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

更新时间:2024-04-28 10:58

梨树县,隶属于吉林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梨树县东与长春市隔东辽河相望,南与四平市区接壤,西与辽宁省铁岭市毗连,北与双辽市东辽河为界。介于北纬43°02′—43°46′,东经123°45′—124°53′之间,总面积32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梨树县下辖3个街道、15个镇、6个乡。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总人口71.7562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从境内长山遗址考证,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梨树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肃慎、夫余、高句丽、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迭居。

扶余地。

晋、后魏、齐

仍属扶余地。

高句丽所据。

渤海国扶余属地。

辽、金

属韩州,治所曾多次迁徙。

天德二年(1150年),州治所从柳河县(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移至九百奚营(今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偏脸城)。

属开元路咸平府

废府置卫,属辽海卫(治所今昌图老城)。

正德八年(1513年),居住在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海西女真族塔鲁木卫一部在部落酋长祝孔革率领下南迁至县境叶赫河岸定居,遂称叶赫部。

以柳条新边为界,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一部,北部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达尔罕王的旗属地。

嘉庆八年(1803年),蒙王招垦,始有山东、河北等地汉民徙入。

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辖区北部设梨树城分防照磨,始定区划。辖守善、瑞祥、新恩、惠远、永隆、太定、允顺、恩化、贞顺9个社,472个自然屯。

光绪四年(1878年),设县治,名奉化县,隶属昌图府。

光绪八年(1882年),县境南部隶属伊通州。

中华民国

废府、厅、州制,实行省、道、县制。

民国二年(1913年),县境南部隶属伊通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三月一日,奉化县更名梨树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天省更名辽宁省,梨树县隶属辽宁省。

日伪统治时期,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辽宁省北部市县设置伪四平省,梨树县为其属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废伪四平省,置辽北省。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撤辽北省,设辽西省,梨树县隶属辽北省、辽西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6月19日,撤辽西省。

1954年7月21日,梨树县划归吉林省。

1955年,梨树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梨树县各区称谓取消序数命名,恢复原地名称呼。

1956年4月,划归吉林省公主岭专区。

1956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怀德专区。辖怀德、梨树等10个县。

1956年10月6日,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

1958年10月23日,设四平专区。

1983年8月30日,撤销四平专区,改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梨树县隶属四平专区、四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6年10月6日,梨树县辖9个区、2个镇、38个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梨树县辖9个公社,276个管理区。

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区,梨树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

1960年2月6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梨树镇迁到郭家店镇。

1964年4月23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郭家店镇迁回梨树镇。

1968年,撤销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梨树县革命委员会。下辖4个镇、30个公社,303个生产大队

1971年2月4日,四平专区更名为四平地区。梨树县归四平地区管辖。

1976年1月,梨树县辖3个镇、31个公社,303个生产大队。

1980年初,梨树县辖5个镇、28个公社,333个生产大队、2536个生产小队。6月,撤销梨树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梨树县人民政府。

1983年8月,撤销四平地区,成立四平市,梨树县归四平市管辖。

1991年11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石岭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石岭镇管辖。

1992年3月6日,撤销梨树县沈洋、万发、东河、太平乡,设立沈洋、万发、东河、太平镇

1994年11月14日.撤销梨树县林海乡、三家子乡,设立林海镇、三家子镇

1995年6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12月,梨树县辖18个镇、14个乡;85个社区、336个行政村。

1999年,梨树县辖18个镇、14个乡: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孤家子镇、石岭子镇、小城子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喇嘛甸镇、刘家馆子镇、叶赫满族镇、万发镇、东河镇、太平镇、沈洋镇、三家子镇、林海镇、梨树乡、大房身乡、杏山乡、董家窝堡乡、白山乡、胜利乡、团结乡、泉眼岭乡、郭家店乡、河山乡、金山乡、小宽乡、双河乡、四棵树乡。

2000年6月29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5号文件: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同年8月20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8号文件:梨树县撤销团结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同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9号文件:撤销杏山乡、三家子镇河山乡,将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梨树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管辖。调整后,梨树县辖18个镇、9个乡。

2000年6月20日,经四平市政府、吉林省政府开发区办公室批准正式成立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正县级建制一级财政管理。将梨树县下辖的孤家子镇、石岭镇哈福村的鹿场、双辽市的绿野集团(现双山鸭场)、双辽农场、双辽种羊场划归到管理区行政管辖。现管理区所在地孤家子镇。

2002年,梨树县辖17个镇、9个乡。

2003年,梨树县辖: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石岭子镇、小城子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喇嘛店镇、刘家馆子镇、叶赫满族镇、万发镇、东河镇、太平镇、沈洋镇、林海镇、小宽镇、梨树乡、大房身乡、白山乡、胜利乡、泉眼岭乡、董家窝堡乡、双河乡、四棵树乡、金山乡。

2003年底,梨树县辖26个乡镇,其中镇17个:梨树镇、郭家店镇、蔡家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喇嘛甸镇、林海镇、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榆树台镇、小城子镇、东河镇、万发镇、太平镇;乡9个:梨树乡、白山乡、董家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大房身乡、双河乡、金山乡。

2005年3月4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四平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将梨树县的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团山子村、梨树镇的任家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獾子洞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撤销董家窝堡乡,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同年四平市人民政府下发《调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区划》文件:将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

2005年10月13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34号文件,撤销大房身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梨树镇管辖、撤销太平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万发镇管辖。

截至2006年1月,梨树县辖21个乡镇,其中6个乡、15个镇:梨树镇、喇嘛甸镇、郭家店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东河镇、万发镇、榆树台镇、小宽镇、沈洋镇、林海镇、刘家馆子镇、石岭子镇、白山乡、双河乡、金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共有33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99个)、313个行政村。梨树县的石岭镇已经划入四平市的铁东区,但没有操作,仍统计在梨树县内。

2010年12月24日,四平市政府举行石岭镇、獾子洞村行政区划调整交接仪式,梨树县政府与铁东区政府代表在石岭镇行政区划管辖权交接书上签字,梨树县政府与铁西区政府代表在獾子洞村行政区划管辖权交接书上签字。至此,2005年3月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四平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全部落实。从2011年1月1日起,四平市铁东区、铁西区将完全按照新的区划管辖范围运行。

2016年8月末,四平市将郭家店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划归其铁西区。至2018年末,尚未落实,又交梨树县代管,区划含3个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梨树县下辖3个街道、15个镇、6个乡。共304个行政村、2435个村民小组、41个社区。梨树县人民政府驻梨树镇向阳街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梨树县东与长春市公主岭市隔东辽河相望,南与四平市区接壤,西与辽宁省昌图县毗连,北与双辽市以东辽河为界。介于北纬43°02′—43°46′,东经123°45′—124°53′之间,总面积3232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梨树县地处长白山大黑山余脉东部张广才岭隆起带与西部松辽平原渤海沉降带交汇处,地质复杂。南部隆起带属大黑山余脉部分,多低山丘陵;北部沉降带处松辽平原东南部边缘,被白垩系、第四系地层覆盖。受晚侏罗系、白垩系构造运动影响,形成次级隆起和沉降。地层呈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构造特点,岩石以侵入岩和混合岩为主。

按巨型构造带划分,全县横跨两个相辅而行的新华夏系构造带,即张广才岭隆起带和松辽平原渤海沉降带。北部沉降带的松辽平原发育于白垩系和第四系,构造简单;南部隆起带的低山丘陵,构造复杂。两大构造带构成全境地质构造基本轮廓。

地形地貌

概况

长白山大黑山余脉由东部入境,向西南延伸,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极点叶赫满族镇大砬子山,532米(叶赫镇2005年7月划归四平市),低极点刘家馆镇大力虎村团山子屯,110.3米,相对高差421.7米。县境东南部为剥蚀地形,多低山丘陵,海拔300—400米,占全县总面积21.8%;中部为台地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以剥蚀堆积地形为主,海拔160—250米,占总面积44.1%;北部沿东辽河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势低洼平坦,风沙盐碱相间,以风积冲积地形为主,海拔112—160米,占总面积34%。

山峰

梨树县东南部属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山峰11座。

大砬子山

坐落在叶赫满族镇砬子沟村,为梨树县与辽宁省西丰县的界山。山体呈椭圆型,方圆约1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532米,基底花岗岩。远望似一巨大石砬压在山顶,故名大砬子山。山势陡峻,山底缓坡处植被茂密,生长着柞、杨、榆、槐、桦、椴等天然次生林和食用、药用植物。

四方顶子山

坐落在叶赫满族镇东部,梨树县与辽宁省西丰县的界山,与大砬子山南北对峙,基底花岗岩。因山体呈方形,顶部平坦,故名。山底植被茂密,生长着柞、杨、榆、桦等天然次生林。

大架子山

坐落在孟家岭镇孟家村和苏家村之间,北东—南西走向,山体呈三角形,有大小99个山峰,主峰海拔511.2米,基底花岗岩。1950年,在山顶建一座航测觇标,俗称大架子,故名。山坡和山底植被茂密。

庙岭山

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赵家屯南,三不管大山东北支脉,南西—北东走向,于连绵丘陵间异峰突起,主峰海拔489米,基底大理岩。表层覆盖较厚腐殖土,植被茂密。

白峰堆

坐落在叶赫满族镇南端,与辽宁省开原县老爷岭隔河对峙。北东—南西走向,面积约7平方千米,主峰海拔459.8米,山顶岩石裸露,风化成白色。

荒顶山

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山体呈椭圆形,主峰海拔438米,基底花岗岩,山坡底部有白云岩和硅灰石。山顶基石裸露,植被稀少。

三不管大山

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三不管屯,南与石岭镇交界,两镇界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428米,基底花岗岩。北延分为北东、北西两条支脉,连绵20余千米,山上植被茂密。清代和民国年间,地方官府少有管辖,故称三不管屯,山故名。

塔子山

坐落在石岭镇塔子沟村,石岭镇与四平山门镇的界山,南北走向,面积6平方千米,基底花岗岩。主峰海拔399.5米,唐代称此山为塔山。668年(总章元年),唐高宗李治遣薛仁贵等征高丽,拔扶余城(今四平市一面城),克南苏城(今没于二龙湖底),附近30余城皆降。为表彰此次战功,于此山顶建塔记功,故名塔山。清代,塔顶塌陷,现塔基废弛,残存瓦砾。据山顶可俯瞰四梅铁路和公路,战略位置重要。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东南路阻击战即发生于此。

孤庙山

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任家沟北,三不管大山的西北支脉。南东——北西走向,东南接三不管大山,西北连黑顶山,主峰海拔375米,基底大理岩。清代于山顶建一庙宇,故名。山势较陡,缓坡和山底植被茂密。

黑顶山

坐落在十家堡镇营城子村伍家屯南,东南接孤庙山,向西延伸至石岭镇境内。主峰海拔348米,基底花岗岩。山顶覆盖较厚腐殖土,远望如顶戴黑帽,故名。

铁汞山

亦称铁骨山、铁鼓山,坐落在十家堡镇龙湾村邵家屯北,南西——北东走向,主峰海拔341米。基底花岗岩,表层粗砂夹砾石,植被稀疏。

丘陵、台地

丘陵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半山区的孟家岭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呈带状与低山相接,连绵起伏,顶圆坡缓,海拔300—400米,少部500米以上。面积495.0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1.8%。丘陵间沟谷纵横,谷宽1—2千米,少数3—4千米。相对高差50—200米,最大高差380米。分布在县境南部低山丘陵向北部平原过渡地带,分为丘陵台地和波状台地,地势由南向北渐低。面积45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0.9%。

台地

丘陵台地分布在四台子至榆树台一带。受南部低山丘陵隆起的影响,地势起伏较大,海拔160—300米。坡度较大,剥蚀作用较强,沟谷发育,地形呈丘陵起伏。台地前缘有明显陡坎,台面浑圆,沟谷呈树枝状向四周放射。相对高差自南至北由30—50米降至10—20米。中部昭苏太河地带,北岸地形翘起,南岸相对沉降,形成高差20—30米的陡坎。

波状台地分布在蔡家、榆树台、小城子一带,地形呈波状起伏,剥蚀作用较弱,沟谷不甚发育。地势由南向北缓降,坡度较小,海拔由205米渐降至155米。相对高差由5—10米降至2—3米。

平原

除南部半山区外,平原区主要由低漫滩、高漫滩、一级阶地和沙坨地构成,约占全县总面积80%。地势由南至北缓降,海拔由200米降至110米。

低漫滩零星分布在县境西北部,面积较小,地势低平,渠系纵横,盐碱遍布,风积地形明显。高漫滩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地势由两侧微向河床倾斜。河漫滩前缘,平常高出水面2—3米,低洼处汛期常被淹没。上游段较窄,一般宽2—3千米,坡降较大。下游段一般宽3—5千米,最宽处8千米,坡度较小,地势起伏不平,低洼处呈盐碱化。

一级阶地主要分布在小城子、林海和梨树镇至喇嘛甸一带。阶地沿河不连续,两岸不对称,前缘与高漫滩相接,陡坎较明显。阶地地面宽多在5—10千米,最宽处20千米。除西部沙坨地及堤坎显示地形起伏外,其他地势平坦,海拔125—160米。

沙坨地呈不规整的带状覆于高漫滩和一级阶地之上,分布在县境西北部刘家馆镇、林海镇、沈洋镇部分地带,形成大小不等的风积沙丘。相对高差10—20米,坡度一般小于10度。大部分沙丘已成固定沙坨地。

气候特征

梨树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作物生长期日照、降水较充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朗气爽,冬季寒冷多雪,间有暖冬。气候特点雨热同步,能充分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年均日照时数2644.2小时,其中作物生长季节4—9月,日照时数1435.5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59%,平均每天日照8小时。日照充足,光能源较丰富。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厘米122.79千卡,光合有效辐射量每平方厘米60.17千卡。

土壤类型

梨树县受地质条件和土质影响,县域土壤类型较多。由南向北依次为山地石质土、灰棕壤、石灰岩土、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坡积土、冲积土、泥炭土、沼泽土风沙土和水稻土,共17个土类,39个亚类,47个土属,132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流量

梨树县境内有大小河流80余条,总长约1175千米,皆属辽河水系。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和东辽河、昭苏太河、叶赫河、条子河等较大河流。东辽河总流域面积10927平方千米,县内流域面积2468平方千米,约占东辽河总流域面积23%,占全县总面积60.3%;径流量1.54亿立方米,占全县径流量50.1%,年平均过境流量每秒17.8立方米,过境水量5.6亿立方米。昭苏太河流域面积1340平方千米,占32.8%,径流量11198万立方米,占36.4%。叶赫河流域面积282平方千米,占6.9%,径流量4185立方米,占13.6%。

按地域和年均径流量大体划分3个区域:北部平原区,面积211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51.7%,径流量1.22亿立方米,占39.6%;中部平原区,面积1083平方千米,占26.5%,径流量8290万立方米,占26.9%;东南部半山区,面积893平方千米,占21.2%,径流量1.03亿立方米,占33.5%。

河流

东辽河

古称南苏水,明代称艾河,清代上游段(柳条新边以南)称赫尔苏(克尔素、黑尔苏、黑尔逊)河;下游段(柳条新边以北)称东辽河。因其为辽河东源,与西辽河相对,故名。中华民国年间,废上游段赫尔苏河名,统称东辽河。东辽河源出东辽县辽河源镇萨哈岭五座庙,北流经东辽县、辽源市,在石岭镇小官地屯入境,注入二龙湖。从二龙湖水库调蓄流出后流入县境。向北流经石岭、孟家岭、蔡家、东河、双河、小城子等乡镇,转西流,经小宽、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北境,梨树县与公主岭市界河。折西南,流经沈洋镇、刘家馆镇,梨树县与双辽市界河。在刘家馆镇大力虎村陈家坨子屯西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境,在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与西辽河汇流为辽河,全长359.6千米。东辽河环绕县境东、北、西北3面,境内流长177.13千米,流域面积246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417万立方米。

昭苏太河

明代称大创忽儿河、元代称昭苏台河(蒙语意钱河),发源于十家堡镇王相村土门岭。西北折西流,经十家堡、梨树、白山、四棵树、喇嘛甸、大房身乡镇,在喇嘛甸镇张家桥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界。县境内流长85.7千米。流程中接纳营城子河、龙湾河、前乌拉脚沟、太阳沟、郭家店河、姜家店河、三叉河、董佩屯河、董大桥河、羊尾巴岭河、南奤河、戴家堡子河、长山堡河等支流,流域面积1136.5平方千米。横穿县境的较大河流。河道坡降平均2.3‰,弯曲系数1.45。年平均径流量11198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20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1立方米。

兴开河

原名新开河,1943年,伪满“开拓团”建梨树灌区时疏通中游及下游河道作为灌区排水渠,命名新开河。因与吉林省集安境内新开河重名,1988年经省批准更名兴开河。发源于县内万发镇东万发村,西北流经万发镇、泉眼岭乡、榆树台镇、林海镇、刘家馆镇,在刘家馆镇大力虎村汇入东辽河。上游原名东沟子,中游自雷家屯至张家堡子一带沼泽甸,下游称岳家沟子。全长83千米,流域面积828.91平方千米。河道宽20—50米,坡降平均0.98‰,弯曲系数1.38。多年平均径流量623.8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19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1立方米。

叶赫河

古称那木川河。十六世纪初,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一部,南迁至河岸定居,改名叶赫河,也称也合河、夜黑河。源出石岭镇十里堡村,西南流,贯叶赫满族镇全境。在杨木林村王家屯出境,入辽宁省开原市境,县内流长39千米。流程中接纳横道河、砬子沟河、崔家屯河、獐子河、张家河、团山子河、西沟、双河、杨木林河等支流河水,流域面积289.75平方千米。河道坡降平均3.3‰,弯曲系数1.2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4.7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70.5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8立方米。

二道河

发源于万发镇西万发村,北流,经东河镇、双河乡、小城子镇,在小城子镇注入东辽河,全长26.8千米,流域面积378.12平方千米。河道坡降平均0.98‰,弯曲系数1.31。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79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92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2立方米。

条子河

发源于石岭镇郭家沟。西北流,在石岭镇胡家屯出境,入四平市界。在梨树镇条子河村杨船口再次入境,转西流,在喇嘛甸镇胡家屯村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境。县境内两段流长23.75千米。流域面积243.34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1.76‰,弯曲系数1.2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60.4万立方米。

急水河

亦称积水河、汲水河。发源于郭家店镇双马架村。东北流,经蔡家镇,在下坎子村注入东辽河。全长17.75千米,流域面积60.09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9‰,弯曲系数1.08。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0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7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4立方米。

耿老河

又名龙吟河。发源于石岭镇梨树沟。东北流,在二龙山注入东辽河。全长13.5千米,流域面积71平方千米。河道坡降平均7.3‰,弯曲系数1.2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0万立方米。

石岭河

发源于石岭镇哈福村。东流,经石岭镇姜家洼子村金家屯出境,入辽宁省西丰县,汇入东辽河。县境内流长16.75千米。流域面积451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7.4‰,弯曲系数1.2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6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50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2立方米。

降水量

梨树县大气降水量特点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1986—2005年平均降水量556.41毫米,东南低山丘陵地带年均降水量650毫米,西北部平原区年均降水量480毫米。降水多集中6—9月份,占全年的77.8%。河川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3毫米,东南部最大深度150毫米,向西北递减为25毫米。

地下水

水层

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的控制和影响,按地形地貌分为低山区和平原区两大水文地质单元。南部低山区的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孟家岭镇,部分属古生代地层,部分属白垩纪地层,地势崎岖,水位埋藏深度一般3—5米,直接靠大气降水补给。低山区地下水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小型构造盆地分布在孟家岭程家屯一带的碳酸盐裂隙水,富水性好;火成岩裂隙水分布最广,但富水性差,在断裂带内裂隙水泉流量大,一般在0.28—1.3升/秒;山间河谷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汇集区,面积较小,含水层较薄,富水性弱,仅在沟谷相交处,水量有所增加。

中部和北部平原区85%以上属第四纪地层。中部平原透水性较差,水位埋藏3—5米,以下为透水性较强的沙砾石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北部河谷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大多10—50米,底部有强透水的沙砾石层,厚度3—6米。沿东辽河谷,地形平缓,含水层透水性较差,常有次生盐渍化现象发生。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广泛,形成孔隙潜水和孔隙裂隙承压水。受新构造运动和水流作用影响,含水层的宽窄、厚薄以及岩性颗粒的粗细均有明显差异。一般上游较下游颗粒粗,但厚度较薄,阶地后缘较前缘颗粒细,富水性相应变化。东辽河一级阶地富水性相对稳定,二级阶地从沈洋镇至榆树台镇北部以东,含水层颗粒细,富水性减弱,分水岭两侧黄土台地中冲积层裂隙、孔隙富水性极贫。

水量

梨树县地下水资源量丰水年3.48亿立方米,平水年3.22亿立方米,枯水年2.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3.13亿立方米。县境地下水具有季节性、间歇性、可恢复性。地下水资源量按河流分布大体划分4个区域:东辽河流域区2211.75平方千米,水量1.79亿立方米,占全县的57.9%;昭苏太河流域区1002.99平方千米,水量6669万立方米,占21.3%;条子河流域区131.10平方千米,水量708万立方米,占2.3%;叶赫河南部半山区流域区862.16平方千米,水量6078万立方米,占19.4%。

水质

梨树县地下水质好,化学成分多样。地下水受自然地理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影响,自南至北大致分3个水质带。

低山丘陵盐分溶滤带

带内沟谷发育,地面坡度大,水位埋藏较深,3—5米。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强,盐分被地下径流溶滤,泄入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化度每升0.05—0.5克,局部0.5—1克。石岭镇赵家沟东山村一社,孟家岭镇孟家村、大河沿村部分地域水质缺碘。

山前高平原盐分带

山前冲积洪积层和冰水沉积层地下水分布区。其中丘陵状台地地区因河谷发育,地面坡度较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径流交替作用较强,盐分多被泄入河谷。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每升0.1—0.5克。局部氯离子含量高,为氯化物重碳酸钙镁型和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矿化度每升0.5—1.0克。波状台地(二级阶地)地区,地面坡度较小,地下水径流变缓,水位埋藏较浅,氯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增高,形成重碳酸氯化物钙型或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矿化度每升0.1—0.5克。低洼地带盐分聚积,矿化度每升0.5—1.0克以上。

河谷低平原盐分带

河谷冲积层地下水区。其东部和南部地面坡度较大,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钠型。矿化度每升0.1—0.5克。辽河农垦管理区局部氯离子含量增高,矿化度每升0.5—1.0克以上。西北部地面平缓,水位埋藏浅,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弱,潜水蒸发作用增强,含化学成分复杂,水质恶化,矿化度每升0.3—0.5克,局部0.5—1.0克。土壤次生盐渍化分布较普遍,沈洋镇、林海镇及榆树台镇北部村屯含氟量较高。

森林资源

梨树县森林资源海拔在250—400米之间,山峦起伏,岗岭相连,山高林茂。东傍东辽河,中有石岭河,属温带针阔叶树混交林区。天然次生林树种有柞树枫桦山杨、椴树、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山槐等;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黑松、油松红松紫穗槐等。

矿产资源

梨树县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为硅灰石、大理岩、天然气、石油。梨树县矿藏100余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锌、石灰石、硅灰石、大理岩、花岗石等。已发现矿产3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1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3种,贵金属矿产2种,水汽矿产2种,余为冶金、化工辅助材料及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中硅灰石、水泥用大理岩质量好,储量大。硅灰石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原料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地;石灰石储量约10亿吨,已开发23个品种。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总人口71.75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775万人。男性、女性人口分别36.6479万人和35.1083万人。

政治

县委书记:赵光辉

县长:毕志杰

常务副县长:李乐新

副县长:王仪凤肖涤海陈跃男孙大海于世伟

经济

综述

2022年,梨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8亿元,同比增长7.0%,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7.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9.5亿元,同比增长0.4%,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6:9.5:34.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梨树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9个,其中500-5000万投资项目79个,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64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9%。其中,建安投资增长3.4%,房地产投资0.49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1.3%。商品房销售面积54949平方米,下降47.6%。

财税收支

2022年,梨树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39.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3.0亿元,同比下降35.1%。

2022年,梨树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57.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教育支出7.2亿元,同比增长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亿元,增长41.3%;公共安全支出1.5亿元,下降7.9%;科学技术支出739万元,增长185.3%;卫生健康支出4.8亿元,下降17.4%;节能环保支出2.0亿元,下降12.0%;城乡社区支出4.5亿元,下降23.3%。

人民生活

2022年,梨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60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6元,同比增长3.9%。

第一产业

2022年,梨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3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36.7%;牧业产值102.6亿元,同比增长10.7%;渔业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13.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3.8%。

农业

2022年,梨树县粮食播种面积24.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06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1万吨。

畜牧业

2022年,梨树县生猪出栏154万头,比上年增长5.4%;牛出栏16.8万头,比上年增长8.5%;羊出栏23.2万只,比上年增长7.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梨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从行业分类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9%;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1.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5.8%;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46.6%。

建筑业

2022年,梨树县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31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9.2%。从产值构成上来看,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1.29亿元,其他产值0.15亿元。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梨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4户。1-11月份,梨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372万元,同比增长81.8%。其中,参与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692万元,同比增长238.5%。分行业看,1-11月份,道路运输业1681万元,同比下降15%;商务服务业3677万元,同比增长165.3%。 

国内贸易

2022年,梨树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5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64亿元,同比下降7.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亿元,同比下降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1亿元,同比下降7.6%。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销售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2.6%,零售业销售额21.4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业营业额0.3亿元,同比增长1.5%,餐饮业营业额3.8亿元,同比增长6.9%。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2.7亿元,同比增长10.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7.1亿元,同比增长19.4%。

交通运输

交通

“京哈”、“四梅”、“哈大”铁路、“长大”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主动脉从梨树县境通过。境内有火车站3处。

运输

2022年,梨树县客运总周转量6623万人千米,同比下降57.5%;货运总周转量1153205万吨千米,同比下降13.4%。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153868万吨千米,同比下降13.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8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983人。普通中学46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70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176人。小学207所,小学专任教师2209人,小学在校学生23835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441个。其中:医院10家,卫生院29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0家,村卫生室286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和其他卫生机构2家。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2876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4808人,卫生技术人员3176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梨树县共有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4个,床位862张,其中民政局第四福利中心从2022年6月开始改建,至今未竣工,床位100张。22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49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519人。

2022年,梨树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22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92人,全县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98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412人。

2022年,梨树县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550元、410元。全年发放救助资金10301.7万元。

2022年,梨树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栋、58382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40个、25.76万平方米;建设各类标准球场10个,推动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载:“以其时此地多植梨树,因名之。”《梨树县志》(1934年版)载:“此地原属高句骊,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招(昭)苏河、苏龙起等号。城在昭苏河里,故名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故又曰昭苏。所言梨树者,盖由里苏转音耳。”1960年编修的《梨树县志(初稿)》载:“梨树城原为今县城北八里之偏脸城。因城北半里许有一棵粗大梨树而得名。1821年(道光元年)昌图厅设分防照磨时,拟建官署于此,故称梨树城照磨。因城在山顶,与昌图厅往来中隔昭苏太河,需涉水跋山,甚为不便,便在昭苏太河以南另建新城。城移地而未易名,便称新城(今梨树镇)为梨树城。”

《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物产命名说有一定史实根据。因旧梨树城(偏脸城),从明至清代不仅城北半里许有一株粗壮的大梨树,城内也多植梨树。但《奉化县志》未确指“此地”为旧城,致使后人误为新城。故《梨树县志》(1934年版)有“梨非本地特产,少有植者,亦非佳品。以地多植梨树命名,此臆说也”的断语。认为梨树由“里苏”转音而来。

《梨树县志》(1934年版)所记“此地原属高句骊”,“以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号”与史实不符。赫尔苏原为清代东辽河上游(柳条新边以南)的河名,满语为海边盐池所生之草,并非高句骊时代的河名。昭苏河,元代称昭苏台河。“昭苏”蒙语为“钱”,意为钱河,非高句骊时代的河名。苏龙起是蒙语苏木之转音,为屯落之意。此地“原属高句骊”,“以苏姓得名”,“由里苏转音”等推断,实有臆说之嫌。城移地而未易名说较为确切。

偏脸城为金代韩州古城遗址。元灭金后,州虽废,但州城仍为开原北上的重要驿站——韩州站。清代前期至中期,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重要驿站。后因站废名失,当地人便因城内外有梨树,称为梨树城。古城地处交通要路,为金代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至燕京(今北京市)必经之路。金天德二年(1150年),因“州非冲途”,将韩州治所从当时的柳河县(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移至交通条件便利的九百奚营(今偏脸城)。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此设分防照磨时,驻地仍选址交通要塞上的旧梨树城(今偏脸城)。动工建署时,发觉其与昌图厅中隔昭苏太河,交通不便,遂移至河南4千米处(今梨树镇)建署,仍称梨树城分防照磨署,驻地称为梨树城。旧梨树城则依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偏脸,称为偏脸城。

《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记载:“照磨署初在梨树城,后移至县治街。”证明梨树城与县治街本非一地。是由梨树城移至县治街(今梨树镇奉化大街)。日伪时期日本人编写的《四平街案内》记载:“偏脸城为古之梨树城”。访当地高龄老人证实:偏脸城即古之梨树城,因古城北有一粗大梨树而得名。“物产命名说”和“城移地而未易名说”与历史相符,梨树县名源于当时物产“梨树”较为合理。

文化遗址

梨树古城原名昭苏城,因在昭苏太河右岸而得名。传说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苏,死于此地。为纪念他,将此河命名为昭苏太子河。昭苏为蒙语,意为有很多钱。

梨树古城位于今梨树镇北偏东4千米,南临昭苏太河,北依白山丘陵,城垣依山势修筑,因地势不平,西北高而东南低,方位偏斜,形成“偏脸”状,故民间又称“偏脸城”。偏脸城地处今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北白山岗南坡,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垣雄阔方正,为夯土而成,城垣周长4318米,顶宽1米,基宽12米,最高处达7.4米,城垣四角筑了望台(又称角楼),高出城墙2米。古城开有4座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城墙外有护城河。除了南墙破坏较严重以外,其余三面城墙尚存遗迹。该城原为辽代九百奚营治所,金初称“合叔勃”,是宋金时期重要交通孔道。金末蒙古贵族挥兵攻金伐宋,古城毁于这场浩劫之中。此后数百年间,古城一直沉睡在旷野之中,渐渐被人们遗忘。20世纪60年代,文物部门将梨树古城定名为偏脸城,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梨树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古城的城垣中并没有驻多久,便移至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围早年曾是一片沼泽地,清嘉庆年间形成屯落。分防照磨衙署迁至奉化屯后,最初那里并无城垣,四周都是开阔地,无险可依。后来衙署为防“匪患”,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垒土为墙,作为防御工事。还在壕上建桥以便出入,街口处连接民房立了东、西、南、北4个门,在门旁设了炮台。城墙高4.5米,墙上筑垛口,高1米,城内设马道,状似土围子。清同治四年(1865年),马国良(号称“马傻子”)起义军曾攻破奉化土墙,四门倒塌,起义军冲进城内,杀官逐吏,开狱分仓。

清末奉化设县后原驻奉化的梨树分防照磨移驻八面城。初设县时,奉化早年修筑的土围子已夷为平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防义和团和土匪,知县王顺存召集绅商募捐,修筑城墙。知县鲜俊英继任后,继续修筑,才最后完工。城墙周长9000米,城外护城河上宽5米,深5米,底宽3米。该城墙到解放前已倒塌殆尽。

民俗文化

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二人转起源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当时最著名的二人转艺人齐姓,其艺人谱系“齐家蔓”。第二代传人刘姓,出生在梨树县林海镇。《小两口串门》是已知的由梨树县二人转艺人双菊花创作的最早剧目。民国时期,梨树二人转从艺人员达百余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300多出,小曲小调近180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岳永丰班、金凤山班等8个戏班,唱遍整个梨树及四平、双辽、怀德和辽宁北部各县,远近闻名,曾有“八大戏班闹梨树”之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艺术在清朝末年的梨树大地上根深叶茂,遍地开花。1950年,梨树成立“梨树艺人剧团”,1956年更名为梨树县地方戏队。

梨树二人转有着200多年的历史。2009年,梨树二人转艺术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梨树县又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

2011年7月9日,由中国曲协授予的“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落户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由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将“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授予梨树县。

风景名胜

梨树县旅游景点有叶赫那拉古城叶赫那拉城转山湖游乐园、偏脸城遗址

著名人物

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生,吉林梨树人。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荣誉称号

梨树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第三批城镇化试点地区

“中国二人转之乡”

“中国诗歌之乡”

“中国硅灰石之乡”

“国家级(食品类)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7月30日,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2021年11月,拟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十佳县。

2022年4月14日,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45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