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30 21:16
本书是被海外报刊称为“南高原抒情王子”的彝族青年诗人沙马荣获大奖的诗集,诗人以哲人的思虑直面世事的变迁和人性的脆弱,作品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笔触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领域,热切呼唤文化的自觉和良知的期望,以广阔的视野揭示一个民族的灵魂图景。其作品清新奇异,意象瑰丽,文采斑斓,具有浓郁的民族情结和独特的抒情个性,诗句感人肺腑,读来撼动灵魂,让人落泪。
沙马,彝族青年诗人,少数民族文学新生代前沿作家,民间思想探索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长于南高原一个边远山寨,少年时代开始写作生涯,大学文化,曾在《诗刊》、《中国作家》、《民族文学》、《星星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中国诗人》、《诗选刊》、《扬子江诗刊》、《散文选刊》、《散文诗世界》、台湾的《葡萄园》、《秋水》、《海鸥诗刊》,美国的《新大陆》,澳门的《中西诗歌》等海内外知名报刊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在多家主流网站设有主页或专栏。著有诗集《梦中的橄榄树》、《灵魂的波动》、《沙马诗选》,散文集《虚幻的面影》等。其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等多个语种在国外发表与交流,连年入选《中国最佳诗歌》及数十种重要选本,部分诗作被谱曲传唱。外国学者著有研究其诗歌的外文专著。2002年获中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奖,2003年获第四届四川省文学奖特别荣誉奖,2006获第三届四川省民族文学创作奖,2009获第四届四川省民族文学创作奖等。海外报刊评述为“具有异质文化的视野和探索者精神的民间思想家” 、“地域写作代表性诗人,南高原抒情王子” 。
沙马先生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南高原地域文化,努力发掘彝族文化精神,力求向世人展示南高原人文地理与彝族文化、彝人的精神幻象与灵魂图景。
流浪的彝人(序诗)
第一辑:橄榄树在梦中结满果子
回想家园
慢慢过去的日子
眺望的眼睛默默黯淡
河之两岸
火塘
火之鸟
火葬地
倾诉:在南高原大裂谷以西
橄榄树在梦中结满果子
回忆的歌谣
渴望
南高原:火与神话的怀想
在落漠寂静的山岗
第二辑:歌谣在南高原飘动起来
颂辞
怀想荞地
山地故事
勇士
比摩
山神树
关于石头
祈雨:与神灵作片刻交谈
那个夜晚
一条路
灵魂的另一种独白
在路上,你想诉说什么
在南高原的火葬地
少女心弦最初的颤动
大地之子
山寨月夜
红果在秋天落下
在黄昏
第三辑:苦涩的花迷漫悲悯时刻
七月就要过去
洒拉地坡
在雪中
远离
那儿,有一个人
忆
梦呓
寻找那片叶子
询问
迷路
纯情少年
南高原女子
不要说出那个夜晚
雨落过
夜歌
哀伤的怀想
鸽子远远地飞走了
第四辑:野风吹拂着灵魂的方向
流浪的石头让人伤感
幸福的树
坟茔
回望
等候秋天的少女
好暖的草坡
女孩
春天的颂辞
起风的时候你没有语言
故事
爱情,闪电般过去
面对远方的一次随想
一种距离
等一个人
高原上,有一群人
为爱落泪
明天是否依然有梦
石头与鸟
花冠
荒屋
南高原玫瑰
爱是永恒的光芒(评论)
灵魂的喧响来自远方(代后记)
《灵魂的喧响来自远方》
很小的时候,在南高原的一个山寨,我学会了用谣曲吟唱内心的渴望。长大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会牵动我脆弱的神经,这是我所料未及的。在火塘、烈酒、兰花烟的氛围里,我企图去探寻一个民族的精神圣域,在无数次的找寻中,我的眼眶常常会无端地潮湿。这样的时刻,我写下了一些诗句:“......彝人之魂在火中唱出史诗/泪水流出的是谣曲/鲜血流出的是历史。”
物质时代的天空,闪亮、真切,所有梦想者的梦想,都将被证实或是毁灭。在这物欲横流的岁月里,诗意的生活已是一种奢求。手执长剑的理想主义者,只能孤独地漂泊在这个世界上。此刻,路痕迷离,回首苍茫。
站在高山之上,灵魂的喧响来自远方。
写作构成了我的人生空间,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往前走。力求自己的诗歌作品,让彝族文化中的宗教、民俗、谣曲和生存心态,在其间构成独特的风景。我渴望我的诗歌,被人类的生命和爱的光芒照亮。我活着,我热爱,所以我歌唱。
一朵花的灵魂停泊在哪里?听说只有死去的蝴蝶知道。
因爱恋而倾诉,我已感到时光如此地美妙。
彝族青年诗人沙马的诗歌作品弥漫着对生命深切的人文关怀,他将母语所包含的富有旋律感的话语指义,转化为具有特质的汉语表达,证实了文本所赋予诗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多元化的词义延伸。可以这么说,沙马的这种探索,本身充满着冒险精神。他的诗歌,独特而温暖,忧郁的基调让人着迷,其魅力来源于他诗歌中对彝族文化、哲学、民俗、宗教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融合,具有普遍的社会学意义。
因为生存、困惑、超越等因素,人与人之间在亲近的同时,相互疏离;因为梦想与爱,人们正努力从文化上彼此沟通。沙马的诗歌,揭示了人类在共同的文化探索中,彼此亲近和融合的可能。
沙马的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了现代诗歌优良的养份;诗中为人们展示了彝族文化的多彩多姿和博大精深,诗中充满了美妙的想象力和神秘的文化力量,韵味无穷,感动灵魂。
读沙马的诗歌,可以感受到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彝族文化内涵,似乎可以触摸到彝人生存中最为隐秘的精神内核。
所以说,越是民族性的,越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
沙马新诗集《梦中的橄榄树》在2002年荣获中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