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12
棕翅鵟鹰(学名:Butastur liventer)体型与鹰相近,身材、尾羽和跗 足庶 都显得很修长;但它们的翅型又接近于鵟,不像多数鹰类那样显得宽圆,而是呈长矩形,后翅缘显得平直,翅膀收起后飞羽尖几乎伸到尾羽稍。背部尤其两翼泛较艳的砖红色,头顶、颈项、上背灰褐色,具微暗色羽干纹,逐渐至下背和尾上覆羽转为赤褐色。尾亦褐栗色,具四条窄的黑色横斑和黑色端斑。飞羽粟褐色,具黑色横斑和暗色尖端,翼下粉红白色,具暗色横斑。下体大都灰色,喉微具白色条纹,胸灰色而具暗色羽干纹。腹、腿和尾下覆羽雪白色。嘴黄色,具黑色尖端。脚橙黄色。
棕翅鵟鹰头、颈和上背灰褐色,羽轴纹较暗,背和翅上覆羽灰褐色,缀有棕色;腰和尾上覆羽赤褐色,尾棕栗色、尖端淡灰色,具黑色亚端斑和3道窄的黑色横斑;翅缘白色,外侧覆羽和初级覆羽棕色,尖端褐色;飞羽棕栗色,尖端和外缘缀有褐色,内翈基部羽缘有宽的白色和窄的黑色横斑;最内侧次级飞羽暴露部分灰褐色。下体灰色,具不明显的黑色羽轴纹。肛区和尾下覆羽纯白色或此黄白色。格里腿羽亦纯白色。
幼鸟头、颈和整个上体褐色或棕褐色,具淡色羽缘,前额更淡和具一白色眉纹;背较暗,具粗著的黑色条纹,翅覆羽具白色斑点和横斑。颏、喉白色,两侧褐色,其余下体淡灰色,具细的黑色轴纹和模糊的白色横斑。肛区、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白色。
大小量度:体长350-400毫米,嘴峰28-31毫米,翅雄261-275毫米、雌264-280毫米,尾139-145毫米,跗蹠62-66毫米。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疏林、灌丛与河岸地带,有时也出现在农田和村屯附近。喜欢出入在开放的有龙脑香树的丛林林地和树木繁茂的大草原,通常靠近溪流和湿地。也生活在有稀疏的树木灌丛、稻田和其他类型的环境中。可以在平原和丘陵,甚至在苏拉威西岛的城市中看到。这些鸟类从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但首选栖息地低于800米。
常站在树顶枯枝上或电线杆上,性孤独,单独活动。飞行轻快,动作敏捷。飞行时两翅不断鼓动,有时作直线飞行,有时围绕着某一地点作圈状翱翔。迁徙时通常下午3-4时成群在栖息地上空不停地盘旋,直至黄昏,才在栖宿地山坡树林中停息。通常贴近地面飞行或栖于窥伺猎物,也常徘徊于地上捕捉食物。通常分散活动觅食,但在迁徙期间,常结成小群,伴随追逐小型鸟类南迁。一旦检测到猎物,它就会下降并猛烈地打击,通常在高草的中间,然后返回另一个栖息地。
主要食物有小形啮齿动物、小鸟、蛇类、蜈蚣、蜥蜴、蛙类和各种大型昆虫等。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和越南。中国国内6月见于云南景东和西双版纳的勐养。
营巢于山地森林地带,常在疏林中树上或开阔地带孤立的大树上营巢。繁殖期在不同中的地区有所差别,在印度筑巢季节3-6月。在苏拉威西岛产卵主要在6月。巢是用树枝建造的相对较轻的结构,被放置在树木中不同的高度。有时也被放置在树木繁茂的区域边缘。每窝产卵2-3枚,卵有大小为平均46.3毫米×37.8毫米。其孵化时间是不确定的。尚不清楚幼鸟在巢中的停留时间以及亲鸟养育的时间。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棕翅鵟鹰分布面积仅为10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可能低得多,分布密度似乎相当低而且在下降。 在爪哇岛,该物种的数量直很少。在泰国东北部已经消失,邻近的老挝和柬埔寨也在不断下降。 即使它们可以以稻田作为狩猎场,但人类的存在和林地开放及照明对棕翅鵟鹰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该物种的数最多可能达到1000只。 估计总数量在670-6,700只之间。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