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话

更新时间:2024-05-02 15:01

梅州话,指分布于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客家语方言,包含梅县话、蕉岭话、兴宁话、五华话(长乐腔)等,一般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的梅县话作为代表。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梅州话被划为客家语粤台片。

定义

梅州话指通行于梅州地区2区1市5县的客家语方言,在学术界统称为梅州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

由于梅州地区面积较大(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共8区(县、县级市)),故梅州话内部存在不同口音,又可细分为程乡小片、兴华小片等,但梅县话和兴宁话、五华话等其他梅州话可以完全互通;祖籍梅州的人群所使用之客家语言亦接近梅州话。

梅州市辖的梅县兴宁、蕉岭、平远、五华、大埔、丰顺等县,说的同是客家话,语言交流不存在障碍,但在语音上却有些差别。梅州话根据各县(区)的口音,主要分为梅县话(含梅江区)、兴宁话、五华话(长乐腔)、大埔话(大埔腔)、丰顺话(丰顺腔)、蕉岭话、平远话等。

历史记载

据史料载:“客民本中原汉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广东,到了宋末,梅州。清诗人黄遵宪在《己亥杂诗》中说:“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描述了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余尝以为,客人者,中原旧族三代遗民,盖考之于语言、文字,益自信其不诬也。”当中“其语言”即为客家语,发展成为后来的梅州话(客家语一类)。

客家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章太炎对客家语言系统作过一番研究工作,他选取了63条客家话词语,用《说文》、《尔雅》、《方言》、《礼记》、《毛诗》、《战国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证,说明客家方言的词汇与古汉语同源,客家话保留了部分中州音韵。

音韵学家陈澧在《东塾集》说:“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

章太炎在《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卷序言中说:“广东惠、嘉应二州,东及潮之大埔、丰顺,其民自晋末逾岭,宅于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广州人谓之客家,隘者且议其非汉种。余尝问其邦人雅训旧音,往往而在,即著之《新方言》”(注:“隘者”是指狭隘的人;“三州”是指广东的惠州嘉应州和潮州)。

清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梅州客家陈澧)先生谓客人语言,证之周德清中原音韵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

徐旭曾丰湖杂记》云: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风俗语言,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

徐珂清稗类钞》载:◆客族:四川成都多广东嘉应人,其入蜀也,始于粤寇石达开之率众西行。石败,众溃散,石军多嘉应人,遂旅蜀不返,娶妻生子,比于土著矣。惟其语言则数十年来沿用不改,故成都人群称之曰“客族”。然嘉应人在其本州岛所操之语,粤人谓为客家话,盖亦非嘉应土著也。◆客话:广东之南雄州、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州五属,及广州之花县、龙门、清远,潮州之大埔、丰顺等县,均操客话。盖土著以其后至,故称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为客话。其语之节凑句度,较之内地不甚相远,实与六朝音韵相合。

明代《永乐大典》引宋代《图经志》曰:“潮之分域隶于广,实古闽越地。其言语嗜欲与闽之下四州颇类,广、惠、梅、循操土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同等”。说明当时潮州与梅州都有各自的土音,彼此不相同。而梅潮之间所操土音则与梅同。宋代潮梅之间相当于现在的大埔、丰顺等地,皆是操客语的地区。这揭示当时方言分布于现代大体相同。可推断早在宋代客方言已经形成。

明代嘉靖年间《广东通志》载惠州府嘉靖年间的“语音”情形:若夫博罗、河源近于府,则语音相同,海丰近于潮,则类潮音,龙川兴宁、长乐联络于赣,则类赣音,此又言语之殊云。

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关于兴宁、五华地区的方言、风俗曾记载:“言语习俗,与赣相类”,说明当时该地区语言和江西的方音相似。

明末李士淳所纂旧《程乡县志》“以(潮州府)一郡言之,则郡人土音近于漳、泉(州),程(程乡)人土音近于汀、赣(州)”。由此可知,直至17世纪早期,程乡县的方音仍被认为是接近于汀、赣地区。

光绪年间温仲和所纂《嘉应州志》卷8载:“嘉应州及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并潮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永安、龙川、河源、长宁、和平、归善、博罗,一州七县,其土音皆可相同,……广州之人谓以上各州县人为客人,谓其话为客话。由以上各州县人迁徙他县所在多有,大江以南各省皆占籍焉,而两广为最多,土著该以客称之,以其话为客话。”

南朝宋沈怀远的《南越志》载:“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永初元年移上郡之西”。永嘉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表者,多居留潮、惠之地,而更集中于义安郡的义招县,设五个流人营。此营是安置流人而设置的屯垦营田。义招县治所在今大埔县城湖寮镇。义招县是在东官郡(后为义安郡)五营基础上建立的,其时今韩江上游一带分属义安县义招县、东官郡兴宁县。上郡之谓,一则源于韩江上游之地位在秦设南海郡之上方,二则于《南越志》中载称东晋移“流人”(中原移民)于上郡(时指义安郡)。

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渭:‘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可见州士之读书,自宋已然。”这种情况与中原古风如出一辙。

汉语大词典》第4853页“客家”词条: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以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地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语言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称“客家话”。

客家语方言一起,形成一种有别于汉民族共同语的独立的、纯洁的、活泼的和丰富的客家语。

现状

梅州话是客家语当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梅州境内各地均能通行梅州话(各种口音之间互通)。但随着客家语整体的衰落,梅州话也因推普政策等原因受到深远影响,词汇、发音等逐步受到普通话等强势语言的影响。

梅州话因为种种原因,在现代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用语)出现的频率较少,并且覆盖面较小。

语音特征

声母

以梅县话(梅城口音)为例。

1.古全浊音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如同[tʰoŋ11],动[tʰoŋ53],读[tʰok5],“同”是平声,“动”、“读”是仄声,都以送气的[tʰ]开头。(注:[ ]表示IPA国际音标,其他表示汉语拼音或客拼)

2.知精庄章四组合流,中古的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二等、正齿音三等合并成一组[ʦ]、[tsʰ]、[s]。如知[tsɿ44](又读[ti44]),支[tsɿ44],事[sɿ53],资[tsɿ44],四字分别归知组、精组、庄组、章组。但是,精组和其他三组在许多字上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声母上而在韵母上。如将[tsiɔŋ44],张庄章[tsɔŋ44],后者比前者少一个介音[i]。中古汉语中二三四等有i介音的字大都符合此例。这说明知庄章三组原来可能是[tʃ]、[tʃʰ]、[ʃ],以与精组的[ts]、[tsʰ]、[s]相对立。正如在大部分官话方言中一样,张庄章等字在[tʃ]、[tʃʰ]、[ʃ]的作用下失去了介音[i]。然后[tʃ]、[tʃʰ]、[ʃ]又合流到[ts]、[tsʰ]、[s]去了。那些依然保留[tʃ]、[tʃʰ]、[ʃ]的客家次方言也为这个推测提供了证据。

3.见组不论何等,一律作[k]、[kʰ]、[h]、[ŋ]。[k]、[kʰ]、[h]遇[i]不颚化,这与粤、闽等南方方言相同而不同于官话方言。如见[ki31],奇[kʰi11],见[kian53],现[hian53],牙[ŋa11],牛[ȵiu11],疑[ȵi11]。

4.晓母、匣母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如微韵)作[f],个别作[v]。晓母在中古汉语中作[x],匣母作[h],全浊清化之后,合流成一个[h]。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的韵母有一个介音[u]。这个声母[h]与介音[u]的组合,演化成后来的[f]或[v]。如欢[fɔn44],花[fa44],辉[fi44],回[fi11],还[fan11],换[vɔn53],话[va53]。欢花辉,晓母,回还换话,匣母;欢回换,一等,花还话,二等,辉,三等。而且应该指出,这其中的[v]只由匣母变来。考虑到在广州话中晓母加[u]变[f],匣母加[u]变[v]的现象,梅县话中的[v]有可能是受周边粤语影响产生的变例。即是说,梅县话中只有[hu]变[f]一条音变。

韵母

以梅县话(梅城口音)为例。

1.不分齐撮(见四呼),中古汉语三四等开合口混同,即只用介音或主元音[i],没有元音[y]。如须[si44],鱼[ji11],全[tsʰiɛn11],元[ŋian11]。但臻合三等作[iun],与开口不混,如斤[kin44],军[kiun44]。山合三等知庄章三组字已先一步失去i介音,因此也不与开口混淆,如专[tsɔn44](合口),战[tsan53](开口)。

2.知庄章三组后的介音i脱落,说已见上。如猪[tsu44],真[tsən44],准[tsun31],车[tsʰa44],升[sən44],州[tsu44],针[tsəm44],占[tsam53]。

3.江、咍、寒、桓、歌、阳等洪大的一等韵的主元音作[ɔ],如江[kɔŋ44],觉[kɔk2],台[tʰɔi11],脱[tʰɔt2],寒[hɔn11],割[kɔt2],官[kuɔn44],歌[kɔ44],果[kuɔ31],阳[jɔŋ11],药[jɔk5],唐[tʰɔŋ11],度[tʰɔk5]。相应地,痕、登、侯等较细的一等韵的主元音是[ɛ],如痕[hɛn11],登[tɛn44],得[tɛt2],侯[hɛu11]。

4.支脂之微四韵开口的字在[ts]、[tsʰ]、[s]后作[ɿ]。齐韵作[i],少数作[ɛ]。鱼韵、虞韵有[i]介音者齐撮合流后也作[i]。但两者在[ts]、[tsʰ]、[s]后都没再转化为[ɿ]。可见齐韵变细音、齐撮合流应在这个音变之后。齐韵原来应是一个洪音,对照其他客家语方言,推测这个音可能正是[ɛ]。

5.模韵、虞韵一等的字在[ts]、[tsʰ]、[s]后也作[ɿ],和前者合流。但鱼韵、虞韵三等、尤韵、幽韵等知章组脱掉[i]介音后作[u],并没有进一步转化成[ɿ]。

6.中古汉语的六个辅音韵尾[-p]、[-t]、[-k]、[-m]、[-n]、[-ŋ]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如鸽[kap2],夺[tʰɔt5],锡[siak2],甘[kam44],团[tʰɔn11],唐[tʰɔŋ11]。

7.主元音是[ɛ]、[i]而中古汉语收[-ŋ]尾的字,[-ŋ]转成[-n]。如等[tɛn31],胜[sɛn53],景[kin31]。

声调

古平、入两声各分阴阳,上声全浊字流入去声,共有六调。

词汇特征

以梅县话(梅城口音)为例。

1.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词和古义。如称绳为索,称饿为饥,称早为朝。

梅县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异较为显著,词汇方面的差异虽较小,但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梅县方言保留了不少古词。这些词在普通话口语中已难于见到,或仅出现于书面语词或成语中,而在梅县方言口语中却很常见。例如:

客家话的第一二三人称你我他(客家话“尔ngi,吾nga,其gi”)也全部对应韵书。

我----【我】ngai/ngoi.《唐韵

你----【尔】ngi.《集韵》《韵会》忍氏切,读ngi,你字”乃里切“只能读ni.

他----【其】gi.《集韵》《韵会》居吏切,音基。读gi.《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的读音有两个ki/gi.从基、萁、箕读gi来看,读gi是合理的。

我,我的-【吾】nga.《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读nga.《说文》我自称也。吾爷nga ya(我父亲)。

你,你的-【若】ngia.《广韵》人者切,音惹。读ngia.《史记·项羽本纪》云:吾翁卽若翁。古人读若字为汝, 若爸ngia ba(你爸)。

我们【我等】ngai den,

你们【尔等】ngi den,

他们【其等】gi den.

“斫”[tsok]:梅县方言称刀斧砍为“”。普通话通常称之为“砍”,仅在成语“斫轮老手”中才用“斫”。

“樵”[ts‘iau]:用作燃料的木柴,梅县方言称为“”。普通话一般称为“柴”,只在书面语“樵夫”中才用“樵”。

“喙”[tsoi]:梅县方言称嘴为“”,普通话一般称“嘴”,只在成语“不容置喙”里才用“喙”。

“索”[sok]:梅县方言称“绳子”为“”。普通话通常只称“绳子”,只有粗大的绳或链条才称“索”,如:“船索”,“铁索”。

“颈”[kiaŋ]:梅县方言谓“脖子”为“”。普通话一般称“脖子”,只在书面语“颈项”、“颈椎”等词中才用“颈”。

客家方言保存不少古语。如“”,《广雅》谓:“澳,语也”,客家方言把语言争执称为“澳事”。客家话很多日常用语可在《吕氏春秋》中找到,客家话中的人物称呼在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也有体现:如称父亲为“阿爷”,称父母为“爷娘”,称姐妹为“姊妹”;

客家方言保存不少古义。如客家人称吃早饭为“食朝”,《左传》:“灭此朝食”;又如客家人称“天拂晓”为“天甫白”,“甫”是“始”的意思,“天甫白”是“天开始发白”,与《汉书·匈奴传》:“伤痍者甫起”的“甫”语义相同等。

客家方言保存不少古代读音,且有规律可循。清代语言学家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提出“古无轻唇音”,有“帮滂并明”,无“非敷奉微”,说现代普通话的轻唇音古代均读为重唇音。而客家方言读“飞”如“卑”,“负”如“辈”,“粪”如“笨”,“斧”如“补”;读“扶”如“蒲”,“肥”如“皮”,“吠”如“焙”;读“微”如“眉”,“尾”如“米(平声)”,“无”如“茅”等,是与古代一样,读轻唇音为重唇音。钱大昕又提出“古无舌上音”,有“端透定”,无“知彻澄”,客家方言读“知”如“低”,又称“值得”为“抵得”,舌上音都归舌头,这又与钱大昕“古无舌上音”吻合。

章太炎在其所著的《国故论衡》中提出“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纽”即“类”,中国音韵学曾把“声类”称为“声纽”),即是说今音“娘”、“日”二类字的读音在古代都属于“泥”类。今考客家方言,也跟章太炎所说吻合。如普通话读“尔”为“er”音,“乳”为“ru”音,属于“日纽”,而客家方言则读“尔”如“泥”(上声),读“乳”为“能”(去声),属于泥纽;又如《广韵》“女交”切出“铙、呶”等字,现在都归入“娘纽”,而客家方言则“女交”所切字读如“奴豪”切,归入“泥纽”。

清代古语音学的“殿后人”黄侃,提出“上古声母十九纽”,其中有“疑纽”,今普通话“饶、肉、日、冉、染、任、人、忍”等字都归为“日纽”,而客家方言则仍入“疑纽”。

2.吸收外来语并创造了一批特色词汇。吸收自外语者如“唛”(商标,来自英语mark),“针”[tsim44](接吻,来自马来语chium)。为外来事物创造的词如番背(外国)、洋油(煤油)、红毛泥(水泥)、荷兰豆(一种豆类)等等。

3.一些词汇意义与普通话有差异。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义异形,例如:叫(哭)、面(脸)、热头(太阳)、火蛇(闪电)、心舅(媳妇)等;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形异义,例如:古典(故事)、打靶(枪毙);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形相同,但意义范围不同,例如:“唇”,普通话指人或某些动物口周围的肌肉,客家话还兼指器物的口和边缘,如:锅唇、桌唇;“米”,普通话一般指稻米和去掉壳或皮以后的种子,如:糯米、花生米、高粱米,客家话只指稻米,等等;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而词义互相交叉,例如:“光”、“亮”、“明”,在客家话和普通话中都是同义词,都有相同的用法,如:火光、光芒、亮晶晶、亮相、明亮、明了,但梅城话用“光”的地方,普通话则往往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灯太光(灯太亮),又如“细”和“小”,“夜”和“晚”,“日”和“天”,“破”和“烂”等词都有词义交叉和用法不同的区别。

4.一些词的语法功能与普通话有差异。梅县话的一部分词在语法意义上与普通话不同,例如:“鼻”,除作名词鼻涕外,还作动词“闻”、“嗅”;“爱”,除作动词喜爱外,还作助动词“要”;“烧”,除作动词燃烧外,还可作形容词“暖和”和名词“柴火”。

5.一些构词与普通话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素次序、重叠式、附加式和单复音词等方面。有些并列式和偏正式合成词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不同,例如:紧要(要紧)、闹热(热闹)、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等,在词的重叠方式方面,单音名词、量词可重叠的范围比普通话大,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碗碗(每一碗),枪枪(每一枪),铲铲(每一铲)。梅县话的单音动词和形容词一般都不能单独重叠,如需重叠,后面一定要加后缀-ê,IPA[-ɛ],如“细细ê”(小小的),ê起弱化作用。梅县话有一种比较特殊的“XAA”重叠式,它的构词能力很强,每个中心词后的重叠嵌音均不同,而且一定要加后缀-ê,表示程度加深,例如:红邹邹ê(红艳艳的)、肥肥ê(胖墩墩的)。在附加式方面,梅县话常用的有“亚”(或“阿”)、“老”,后缀有“ê[ɛ](子)”、 “头”、“公”、“嫲”、“ 牯”、“哥”、“兜”(等),中缀有“晡”,如:亚爸(爸爸)、阿姐(姐姐),老妹(妹妹)、老公(丈夫),遮ê(伞),日晨头、下昼头、石头,鸡公、鸭公、手指公、脚指公、虾公、亚陈、亚娣、亚三、老张、牛牯、羊牯、蛇哥、鹩哥、涯兜(我们)、汝兜(你们)、佢兜(他们),今晡日(今天)、秋晡日(昨天)、夜晡头(晚上)等。在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比例方面,梅县话的单音词比普通话多。普通话有些复音词在梅县话是单音词,例如:兴(高兴)、识(认识)、皮(皮肤)、桌(桌子)等。

6.此外,中原语音的发展,粤语、沪语、居留地土著语等,或重或轻对客家方言的发展都有影响。如上面所举“茅搭闪”一例,古语没有这一相近的语音,而《金瓶梅》第五十七回:“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儿、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少干几椿儿也好”,其中的“没搭煞”跟“茅搭闪”音义均相近;又如“飞”,客家方言原读“飞”如“卑”音,现“飞机”的“飞”却是读“fei”(平音),不读“卑”音。

7.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方言不断创造发展。如“虹”。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古人称为“虹”,称这一类的东西亦为虹。《战国策》中提到“白虹贯日”。而客家方言则称为“天弓”。又如客家方言称“没意思”为“茅搭闪”。前秦古语中找不到这样的语言。按“六书”来说,“象形”造字法是古代造字的基础,有人说“康诰殷盘,佶屈聱牙”,不少古语现在读来确是“佶屈聱牙”,但古人语言与文字合一,在古代未必不文从字顺。今考客家方言“造话法”,亦可说是以“象形”为基础。在客家方言里可找出大量“象形话”。如上所说“天弓”就是象形。再如客家方言称“闪电”为“火蛇子”,“小雨”为“雨毛子”,“雾”为“蒙纱”,“茄”为“吊菜”,“蜉蝣”为“白翼子”,“木贼”为“驳节草”,“赤土”为“牛肝土”等,都是“象形话”。

语法特征

以梅县话(梅城口音)为例。

1.人称代词的领属格可以通过变韵调和加“嘅”的方法表示,例如:“你的”表示为([ȵia13])或“汝嘅(个)”。

2.有特殊的疑问代词,例如:脉个(什么)、脉人(谁)。

3.有特殊的名词和量词、动词和量词的配搭关系。例如:条鱼好大。

4.双宾语的位置比较灵活:间接宾语既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前,也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后。谓语可以重复,分别加在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前。例如:涯分佢一件衫。(我给他一件衣服。)涯分一件衫佢。(我给他一件衣服。)涯将一件衫分佢。(我给他一件衣服。)(注:分在上面例子中念bun1[pun44])

5.比较句的格式是甲—比—乙—过—形容词。例如:牛比猪过大(牛比猪大)。

6.动词各种体的表示方法:

a.动词前加“正[tsaŋ53]”,表示动作刚开始,如涯正食饭(我刚吃饭)。

b.动词后加“等[tɛn3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进行,如:涯吃等饭(我正在吃饭),你手ê拿等脉个(你手里拿着什么)。

c.动词后加“ê[ɛ]”(矣)或“过ê([ɛ])”,表示动作已完成,如:涯食矣(我吃过了)。

d.动词后加“忒[tɛt1]”或“讫”,表示过去完成,如:佢一个月就食讫四十斤米(他一个月就吃掉了四十斤米)。

e.动词前加“吂”表示动作未开始,如:涯吂食饭(我还没有吃饭)。

f.动词后加“转”,表示动作回复,如:汝着转汝嘅棉袄去(你再穿回你的棉衣)。

g.动词后加“下子”表示试一试,如:看下子(看一看)、听下子(听一听)。

7.通过变调表示近指和远指。例如:['kɛ ɛ](这里) [kɛ 'ɛ](那里)['kɛ]边(这边) [kɛ]'边(那边)(这里,'表示重音)

8.处置式只用介词“将”而不用“把”,例如:汝将桌搬转来(你把桌子搬回来),涯将碗打烂ê(我把碗打破了)。

9.有些词在句中的词序不同,例如梅县话的范围副词“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但两者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前者放在谓语后面或句末,后者放在谓语之前。例如:听一摆音乐添(再听一次音乐),影张像添(再照一张像片)。作副词用的“多”和“少”放在动词的后面,如:拿多丢ê(多拿一点),用少丢ê(少用一些)。梅县话的“倒”相当于普通话“做得到”的“到”,但两者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如:学得ê多知识倒(学得到很多知识)。梅县话的“去”和“来”放在宾语之前。例如:涯阿姆去桂林(我母亲到桂林去),阿姐冇来工厂(姐姐没有到工厂来)。有时这类句子的“去……来”要配合使用,如:汝去哪ê来(你上哪儿去了)?

10.形容程度深浅的表达方式不同。例如:形容词单用,表示一般程度,形容词重叠,后加“ê[ɛ]”,(受前一音节的影响,ê起同部位的音变),表示程度弱化。如:酸酸nê(酸酸的),形容词前加“[kuat5]”,表示程度强化,相当于“很”。如: [kuat5]酸(很酸);形容词前加“唔知几”、后加“ê[ɛ]”,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非常”,如:毋知几酸nê(非常酸);形容词前加“忒”表示程度过于,相当于“太”,如:忒酸(太酸)。

拼音方案

客家话拼音方案是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9月公布的广东拼音方案之一,以梅县话(梅城口音)为标准,以拉丁字母拼写语音,以右上方标数字表示声调。

1.字母

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其中r、w不用来拼写梅县话。ê 是字母 e 的变体,用以代表 [ɛ]。

2.声母

声母总数为19个。不以辅音为首的音节,称为零声母。列表如下:

注:资 zi1、雌 ci1、思 si1等字的韵母[ɿ]用i表示; [ȵ]与[ŋ]音位相差不多, [ȵ-]后接除[i]外韵母可统一标为[ngi-]。

3.韵母

韵母总数为74个。列表如下:

注: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i、ya、yo、yê、yai、yau、yu、yui、yam、yim、yan、yin、yun、yang、yong、yung、yab、yib、yad、yid、yud、yag、yog、yug;为方便对照,入声字标音的韵尾部可保留IPA[-p][-t][-k]尾部样式,相应地写为-p -t -k样式,而不写成-b -d -g样式。*凹发音应该为ngiab5[ȵap1],此处似乎借用了普通话的发音。

4.声调

*扶的发音还有pu2[pʰu44]。

分布

丰顺县汤坑镇汤南镇留隍镇3个镇约有11万人内部使用潮汕话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梅州地区(含梅江区梅县区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兴宁市)2区1市5县都通行梅州话。

到2013年,梅州本土梅州话使用人口超过500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