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29 08:58
西藏吐蕃时期古藏文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最初的梵夹装是用于装订已刻写经文的贝多罗树叶。其过程是依次将贝叶经摞好,在其上、下各夹配一块与贝叶经大小相同的竹片或木板,并在夹板中段打两个圆洞,用绳索两端分别穿入洞内,将绳索结扣。
梵夹装可分为箭杆本、一肘本、短小本三种,分别长60~70厘米、40厘米、25厘米。西藏萨迦寺中藏有一部手抄的80厘米特大梵夹装藏文佛经。梵夹装形式的经书有全集中的部分专著,也有一本著作中包括的卷、品的章节。
有些藏书单位,分别列为帙、函、夹、卷、类、种、品(或章)等7项,主要是帙(一包,如全集、文集等)、部(一夹,通常是一部专著)、卷(一夹中的一个大专题)、品(一卷中的一个小专题)等4项。梵夹装一般将帙、部、卷、品的名称都列为专页置于前面,书籍前有数页颂赞韵文,后有数页包括著者、成书年代、刻版地、赞助人等的文字,每页正面左侧标明卷、品、页码。
全书通常用古藏文楷书、行书、草书体抄写刻版。除墨笔写印外,也有用朱红、金银粉汁写成的。在珍贵的佛经抄本中,还在雕漆梵夹装上镶有松耳石等珠宝。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等佛教经典的装帧形式都以梵夹装为主。
梵夹装:
古书装帧形式之一。源于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古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经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书写在贝多树叶上。《酉阳杂俎》卷十八:“贝多,出摩伽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中国隋代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面厚大,横作行书。
约经多少, 缀其一边,牒牒然, 今呼为梵。”元代胡三省给《资治通鉴》作注,于唐懿宗“自唱经,手持梵夹”句下,注曰“梵夹者,贝叶经也以板夹之, 谓之梵夹”。表明梵夹装,系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所以也称之为“贝叶装”,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竹片或木板于夹板中段, 隔开一定距离, 连同经叶垂直穿两个小圆洞。
再用绳索两端分别穿入两个洞,直至穿过另一边的夹板,将绳索勒紧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
早期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不同于印度。先后采用过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这种材料制作的书籍,无法采用梵夹装;且梵经译汉,亦无所谓梵称。
故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没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少数民族语文之后,例如藏文、蒙文藏经,其用纸张书写或雕印的经叶,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种经集数叶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非贝叶经的梵夹装,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可称为梵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