地理地貌,沿溪自村口往外,谷地变得狭小且山体陡峭,复杂多变。
由阴那山山涧蜿蜒流出的溪水自东向西经“八近田”后转向西南流经桥溪村,另外,自“生辰顶”与“香炉峰”之间的山涧亦有数条山泉流出,汇入溪中。
桥溪村主要树种为杉树和松树,另外村民还种植有竹子、李树、沙田柚以及茶树。村口、村里的小路旁,种着李花、梅花、桃花,四周遍布柑橘、杨桃、龙眼、柚子等各种果树,村口有一片小树林,叫五彩林,其中有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古树红楠木、白桂木,以及青蓝木。
客家人为躲避战乱,从北方辗转搬迁,定居在嘉应州(今梅州),后发现桥溪村四面环山,所在的五指峰下群山起伏,山林茂密,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有效保障了村落稳定与安全。
桥溪村藏身于阴那山的一个山麓,村落选址在山的阳坡,以避风向阳,同时为适应地形的起优变化,道路随形就势的曲折婉转。桥溪不像平原地带那样一马平川,仅有的一些平地都让给稻谷和菜地了,山民因势利导,背山面水顺着山劳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或依山就势,或筑台傍水,形成了桥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群。
古人在建筑居住选址上有着一定的考究,仕德堂、善庆楼、宝庆居、继善楼、逸庐、行庆楼和祖德居共8栋建筑选址在村落北侧“生辰顶”和“香炉峰”两座山体之间形成的内凹空间处的向阳南坡处,“生辰顶”的山体向溪边延伴,为这一内凹空间起到良好的防风作用。世德楼、宝善楼建筑群、慎安居和燕怡楼选址在村落南侧的“软风坳”经“义安寨”到“狮子滚球”的山体内凹且靠近村口一侧地势相对平缓处,“软风坳”和“狮子滚球”均向溪边突出,形成中间“义安寨”山体的内凹格局。所选址的南北两侧区域均为内凹空间的较为平缓处,是村落中理想的定居场所。
桥溪村为沿溪两岸逐步发展而成的小规模村落,形态呈狭长的带状,整体山势自东向西南平缓降低。纵观村落周边地理地貌,沿溪自村口往外,谷地变得狭小且山体陡峭,复杂多变;溯溪而上,山谷更为狭窄,空间局促,不宜居住,多用作垦荒耕种。唯村落现址,北侧“香炉峰”和“生辰顶”山体走势相对平缓且谷地稍大,为村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基本定居条件,故桥溪村落呈现两头窄、中部宽的袋装形态。村落各要素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层级性特征,建筑多选址在山脚地势稍高处,其上依次为祖坟和杉树、松树种植区;其下依次分布为耕地和少量果作种植区,较为集中的耕地位于村落中央和村尾溪流两岸。
桥溪村落建筑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村落北侧“生辰顶”和 “香炉峰”两座山体之间形成的一天然的内凹空间,“生辰顶”的山体向溪边延伸,为这一内凹空间起到良好的防风作用。这一区域内的建筑有:仕德堂、善庆楼、宝庆居、世安居、继善楼、逸庐、行庆楼和祖德居,共8栋。第二个区域是村落南侧由“软风坳”经“义安寨”到“狮子滚球”的山体,靠近村口一侧地势相对平缓处成为桥溪朱氏先祖早期定居之所。这一区域有:世德楼、宝善楼建筑群(含宝园和宝善家塾)、慎安居和燕诒楼。第三个区域是“鸟鸦落洋”,此处有守庆公祠、朱氏祖祠和13世“守庆公”、15世“朝谦公”和17世“维乾公”之坟,成为桥溪朱氏家族祭祖的集中地。
桥溪村的格局根据地形上的一物一景,总结出四个说法,第一格局是“鸟鸦落洋赛落阳”,说的是村里沿着溪水流向的地里,又不知从何处来的两块漆黑的石头,像两只鸟鸦;第二格局是“仙虾戏水望长江”,桥溪朱氏先祖万琏公坟墓在山上,边上有鱼塘,塘里有虾,西望是江,此处“长江”指的是很长的江,即当地梅江;第三格局是“螺蛳吐肉把水口”, 是指公王前一块大石壁与其上面的义安寨山脊对应形成一只大海螺,螺狮头大石壁把溪水堵住(回旋向西边流),只见水来不见水走,喻示此地风水好,钱财不易外流;第四格局是“伞下夫人在中央”,是指朱氏九世国权公、国泰公夫妇的坟地后背那座山(生辰顶,又称金字顶),像一把伞,坟地的位置正好处于整座山的中心,喻示为庇护子孙的一种象征。
桥溪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态以横向展开为主,与桥溪地貌的等高线相适应:如守庆公祠将入口改至侧面,又如堂横屋以两堂为主等;同时为适应桥溪地理条件,建筑依山就势构筑,形成了建筑内部丰富的空间变化,如宝善家塾、燕诒楼、慎安居等。
桥溪村内明代、清代建筑都保存完整完好,一个与其地理位置优势有关,另一个与古民居科学的雨水分流、完善排水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屋内雨水统一汇集到天井,通过天井孔洞排出屋外,房屋周边大大小小的沟梁将山中流水引入溪流中,防止流水倒灌。
清朝中叶,桥溪村在建筑营造上,除了留意建筑格局完整、空间通畅、居住舒适度高以外,还着意重要部位的装饰,提高对环境优美的要求。大量采用实木桶扇代替土墙,地面、墙裙做花纹图案,堂屋之间的连廊改为小天井,更加通风采光,舒缓了围龙屋堂屋建筑部分森严、冷峻、肃穆、神秘的气氛。天井地面以掩雨过道为界,各自取平。有的在掩雨过道前侧或后侧设琉璃空花影壁,造出横天井的层次深度,原本简陋之横屋成为宁静舒适之生活场所。天井下面设有暗沟和沉池,用以排出屋内雨水。此类天并不设任何附属设施,铺架8厘米厚天井板,延伸扩展堂屋的使用面积。特别是这时期建立的善庆楼,打破常规,加建依山就势,无论在平面布局和立面构架上都与先建于明代的仕德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工巧自然,堪称天衣无缝。同时传统粤东地区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制,围龙屋中的“围龙”通常建在堂屋后面,形制为弧形周匝或方形周臣的“围龙”空间上有“化胎”(花胎)相隔,前低后高。在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民居建筑中别具一格。俗称为“反围龙屋”。至清末民初,村内建筑充分运用壁面、木雕、石雕和线条、陶瓷制品等装饰门廊、檐头、内墙、柱础、山墙等处,主次分明,素而不赘,华而不浮。艺术装饰色彩鲜亮、题材广泛,这一时期建筑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官网显示,桥溪村有户籍人口216人,常住人口53人。
桥溪村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农业和林业。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官网显示,桥溪村集体年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
2013年桥溪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万元,到2021年已增至3.9万元。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含世德堂、朱氏祖祠、守庆公祠、世德楼、燕怡楼、慎安居、凌云馆、宝善楼、桥溪小学(原称“宝园”)、宝善家塾、渊庆楼、宝庆居、继善楼、逸楼、世安居、祖德居)是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保护的单体建筑(遗址)共16处,其中客家传统民居建筑13座,清代乡村教育家塾1座,族塾1座及族塾遗址1处。
守庆公祠建于清代,由朱氏十三世祖守庆公(谥恂方)兴建。该祠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该祠建成后未曾命名,守庆公(谥恂方)逝世后,朱氏后裔为纪念守庆公而命今名,门额暑:守庆公祠。并作祖祠使用,代替了朱氏祖祠的房屋功能,成为朱氏供奉和祭祀先祖神灵和宗族举行重要民俗事项活动的主要场所。保存较为完好,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继善楼由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大门前,墙壁上土改时期留下的“不准地主恶霸抬头,只许穷苦人民翻身”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红色的“公”、“忠”字则是文革时留下的历史印证。继善楼正门门联上书:“继志述事,善邻亲仁”。这幢楼是朱氏兄弟继先父维乾公在村中兴建宝善楼、宝善家塾后,为秉承父志而兴建的,“继善楼”也因此而得名。
继善楼大堂,有雕饰精美的门窗、廊柱。屋内有“羊城八景”。“朱氏先辈当年在广州、香港、印尼等地主要从事贸易和药材生意,他们把美丽的羊城八景画在家里面。”在“鹅潭印月”壁画上,刻画的是100年前广州白鹅潭一带的景色;“石门返照”,表现的则是位于西江与流溪河汇合处的广州市石井镇的繁荣景象。
继善楼二楼一处厅堂内,有近百只蝙蝠栖息于厅堂梁柱上。这里被称为“百福堂”,取蝙蝠的“蝠”谐音之意。这些蝙蝠在每年的3至11月居住在厅堂内,冬季才回山洞过冬。
凌云馆,原称凌云别墅,是“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族塾建筑遗址。由朱氏十六世祖瑞廷公之长子维乾公(导健初)建于清代,用于课育朱氏后窗、朋后,村中朱、陈两姓人家子弟均在此接受私塾教育,后人俗称为“老学堂”,是乡村私塾教育的历史见证之一。凌云遗址残存大门坐西朝东,遗址占地面积403平方米,原为灰瓦面,夯筑土木石结构。因长期弃用,年久失修,20世纪60年代倒塌,现存残垣断壁,石砌高台基。
祖德居,由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长子汀源公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兴建,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一堂横”横向方形,中轴对称。正立面为悬山式,石砌高台基,灰瓦面,夯筑土木石结构,依山就势,东面设悬山式斗门。该居装饰朴素无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至国民三十八年(1949年),中共粤东地委机关设于此,并架设无线电台,印制机关报一一《群众报》等。仍保留居住的功能,保存较为完好。
朱氏十六世祖瑞廷公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世德楼,瑞廷公去世后,后世为了纪念瑞廷公建造了古墓,墓头面上有清朝皇帝赠赐的“圣旨碑”石碑一座,拜羊前立有石狮圆柱二条。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墓碑被他人掀翻,连皇帝赠赐的碑也推翻了。2007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古墓。2013年期间,后世子孙按修旧如旧的意识概念,重修了该祖坟。
桥溪村有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古树红楠木、白桂木,以及已发现的广东最大的青蓝木。
添丁上灯在岭南粤北的客家人大多选择了花灯来道贺新生儿降生。桥溪村有添丁上灯的习俗,因为在客家话里,“丁”与“灯”谐音。每年元宵,前一年添了男丁的人家便要在祠堂横梁挂上一盏纸灯,以示吉祥。源于华夏的花灯在客家人性贺新生儿降生中,被赋予了更富厚的内在:一是代表光亮的发扬;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上灯就明明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往往男孩出生都要进行上灯典礼,也即上丁、添丁,祭莫祖先并陈诉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康健生长。上灯,有的处所也叫升灯、吊灯。
“上灯”活动一般在元宵前后进行,现实上是各姓各族为新添男孩而进行的庆贺活动。典礼必需是在本姓本族老祖屋祖祠堂里的祖公厅上进行。按本族上年度上灯典礼以来所生男孩数,在祖公厅梁吊颈挂平等数目的花灯。客家人很是垂青上灯,给花灯赋予了纳子祈福,柔美祈望的蕴意。花灯就成为人们道贺繁衍生子,薪火相传,戴德生命的习惯载体。在客家民间,男孩进行过上灯典礼后,才气成为宗族社会里的正式成员。有的村落,在暖灯或其余日子族里办酒菜时,族规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就要认真搬桌椅。
上灯吊灯习俗与春节一样,是对血缘意识的一种固化。一年一度的上灯吊灯习俗,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它是对生命的颂歌,对生命连续的道贺,也是对生命的戴德,对生命的敬畏,对柔美糊口的祈福。
“除夕、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村人多遵“官三民四蛋家五”的古制,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敬灶神,二十八日开始割鸡割鸭,筹办祭祀的“三牲菜肴”。大年初一零时,备“三牲”、烧香点烛、燃爆竹“接财神”,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朱姓后裔的祭祀地点为守庆公祠。上午,朱姓各家各户(以核心家庭为单位)先在家敬“天神”和“上代”,“天神”是在上厅靠近天井处摆置一“稳桌”,上置三牲,向天祭拜,而敬“上代”则是面向上厅神龛拜祭。祭毕便由妇女将准备好的三牲摆放在守庆公祠厅堂的“稳桌”上,并烧香条拜。上午通常只是妇女挑三牲前往守庆公祠拜祭,祭拜回家,而三牲要等到下午族长在守庆公祠“议事”完毕后才能取回。上午要祭祀的还有分散在村落中的众多“散神”,如“社官”、“三圣公王”、“财神”、“五谷神”、“桥头伯公”等。午饭后,各房将推选一名族老(“叔公头”)到守庆公祠议事。在守庆公祠设一钱柜,上有4把锁,各房分掌其中一把钥匙。只有在祭祖议事时各房族老带齐钥匙才能打开钱柜,清理祖尝经费。“议事”内容主要有:禁山的管理事项、桥溪朱氏历代先祖和各房先祖的墓祭与“公尝”的轮耕安排、本年的“公尝”收支情况以及本年度祭祖所收“托盘钱”的数额等。男性成员在族老“议事时”均可到场旁听。议事完毕,则由族老当众公布议事结果。“议事”结束后,由妇女将祭品收回,用作当天的晚餐。
客家方言桥溪人讲的方言梅县客家话,是比较典型且公认度较高的标准客家话。梅县客家方言的语音、语法特点:一、梅县话的声母有17个(包括零声母)b、D、m、f、v、d、t.n、1、z、c、s.g、k、ng(以及ng的变体)、h、零声母;二、方言的韵母有74个,其中“开(元)尾韵”22个,“鼻尾韵”26个,“基尾韵”24个,自成音节的“鼻韵”2个。三、方言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平声和入声各分为阴阳,共有六个声调。梅县客家方言的词汇特征:1,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词和古义。如称绳为索,称饿为饥,称早为朝。日常口语中普遍使用的古词语有索(绳子)、禾(稻子)、乌(黑)、面(脸)、朝(早晨)、行(走)等。2,吸收外来语并创造了一批特色词汇,吸收外来语如“喷”(商标,来自美语mark)。为外来事物创造的词如番背(外国)、洋油(煤油)等等。3,一些词汇意义与普通话有差异。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义异形,例如叫(哭)、面(脸);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形异义,例如古典(故事)、打靶(枪毙)。有些词形相同,但意义范围不同。有些词形相同而词义相互交叉。梅州市区的梅县区、梅江区这2个市辖区中的语言都是采用相同的梅州话作为常用语音。到2013年,梅州话使用人口超过500万。梅州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之声都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城话作为客家语中最为标准的指定语言。
桥溪客家人由他乡碾转搬迁至此,定居荒凉偏僻的阴那山山麓下,在旧时被称作山民、“山古佬”,他们口头创作、口头传颂、即兴而唱的歌叫客家山歌,它是一种口头文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桥溪山歌与客家山歌一脉相承,以客家话演唱,基本为四句七字体,每首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山歌歌词艺术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采用赋比兴的手法,通常有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叠字、夸张等。如:“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零落妹系纱,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芽”(比喻)。体裁种类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猜调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又叫驳山歌)、表演唱等。
《朱氏族谱》自2013年开始编写,历时两年,在2015年完成编制并出版。《朱氏族谱》以《梅县朱氏族谱》为基本参考依据,保持了谱系的起源脉络。全书由前言和章节内容组成,共有六大章,第一章为公谱图;第二章为朱氏的数百年流变记事;第三章为桥溪朱氏的谱系,包括朱氏一代至朱氏二十五代;第四章为桥溪著名的人物和公益记事;第五章为修谱理事会成员和祖屋介绍;第六章为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和弟子规的内容。
桥溪村旧时妇女穿“大襟衫”,款式多为企领、窄袖、于右侧开襟,成年女人一般不穿短袖衫;男人穿开襟唐装衫,款式为七钮四袋,夏天穿短袖衬衫。男女均穿竞脚交头裤。有钱人也穿西装、乌油绸(即香云纱)、洋布服装。幼儿衣服多为系带交襟衫,四季均系一条“肚褡”,用于护脐防风寒。村人以“家机布”裁缝衣服,其中“三丈白”为普遍选用的布料,自行染色,颜色以士林蓝和黑色为主。男子服装颜色稍多,夏季多浅白色和灰色,冬季多蓝色和黑色;中青年妇女多为鲜蓝色,老年妇女多为黑色和毛蓝色。妇女普遍惯用客家“头裙”,长度略长于衫,胸以下为方形,胸以上为等腰三角形,顶点装钮眼,两腰有系绳,有制作精美者,四周饰以花边,中间以彩色丝线刺绣花鸟图案。乎时赤足,爬山、走远路穿草鞋、圆口布鞋,草鞋大多为家庭妇女所制,有用稻草编的,也有利用布头布尾缝制的。
20世纪20年代后,服饰逐渐变化。学生、有钱人穿中山装、夏威夷装,有身份的人和华侨回乡穿西装。女界流行大襟短褂和旗袍。人民公社化以后,男人多穿中山装、军干装、青年装;青年妇女逐渐穿小反领开襟衫。除老人还穿大脚裤外,大多数人穿抽头裤、西装裤。男多穿解放鞋,女多穿阿婆鞋。20世纪70年代后期,布料花色品种增加,上山或出远门穿运动鞋、解放鞋。
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男女青年盛行西装、牛仔裤。男人有夹克、西装,女人穿西装、百褶裙、连衣裙,戴各种款式的头饰,平日均穿鞋子,不少妇女特别是女青年佩戴耳环和项链,普遍有凉鞋,冬有皮鞋、棉鞋,雨天有水鞋。经济竞裕者分别置四季适令时装。村中年老妇女亦佩戴各种首饰。
由于桥溪村位于梅州市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景区内,大部分的地被承包给茶园种茶。这里无污染的高山云雾自然环境,加上优质的品种和精湛的加工技术,生产出香气清高幽深、滋味鲜爽的雁南飞单丛乌龙茶、金桂兰乌龙茶、茉莉花绿茶等十大系列茗茶,其中金单丛乌龙茶已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单丛乌龙茶采用茶田精心种植于等东名胜阴那山麓的优质单丛茶,秉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高新技术精心制作而成。品饮有提神益思,延年益寿之功效。
桥溪村自然环境优越,没有污染,周围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的果树都多,因而适合养蜂。每枪“蜂头”,舀一次蜜有0.3至0.5斤重,隔7天左右留一次,一个月可舀4次,一斤蜜卖50-60元,养殖大户一年能收300多斤蜂蜜。
高凉粉,湿地蕨类植物,高可2米,一年结实,取其块根擂成泥状,经过滤、反复沉淀、漂浸,最后得白色淀粉,晾晒成干粉,可制粉丝,也可做各种羹汤和做发粉,为清凉消暑食品。
矮凉粉,蕨类植物,高40-60厘米,植株形似美人蕉,一年结实,经过滤、反复沉淀、漂浸,最后得白色淀粉,晾晒成干粉。矮凉粉质量优于高凉粉,多直接做成甜品奠食用,是清热解暑佳品。
腌咸菜:俗称水咸菜,以新鲜大芥菜、粗盐为原料,用传统工艺腌制,再扎成一团团储于瓦瓮中,装时应填满,若菜不满瓮须以稻杆填满,瓮口倒置在浅水盘中,以隔离空气,利于长期保持。腌咸菜味香甘,有特意制成略带酸味者,为煲汤、焖肉之上乘佐料。旧时农民生活贫穷,腌咸菜为三餐佐粥之菜。
梅菜干:以新鲜芥菜菜心,经反复蒸、晒制作而成,清香甘嫩,为多道客家特色菜的重要佐料,如梅菜扣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猪骨汤。拳头栗,杂粮,为一年生旱地作物,果实外壳状如拳头,内包藏许多栗仔,细如小米,色褐,磨成粉食用,健脾消积。
笋干:以新鲜竹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手工切片、自然晾晒等工系精制而成。笋干色泽黄亮、肉质鲜嫩,有助食、开胃之功效。
腌面为村人喜欢吃的早餐,把面条用滚汤泡熟,加少许新煎猪油、葱花、调味料,拌均即食,外配瘦肉汤或鱼头汤一小碗。其味道清香,油而不腻,爽滑可口。
酒娘糟(醪糟),用糯米酿制而成,香甜可口,是煎鱼、肉、鸡、蛋的上佳佐料。
仙人叛,将仙人草用柴火熬煮成汁液,过滤去渣,加入适量薯粉和碱,冷凝即成,乃客家地区有名的防暑消暑清凉饮料。食时,以水果刀剁碎,加蜂蜜或糖水、香蕉露,适宜冷冻食用。村庄潘长寿祖传仙人叛享誉乡里,20世纪80年代前,长期在今205国道白桥头段的“长寿茶亭”摆卖。
酿豆腐,以盐卤水所制豆腐,瘦肉、海鲜等为材料酿制而成,为客家传统特色菜,醇香、鲜嫩、清滑,以咸、烧、肥著称。吃法多样,可煎、可煮、可焖,食时配以紫金椒誉、裹以生菜。
钵叛,将粘米浸透磨成米浆,充分发酵后,配以糖、糊米分盛于小陶瓷钵蒸熟,冷却后从钵中兑出,制作得法则成品面似绽开的红色花瓣,十分美观,客家话叫“笑”,吃来松软可口,因轻发酵,亦较耐留存,是村人喜爱的节庆食品。
味酵叛,将粘米浸透磨成米浆,配以适量食用碱(传统用过滤的豆英灰水或少许石灰水),盛于一种浅而薄的专制小陶瓷钵中蒸熟,成品叛面中央成一浅洼。味酵板本身淡而无味,食时须配“味料”,“味料”有威、甜两类,其中常见的有“红味”、“蒜香白味”,前者以红糖为主料煎制而成,甜而不腻,后者以大蒜炸香加普油,咸香可口。食时可以将“味料”加入味酵叛中央浅洼中,趁热吃,亦可待味酵叛冷却后切片,以肉、韭菜等为佐料炒来吃。
2012年12月17日,桥溪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自驾:
广州→广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东莞→增莞高速→惠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深圳→盐惠高速→惠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潮州、汕头→汕梅高速→梅大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区
乘车:乘车可从天河客运站出发,到梅州150元,或选择火车,6小时车程。到梅州再乘前往雁南飞度假村的旅游巴士。
公共交通:梅州市区坐17路公交车可到雁南飞茶田景区,也可到长教新村,再坐景区穿梭巴士即可到桥溪古韵景区。
桥溪村村落结构可纳为:“两轴一心五片区”。
两轴:沿着叩头溪横贯整个村落的东西向景观轴;从继善楼往北发展一直到祖德居的南北向景观轴。两条轴线交汇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同时南北向的景观轴也是一条时间轴与文化轴,将传统的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串接起来。
一心:指的是继善楼所在的村落核心区域,是村落两条主要景观轴线的交汇处,也是规划中家传统民居建筑展示区、红色岁月展示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三大片区的交汇处。
五片区:包括桃源溪涧观光区、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展示区、红色岁月展示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山林古道探险区。村内主要游赏路线:(1)客家文化休闲游:以桥溪古民居建筑群为主要旅游点,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将现有的历史建筑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系统,使游客充分体验客家传统的建筑艺术与风俗习惯。(2)嬉水休闲栈道游:以五子登科、春谷、夏谷、秋谷、冬谷和养心等栈道、嬉水休闲的主题,使游客既能欣赏独特的乡野景观。(3)云山绿林观光游:以登山步道系统为主要游线,既可使游客探寻古道足迹,又可一览桥溪优美的山川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