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角斑病

更新时间:2024-04-10 11:46

棉花角斑病是由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引起的、发生在棉花的病害。该病在棉花整个生育期中,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以叶为主。叶、茎、棉铃上均产生深绿色、油渍状(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变黑褐色,叶上病斑半透明。

病原特征

棉花角斑病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学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Smith) Dye),也称棉角斑病黄单胞菌,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1-3根单极生鞭毛,有荚膜,大小为(1.2-2.4)微米×(0.4-0.6)微米。

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淡黄色、圆形、有光泽、边缘整齐的菌落。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最高为36-38℃,最低为10℃。致死温度为50-51℃处理10分钟。病菌在休眠阶段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很强,干燥条件下能耐80℃的高温和-28℃的低温,在染病的棉絮上,72℃的高温下可保持生活力36小时;但在生育活动情况下抵抗力不强,该菌的纯培养对光线很敏感,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15分钟,大部分菌体死亡,在40℃的高温或0℃以下的低温也很容易死亡。病菌耐酸碱度的pH范围为6.1-9.3,最适pH为6.8。

该病菌的寄生专化性很强,寄主范围除棉花外,仅在秋葵黄蜀葵上偶有发生。病菌还存在有生理分化现象, 在中国以外已鉴定出18个生理小种。

为害症状

棉花角斑病可为害棉苗、叶片、茎秆及棉铃。

(图注:1.棉枝上黑色条状斑块2.叶脉型病斑3.角班型病斑4.子叶上病斑5.苞叶上病斑6.棉铃上病斑7.病原细菌)

侵染循环

该病菌主要在棉籽上越冬,棉籽内外都可带菌。病菌多附着在种外短绒上,少数在种内。据测定棉籽上的短绒、种皮、子叶带菌率分别为65%、17%、16%,所以带菌棉籽是主要的侵染来源。病菌在种子上能存活1-2年。病菌还可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但病残体在潮湿土壤中分解后,病菌随之死亡。所以只有未分解的病残体上的病菌才可以作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由于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病菌不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在轧花时,棉籽短绒上的病菌能相互传染。当带菌棉籽发芽后,病菌首先为害子叶,在潮湿情况下,病斑处溢出大量菌脓,借风、雨、昆虫传染,进行再侵染,干燥的菌脓与尘土相混后,也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借雨后寄主体表的水膜从气孔侵入,初侵入时仅为害气孔四周的细胞,以后不断繁殖为害周围叶肉组织,侵入后一般经8-10天即出现症状,以后又侵害蕾铃,直至纤维和种子,使种子带菌。病菌也可从伤口侵入。

流行规律

棉花角斑病的发生和温湿度有密切关系。高温高湿发病重。苗期土温为10-15℃时,幼苗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当土温达到16-20℃时,发病较多,而在21-28℃时,发病最烈(原苏联报道为14-22℃),土温超过30℃时发病又减少。土壤湿度(含水量)达40%时,病害发生严重。在棉花生长期,旬平均气温高于26℃,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病害成直线上升趋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一般现蕾以后,降雨愈多,尤其是暴风雨,病情发展愈快。在中国新疆是灌溉棉区,灌水后田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扩散,灌水次数多且量大,则发病严重。一般在7-8月病害易流行。

此外,连作愈久,发病愈重;轻壤土发病率高于重壤土;大风侵袭时,沙粒飞扬打伤棉苗,利于病菌侵入;虫害、暴风雨及机械等造成伤口多,病重;过度密植,使植株柔嫩或徒长,田间湿度增大,则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