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

更新时间:2024-09-10 15:34

棘胸蛙是无尾目叉舌蛙科棘胸蛙属动物,又名石蛙,土名山蚂拐。其鸣声洪亮叫出梆梆声,故又称梆梆鱼。因其胸部有密而黑色的棘囊,故又称棘胸蛙。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突出下唇,吻棱不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吻眼之间;鼓膜隐约可见;前肢粗壮;皮肤粗糙;雄蛙背部有长短不一的长形疣,一般疣上有小黑刺,雌蛙背面有稀疏小圆刺疣;背面黑棕色或棕黄色。外形与棘侧蛙相似,但棘胸蛙的胸部每个肉质疣上仅1枚小黑刺。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123毫米,雌蛙体长131毫米左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突出下唇;吻棱不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吻眼之间,略近于眼;鼓膜隐约可见;犁骨齿强,自内鼻孔内侧向中线倾斜,齿列后端间距窄;舌卵圆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粗壮,前臂及手长近于体长之半;雄蛙前臂尤为粗壮,最宽的达24.0毫米,为体长的16.2%左右;指略扁,指端圆;第一指长于第二指,第一、第三指几乎等长;第二、第三指内侧缘蹼清晰;原拇指发达,指基部关节下瘤明显,近球形;掌突3个,内掌突大,卵圆形,外侧2个掌突窄长相距近,不甚明显。后肢肥壮,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略重叠;胫长约为体长之半;趾端球形;第一、第五趾游离侧缘膜明显,达蹠基部;趾全蹼或近于满蹼;外侧蹠间蹼达踱长之半;关节下瘤明显近圆形;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跗褶清晰,超过跗长之半。

皮肤较粗糙。雄蛙背部有长短不一的长形疣,断续排列成行,其间有许多小圆疣或痣粒,一般疣上有小黑刺,头部、体侧及四肢背面有小圆疣,其上有细小黑刺;雌蛙背面有稀疏小圆刺疣;两眼间有横肤棱,颞褶明显;雄蛙胸部有大小肉质疣;刺疣向前可达咽喉部,向后仅限于腹前部,每一疣上有仅有1枚小黑刺;雌蛙腹面光滑。

生活时背面黑棕色或棕黄色,两眼间有深褐色横纹,自吻端至颞褶腹侧有1条深纵纹,大多数标本背面有不规则浅色斑,有的浅色斑沿背中线两侧排列成行;少数雄蛙自吻端至肛前有1条浅色脊纹;多数标本体侧自眼后至胯部有1对浅色纵纹;四肢背面黑褐色横纹直达指、趾端。腹面肉色,有灰褐色小云斑。

雄蛙胸部有大小疣刺;前臂极粗壮;原拇指及内侧3指有黑色锥状刺;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长裂状;有雄性线,紫红色。

每一卵群由7-12粒卵组成葡萄状,成串排列;卵径4.5-5毫米,动物极黑灰色,少于卵球的1/2,植物极乳黄色,卵胶膜3层。

生活时头体背面黑灰色或褐灰色,背中线色较浅,尾肌背侧有3-5个深色斑,尾鳍有麻斑,以腹鳍为多。腹面皮肤薄可透视土黄色肠及红色肝脏。第34-38期时,后肢芽1-8毫米,体长20毫米左右,体高为体长的53%,尾长约为体长的近2倍;尾肌较发达;尾末端钝圆或钝尖。吻端略圆;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位于头背侧面;出水孔位于体左侧;肛管较宽,肛孔开口于下尾鳍右侧。口宽为体长的29.2%,下唇缘中央内凹,下唇乳突两排,外排内凹处无乳突,内排中央不终断;有副突;唇齿式一般为Ⅰ∶4+4/1+1∶Ⅱ,个别的为Ⅰ∶5+5/1+1∶Ⅱ或Ⅰ∶3+3/1+1∶Ⅱ。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20-24毫米;背面色略浅,花斑与疣粒的分布与成蛙相似,四肢背面深色横斑尤为醒目。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棘胸蛙生活于海拔600-1500米林木繁茂的山溪内,尤喜深山老林的山涧和溪沟、水潭。喜群居和夜间觅食,畏光,怕惊扰。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可达1米。白天多隐藏在石穴或土洞中,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岩石或山坡的灌木草丛中觅食,动物食性,捕食多种昆虫、溪蟹、娱蚣、小娃等,也会互相残杀。活动范围不大,多在洞穴周围20-30米,夜深时,返回洞穴。棘胸蛙对气温、水温变化非常敏感。在闷热、干燥、气压较低的夜晚,或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纷纷出洞,向较高的岩石或山坡跳跃,并且伴有低沉而雄壮的鸣叫声。水温超过30℃,棘胸蛙会夏眠,秋末霜降后水温低于15℃,开始冬眠,惊蛰前后水温在15℃以上陆续复苏。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缅甸也可能有分布。

中国分布:贵州(绥阳、赤水、江口、松桃、水城、贵定、龙里、雷山、荔波、望谟、兴义)、云南(孟连、绿春、新平、金平、屏边、河口)、安徽(黄山、歙县、续溪、休宁、泾县、东至、祁门、黟县、石台、青阳、贵池)、江苏(宜兴、溧阳)、浙江(除平原和海岛外,丘陵和山区均有分布,如龙泉、宁波、奉化、温岭、仙霞岭、天台、遂昌、缙云、南雁荡山、北雁荡山、天目山、莫干山、分水江流域及桐庐等)、江西(井冈山、龙南九连山、南城、庐山、玉山、萍乡、万载黄茅)、湖北(通山)、湖南(浏阳、宁乡、宜章、炎陵、江永)、福建(建宁、永泰、德化、武夷山、南平、福州、福清、顺昌、厦门、长汀、建瓯、诏安)、广东(阳山、大埔、河源罗浮山、广州、台山和赤溪、五华、信宜)、香港、广西(多数山区均有分布,如兴安、资源、南丹、金秀、贺县、蒙山、昭平、龙胜、玉林、滕县、阳朔、桂平、西林、田林岑王老山、上思十万大山、浦北六万大山、容县大容山等)。

繁殖方式

棘胸蛙怀卵量为300-2800粒;繁殖季节在5-9月。棘胸蛙产卵前交配;一般在晚上进行,有抱对习性,行体外授精。分批产卵,每次产卵122-350粒,1个繁殖季节可产卵1000-1500粒;卵在水温16-18℃中需要20天才开始孵化,在26-28℃水中约需7天即可孵化;孵化早的蝌蚪经4-5个月生长期,可于当年完成变态;中、晚期孵出的蝌蚪,则需要越冬于次年的5-6月陆续完成变态;幼蛙登陆后约需要2年的时间达到性成熟。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江西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1995年)。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2015年)——易危(VU)。

棘胸蛙分布区甚宽,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捕捉过度,其种群数量减少。

主要价值

棘胸蛙能大量捕食林农业害虫,对农业和林业起到保护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