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朱雀

更新时间:2024-01-25 13:49

棕朱雀(学名:Carpodacus edwardsii):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雄鸟额和眉纹淡玫瑰红色,贯眼纹红褐色。头顶、后颈和上体红褐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尾黑褐色,外翈羽缘红褐色。两翅亦为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羽端为淡玫瑰色或灰白色。颊、颏、喉和上胸淡玫瑰红色,其余下体红褐色。

形态特征

雄鸟额和眉纹淡玫瑰红色具纤细的暗色羽干纹和丝绢光泽,尤以眉纹较亮白,眼先和眼后红褐色,形成一条宽的贯眼纹。头顶、枕、后颈、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体概为红褐沾紫或玫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尤以背、肩部纵纹较粗著,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羽干纹较细窄而不明显或无羽干纹,有的头和尾上覆羽还沾玫瑰红色。尾黑褐色,外翈羽缘红褐色。小覆羽红褐色,大覆羽和中覆羽暗褐色,羽缘红褐色,先端淡玫瑰红色,在翅上形成两道玫瑰色翅斑,初级覆羽、小翼羽和飞羽暗褐色,羽缘红褐色。颊、颏、喉和上胸淡玫瑰红色具细窄而不甚明显的暗色羽干纹,其余下体红褐色,下胸和腹沾紫红色或红色均具细窄的黑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翼下覆羽暗赭褐色微沾红色。

雌鸟上体赭褐色具暗褐色羽干纹,眉纹淡赭黄色或皮黄色,在眼前段较窄,在眼后较宽。两翅和尾黑褐色,外翈羽缘较淡,中覆羽尖端灰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羽缘皮黄色。下体赭黄色或暗皮黄色,颏、喉、胸和两胁具黑褐色纵纹,尤以喉部纵纹较粗著。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褐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30克,♀25-30克;体长♂145-175毫米,♀143-170毫米;嘴峰♂11-15毫米,♀11-14毫米;翅♂72-81毫米,♀72-79毫米;尾♂60-70毫米,♀61-72毫米;跗蹠♂21-24毫米,♀21-24毫米(指名亚种)。

栖息环境

栖息于高山灌丛、草地、裸岩和山上部针叶林、竹丛和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较高,夏季在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有时可到海拔51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冬季可下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与阔叶林中;在中国四川的指名亚种栖息高度稍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800米的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高山灌丛。棕朱雀喜马拉雅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指名亚种见于甘肃南部及四川西部山区。

生活习性

迁徙: 留鸟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也结成小群,尤其是秋冬季节喜集群。主要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休息时多站在树上或灌木上。性胆怯而机警,在地上觅食时,遇有惊扰,立刻飞到树上或藏匿于竹丛和灌丛中,活动时亦较安静,较少鸣叫。

食性: 主要以草子和植物种子为食,也吃果实和少量昆虫。所吃的几全为植物性食物,主要有禾本科、沙草科等杂草种子、麻子、野葡萄、草莓以及十字花科种子和菜子。

叫声:通常无声;金属音twink及似喘息的che-wee叫声。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和尼泊尔。

中国:分布于四川中部峨眉山、宝兴、天全、南部峨边、美姑、甘洛、西部康定、二郎山、北部平武,甘肃南部舟曲,云南西北部丽江、怒江与澜沧江山脉、西部泸水、盈江、碧江、腾冲和西藏南部亚东、嘎宗、察隅、桑曲、久东、排龙和东部昌都地区南部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营巢在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疏林灌丛地带,置于离地不高的低矮灌木和野生玫瑰丛中。巢呈杯状,用枯草茎、草叶和细根等材料构成,内垫兽毛。每窝产卵多为4枚,卵蓝色、被有黑色或深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3.0毫米×16.8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保护

棕朱雀在中国(除四川局部地区)还较常见外,其他地区已很稀少,不常见。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