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螺旋星系

更新时间:2023-11-28 03:11

由pierre méchain在1780年发现。

星系简介

视亮度 9.4(星等)

视大小 10.2x9.5(角分)

详细信息

大量的h ii区和明显的旋臂图案表明,恒星形成过程目前正在m74的星系盘中活跃地发生着。这些区域还在光谱的紫外部分展示为明显的光块;参见astro-1航天飞机任务中,uit望远镜拍摄的图片。

整个星系显著的对称外貌可能是由席卷m74整个气体盘的整体密度波现象引起的,这可能是由附近星系的引力相互作用引发的。当盘中运行的气体云遭遇到这样的密度波时,它们会被加速推入漩涡状的波峰之中,然后再减慢下来,因此它们都会向旋臂聚集,使密度波增强。此外,邻近气体云的碰撞和并合也会发生,这一过程被认为引发了观测到的、沿着旋臂分布的恒星形成活动。

m74可能是一个非常小的物理星系群的主要成员,其他成员包括奇特的sba型棒旋星系ngc 660,奇异的sm型星系ugc 891(介于漩涡和不规则星系之间的混合类型),以及不规则星系ugc 1176、ugc 1195、和ugca 20。

对爱好者而言,要看到核心以外的部分需要好的观测条件。不过如果条件具备,一架4英寸以上的望远镜就能够明显显示出壮观旋臂的痕迹。在这样的望远镜中,核心部分显得相当局促、边缘锐利,周围弥漫的光晕和斑驳的星系盘可以追踪到直径6'到8'以外。一些暗淡的前景恒星可以在星系周围的视场中看见。更大的望远镜可以将暗淡的旋臂显示得越来越清楚,并且在大型业余设备(16英寸以上)中,旋臂之中和之间的斑块会变得可以辨认,这些是前景恒星,以及m74星系盘中的星团和星云。

已经有2颗超新星在m74中被发现:

超新星2002ap,2002年1月29日由日本人yoji hirose发现,当时的亮度为13.7等。这颗ib/c型超新星在2002年2月5日到12日曾经增亮到12.3等,被归类为“极超新星(hypernova)”,即爆炸恒星的质量至少是太阳的40倍。

超新星2003gd,世界时6月12.82日,在澳大利亚的黎明晨光中,由bob evans目视发现,当时的亮度为13.2等,并且已经开始变暗。这颗超新星是ii型超新星。

m74可以容易地通过娄宿三(白羊座alpha)来寻找;从这颗恒星开始,沿着经过白羊座beta到双鱼座eta(3.5等)的连线;m74就在双鱼座eta以北约0.5度、以东1.5度处;这条路线也非常适合用在messier马拉松之中。

在最轻微的光污染或者其他不完美的观测条件之下,m74也许会非常难找,因为它的核心几乎呈恒星状,并且星系盘和旋臂的表面亮度又相当低。找到一对恒星——-双鱼座103和105也许会有所帮助,它们位于m74东北方大约1度,寻找一对相距约3'、呈南北方向排列的10等恒星(译注:按照gsc星表,这两颗恒星的亮度应该为12等);m74就在这对恒星以西约6'的地方。

附近的双鱼座eta星是一对双星:子星a,3.7等;子星b,11.0等;方位角(pa)19度,角距1.0"。

messier马拉松经常会在傍晚时错过这个星系,因为它就位于天空中“messier真空地带”的边界附近。只有球状星团m30才比这个星系更容易被漏掉。

几乎呈恒星状的星系核在1860年错误地被f.w. argelander当作一颗恒星编入了“邦纳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之中,编号为bd +15deg 238。

星系图像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发的哈勃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近日捕捉到了幻影星系的新图像,该星系的正式名称为M74,位于距离地球3200万光年的双鱼座。据悉,M74星系由约1000亿颗恒星和2条对称的旋臂组成,也被称为宏观螺旋星系的典型范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