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09:20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之一,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仙林大学城南京地铁2号线学则路站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东南角(原尧化镇仙林农牧场张库村境内), 是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前石雕群像。1956年入选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神道石刻3对6件。神道石刻南北向,最北端为一对石辟邪,东西相对,均为雄兽。西辟邪残碎多块,倒卧于旁边水沟之中,其雄性器官部分尚可辨认。
东辟邪原倒埋沟中,1956年修复扶正。身长3.3米,高2.86米,宽1.42米,体围3.35米,底座高0.23米。辟邪昂首挺胸,张口垂舌,双翼圆转,各饰翎毛3根,足五爪,作迈足前行姿态,尾长及地,尾端散作四缕鳞纹。其造型简练雄浑,姿态矫健,是现存南朝陵墓神道辟邪一类石刻中保存最好、最为威武的一件。在距辟邪南85.15米处有一对石柱。西石柱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已亡失,通高5.52米,柱身高4.97米,柱围3.08米,柱身下段刻28道束竹纹,为南朝陵墓神道石柱束竹纹数量最多的一件,上段刻有直棱纹,中有柱额,其上刻文正书竖行顺读,文为:“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文字基本能够辨识。柱额两侧图案相同,中部刻龙凤及莲花,四周刻卷草及莲花纹。柱额上方刻两个袒胸露腹的负重力士像,上承柱盖。柱额下方饰3个袒胸露腹的负重力士像,上承柱额。其下各有一周绳辫纹和交龙纹。柱座高1.06米,上圆下方,上部环刻衔珠双螭,下为方形基座,边长1.8米,四周装饰的神怪图案多已模糊。东石柱与西石柱相距18.25米,柱身高4.45米,断为数段倒于地,柱座高1.1米,上圆下方,上部平台中央有一方形榫孔,边长0.58米,深0.46米,下部方形基座边长1.85米,中裂为二,1974年被埋于土中,1998年被重新挖掘出土,柱盖直径达2米。1999年东石柱被修复后重新树立于地表,它的形制和装饰花纹与西石柱基本相同。神道石柱南4.2米有一对神道碑,两碑相距18.25米。东侧仅存龟趺座,长3.63米,宽1.56米,高1.05米,龟背正中有一长方形榫孔,长0.75米,宽0.38米。西侧神道碑保存完好,高4.33米、宽1.58米、厚0.335米。碑首半圆形,中有圆穿,穿孔旁饰龙纹、凤纹及莲花纹等。碑脊两侧有高浮雕的交龙。碑额及碑文全部侵蚀无存。碑身两侧各分八格浅刻凤鸟、青龙、神怪、异兽等图案,分格处饰卷草纹。
从神道石柱柱额铭文可知墓主为梁临川靖惠王萧宏。萧宏字宣达,是梁武帝萧衍之六弟。天监元年(502年)萧宏被封临川郡王,食邑二千户,先后居都督扬州、南徐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太尉、司空、侍中、司徒等要职,是梁代一位地位显赫的宗室贵族,并以恣意聚敛和沉湎声色而著称于世。普通七年(526年)四月,萧宏因病卒,时年54岁,被赠侍中、大将军、扬州牧、假黄钺,“并给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剑为六十人。给温明秘器,敛以衮服。谥曰靖惠。”所受殊荣,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