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9 18:36
棕背田鸡(学名:Zapornia bicolor):体重72克;体长197-250毫米。额、头顶、枕、颈侧以及胸均暗石板灰色,后颈、背、翅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亮棕褐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暗褐色。腰暗灰褐色,尾黑褐色。颏、喉棕白色,腹暗灰褐色,具暗橄榄褐色横斑纹。体侧与背同色,尾下覆羽黑褐色,腋羽棕褐色。虹膜红色;嘴偏绿,嘴基有红色斑,脚和趾为暗红色或砖红色。
棕背田鸡是一种中等体型并具明显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鸡。雄雌同色。头颈和下体深烟灰色,顶和枕部颜色较暗,头侧颜色较淡。上体自额部至尾部,包括两翼的表面、内侧飞羽均为橄榄色。尾上覆羽缀有白斑,飞羽为黑褐色。颏部和喉部为白色,胸部及腹部中央呈暗灰色,并具有暗橄榄褐色的横斑。虹膜红色;嘴偏绿,嘴基有红色斑,到繁殖期时这个红斑更为鲜艳;脚和趾为暗红色或砖红色。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虹膜褐色而不是血红色。
与红胸田鸡相似,但此鸟上体棕褐色与头、颈及下体暗灰色形成鲜明对比,与红胸田鸡明显不同。
大小量度:体重72克;体长197-250毫米;嘴峰19-27毫米;翅96-119毫米;尾52-60毫米;跗蹠35-39毫米。
棕背田鸡是高地物种,生活在海拔1000-3600米处,也可生活在较低地带,在中国云南为海拔400-2500米,在中国西藏为海拔2500米以下。栖息于水稻田中或其周围的小片树林、小片的沼泽地和林中小溪,有树遮荫的岸边和有草的池塘,通常在植物浓密处隐蔽,在开旷地觅食。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出现在林中草地和河流两岸的沼泽及草地上。在水稻田、溪流、沼泽、草地、苇塘及其附近草丛、灌丛、湿草地附近地带活动。
留鸟。喜欢在一边有植物覆盖,另一边有开阔草地的溪流活动,其生活习性很像红脚苦恶鸟。常在早晨和傍晚出来到开阔的草地上活动,晨昏从隐蔽处出来在草地上觅食,遇到危险时则急速往草丛或水边奔跑,到水边后或是进入水中游泳或潜水,或是飞到水域的对岸隐蔽,有时在受到威胁时常常压低头部和尾部在地面上奔跑,或躲藏于草丛或灌丛中。平时则为颠簸慢行。叫声由粗哑的喘息声引出拖长声的下降颤音。
不善鸣叫,即使在繁殖季节也是如此。杂食性,吃蠕虫、软体动物、昆虫和沼泽地植物的种子,主要以各种水生昆虫为食。啄食时动作迅速,双翅下垂,尾竖立并频繁摆动,也能在人类生活区附近的开阔地觅食。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及贵州等省区。
繁殖期为5-8月。5月中旬至8月底在印度繁殖,8月上旬在泰国西北部。营巢于稻田地和附近水域岸边草丛与灌木丛中的地面上,也在离水域不远的森林中的林下灌木周围的潮湿地面上,或建在灌木上、树上,离地面1-2米,最高为7米,也建在被水稻田包围的、或水稻田与水稻田之间的小片沼泽地中。单配制,两性共同筑巢。巢粗放,用细树枝和杂草松散搭成。每窝产卵5-8枚,雌雄轮流孵卵。卵很像红脚苦恶鸟的,但颜色更鲜艳。卵的大小平均为33.9毫米×26.1毫米,最大36.3毫米×25.3毫米和35.3毫米×27.0毫米,最小31.3毫米×26.1毫米和32.3毫米×25.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地破坏包括工业、水利、捕鱼、放牧、开荒、放水养苇与割苇等,破坏了其栖息地。天敌吃掉其卵和幼雏,如猛禽、渡鸦、黄鼬、艾虎、狼、赤狐等。因棕背田鸡的珍稀价值,不法分子图利而大量捕猎。
2022年9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石棉县管护总站监测巡护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竹马区域内观测到棕背田鸡(Zaporniabicolor)种群,共5只,其中成鸟2只、亚成鸟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